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产能不足、价格上涨会影响到谁?
前段时间汽车芯片产能不足导致断供,国外媒体报道全球汽车公司大面积停产。最近,国外媒体报道称,世界各地的许多芯片制造商决定将汽车轨距芯片的价格提高10%-20%。一些媒体预测,全球“芯片危机”可能会到来。
为什么会出现“芯片危机”?究其原因,疫情影响是罪魁祸首。疫情之初,很多芯片厂商对2020年的汽车市场缺乏信心,从而降低了产能。下半年汽车市场强势复苏,芯片需求突然增加,导致供需失衡。
其次,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和汽车行业的情况类似。2020年下半年出货量反弹,5G手机进一步增加,不断加大市场供需压力。再者,芯片制造所需的黄金等基础材料价格也在上涨,芯片厂商和材料供应商都处于一定的经济压力之下。基于以上因素,近期不可避免会出现“芯片危机”。
汽车芯片对汽车有多重要?汽车芯片一般可以理解为手机的CPU,但水平要高得多。它几乎控制着汽车的每一个部件,如ESC、ABS、TCS等。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换句话说,如果现在的车没有车芯片,根本无法上路行驶。当然,汽车厂商不能卖给用户。
在全球汽车公司中,我们自己的品牌对汽车芯片的“依赖度”最高,90%以上需要进口,汽车芯片的生产厂家大多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地区。简单理解一下,芯片是别人做的,国外品牌自然会优先使用。那么,如果“芯片危机”继续加剧,自主品牌将受到很大影响,一些实力强大的汽车公司销量将大幅下降,而一些汽车公司可能会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造车新生力量的品牌会受到更大的影响。一方面,制造汽车的新生力量更加依赖汽车芯片;一方面,造车新生力量大多处于创意阶段,市场效应和资金抗压力不稳定;另一方面,国内新能源竞争的激烈程度达到了顶峰。综上所述,国内新造车势力一旦遭遇“芯片危机”,可以说是无可奈何。
这不是危言耸听,即使是国内能够自主生产汽车芯片的厂商也无法逃脱这个问题。因为欧美芯片厂商几乎掌握了汽车芯片的所有专利,有制造能力不一定就能制造出来。同时,由于汽车芯片的高度严谨性,使得它们在制造出来后无法首次应用于汽车。
俗话说,“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虽然“芯片危机”会对新车厂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另一个行业来说可能是春天,那就是——二手车市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的二手车市场正逐渐脱离良莠不齐的局面,越来越成熟透明。同时,由于限购限购政策在更多地区的实施,年轻人对汽车的认知度有所提高,还车频率有所增加。很多第一次买车的人,渐渐喜欢上了二手车。那么,如果“芯片危机”真的出现,二手车即使不能成为热点,也一定会吸引很多关注和客户。
此外,摩托车也可能受益于“芯片危机”。毕竟大部分摩托车对芯片的依赖程度并不高。与此同时,国内摩托车行业和消费最近也出现复苏迹象。
标签
目前还不确定“芯片危机”是否会到来,但种种迹象表明,“芯片危机”并非空穴来风。作为汽车大国,国内原有的汽车市场已经被合资品牌占据了60%,自主品牌只占40%。一旦“芯片危机”真正到来,无论是自主传统品牌,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好的方面是二手车行业和摩托车行业会受益。但是,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这部分收益能否弥补对新车厂商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