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韩国车2020:本土市场在海外涨跌,中国市场是心脏病

近年来韩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衰落是有目共睹的。

自从2016年现代和起亚在中国创下销售记录以来,韩系汽车再也没有回到以前的“盛世”,这两年一直在唱。

毕竟随着德日等合资品牌的挤压,吉利、长安、长城等自主品牌的挑战,韩国现代、起亚两兄弟在中国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中国市场销量持续下滑,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2020年,韩国汽车销量仍未达到预期的上升和反弹,而是连续第四年下降。

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现代共销售新车50.2万辆,较2019年的71.6万辆同比下降28.7%,仅完成全年75万辆销售目标的66.9%;东风大岳起亚最终实现2020年销量24.93万辆,比2019年28.98万辆的数据低13.9%。35万辆年销售目标完成率为71.22%。

销量的进一步下降降低了品牌的整体排名。2020年,北京现代在所有品牌中排名第16位,比上年下降3位,销售排名甚至低于同组豪华品牌北京奔驰;东风大岳起亚保持了之前的第20名。

销售额的下降也导致了市场份额的进一步下降。据协会统计,自2016年以来,韩国汽车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从2015年的8.2%下降到目前的仅3.8%。

按照2020年全中国市场2500万辆以上的销量来看,下降4.4个百分点将导致近百万辆的销售业绩下降。目前,北京现代和东风大岳起亚与2016年分别达到116万辆和65万辆的峰值销量相比,还不到之前水平的一半。

海外市场的表现略低于预期,本地市场创下新高

除了在中国的销售业绩不佳,现代起亚集团在包括欧洲和美国在内的主要海外市场也未能达到预期。

2020年,现代起亚集团全球总销量达到635万辆,同比下降11.68%,创下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低于745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

销售目标完成率不到90%,而连续六年没有实现的目标,则成为现代汽车集团插在喉咙里的老刺。

因此,现代集团决定将2021年的销售目标调整为相对保守的708万辆。其中,现代汽车的全球销售目标为416万辆,起亚汽车的全球销售目标为292万辆。

对于2020年的不佳表现,现代汽车集团将其归因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这在观察其数据表现后基本可以得到证实。比如欧美等主要汽车市场受疫情影响,整体销量大幅下滑;此外,现代起亚集团在中国以外的主要海外市场的市场份额也有所增加。

对于现代集团来说,本土市场的实力是一件比较可喜的事情。2020年,现代起亚汽车集团在韩国销售了134万辆汽车,同比增长6.2%,当地销量创下新高。一方面,韩国疫情已逐步得到控制,市场逐步平稳复苏;另一方面,非接触式生活方式的兴起也有原因,比如汽车住宿,这有力地支持了国内需求。

中国市场长期停滞,2021年能见底吗?

必须承认,中国市场长期表现不佳已经成为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的一大心病。

韩系车国产份额下降的背后有很多因素,包括营销失误导致的信任度下降、新产品推出步伐缓慢、品牌影响力不足、性价比优势丧失等。

这些因素,在过去的2020年,依然影响着韩国品牌的整体表现。尤其是“性价比”的标签已经牢牢地钉在了现代和起亚的品牌形象上,现在又在不断地攻击韩国品牌,使他们陷入了“卖不出去——降价”的怪圈

从具体车型来看,现代10代索纳塔销量已经甩到了大街上,起亚全新K5开酷上市以来销量不温不火,这与低端韩系车的品牌形象有很大关系。

在记者与东风大岳起亚相关内部人士的沟通中,对方也表示,凯库目前的销售业绩与厂商预期存在显著差距。诚然,第十代索纳塔的失败一方面受制于其剑走偏锋的设计,而开酷销量不佳与韩国车竞争产品多、音量较低有关。但它总是“不够便宜”,已经成为韩国品牌的拖累

上的一道魔咒。

在2020年销量数据公布后,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樊京涛表示,“2020年,是北京现代的企稳与蓄力之年。2021年,对北京现代而言是上攻之年。不只是销量的上攻,还包括品牌向上,经营指标全面向好、全面改善。”而在东风悦达起亚的官方新闻稿里,也以“变革调整”,“汇聚体系势能”等字眼,冲淡了关于销量数字的描述。

不过,虽然销量数据仍然略显惨淡,但其背后并不是毫无亮点。

如果说,放低姿态是为了更好的厚积薄发,那么2020年的北京现代与东风悦达起亚,已经处在这一时刻。

从2019年开始,北京现代与东风悦达起亚几乎同时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优化产品结构、重聚体系势能等方式,改善品牌形象与消费信心。

2020年北京现代相继推出了第十代索纳塔、第七代伊兰特和全新ix35,而东风悦达起亚也推出了全新旗舰轿车全新K5凯酷,并分别于北京车展和广州车展亮相了中大型MPV第四代嘉华和智跑的中期改款车型智跑Ace。

这些产品都打造自现代起亚集团的全新技术平台,并搭载了全新的动力总成和智能化技术。例如第十代索纳塔和全新K5凯酷均打造自第三代i-GMP平台,发动机也采用了现代起亚全球首创的第四代CVVD技术,而搭载这一技术的1.6T发动机也入选了2020年度沃德十佳发动机名单。

新产品与新技术的不断引进,一定程度提振了销量。北京现代于10月底推出的第七代伊兰特,在11月销量达到了1.2万辆,12月销量则进一步上涨到1.94万辆,平均售价也从上一代车型的9.3万元上涨到现在的12.3万元。

而根据东风悦达起亚官方公布的数据,2020年公司战略车型(K3、傲跑、智跑、凯酷等高价值车型)销量增加了2.6万辆,销量占比达到77%,较前一年同比提升20%。车型平均单价达到12.87万元,同比提升2.1万元。

平均售价的提升,意味着更多的企业营收和利润率,并有望带来更加健康的企业商业体系。以东风悦达起亚为例,过去的2020年,在销量同比略有所下滑的情况下,整体营收却上涨了2.6%。同时,经销商库存也从去年的8万台降到了4.5万台左右,库存正在趋向合理。

此外,新冠疫情让全球车企更加认识到中国市场的关键,跨国巨头们开始将更多的筹码押注在中国市场这张赌桌上,同时也开始了积极的高管换防。现代汽车在过去的一年中,一口气迎来了三名中国籍高管,明显就是要以更加“中国化”、“本土化”的管理层,去带动整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不过,从2020年韩系车在华整体表现来看,在竞争伙伴都在引进全新车型和技术的时候,韩系车的大幅调整在茫茫车海中没有激起太大的浪花、韩系品牌要实现整体向上,转变人们的固有观点,现在的改变仍然不够。

根据现代和起亚的规划,2021年将会带来近十款新车型,其中除了全新名图、全新途胜、全新嘉华等重磅燃油车型外,诸如名图纯电版、途胜L插电混动版、IONIQ 5电动车型、凯酷混动车型等新能源车型都将在这一年推出,2021年可谓韩系车真正的产品大年,而新能源车将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

对于要如何实现2021全球708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现代集团官方明确表示将以“向新发展动力转换”为新一年的发展目标,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科技化为中心展开。而在致员工的新年信中,现代集团主席郑义宣(Chung Euisun)也表示,现代起亚集团在注重提高销量的同时,还将加速成为未来出行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步伐。

郑义宣认为,现代集团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以成为快速变化的汽车行业中的“首个行动者”,2021年将成为决定集团未来的发展的“转折点”。他表示,集团将在环保汽车市场和未来移动技术中占领更大的份额,从而成为一个领先的移动出行公司。

只是,市场永远是平等的也是残酷的,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在中国失速已久的韩系品牌并不能要求消费者停留在原地等待他们的改变,要想成功,它们需要比消费者跑得更快一些。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