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凯迪拉克发布了旗下车型CT4和CT5、——CT4-V Blackwing和CT5-V Blackwing的最强版。V8信念又回来了,但也是最后一辆纯燃油的V型性能车。像往常一样,只有美国人在欢呼,但这次我们似乎看到了不同的东西。
凯迪拉克最高性能版本
我们知道V代表了凯迪拉克最高的性能,就像M代表宝马,RS代表奥迪,比如ATS-V,CTS-V,同时凯迪拉克也拥有V-Sport系列,定位在普通车和高性能V之间,类似于宝马M-Performance和奥迪S系列。2019年,凯迪拉克再次更名,将V-Sport换成V,将V换成Blackwing。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凯迪拉克的汽车产品序列中,从弱到强有三个版本:CT4/CT5,CT4-V/CT5-V,CT4-V Blackwing/CT5-V Blackwing。
此次发布的CT5-V Blackwing搭载6.2升V8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668马力,峰值扭矩893Nm,也是凯迪拉克历史上最强大的量产车型。配有TREMEC 6速手动变速器,也可配10速自动变速器。底盘在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结构的基础上,升级为MR 4.0电磁悬挂系统,配备电子限滑差速器和Brembo前6后4活塞卡钳,采用19英寸锻造车轮和米其林PS4S轮胎,前后轮胎宽度分别达到275mm和305mm,加速约为每100公里3.7秒。
CT4-V Blackwing配备了3.6升V6双涡轮发动机,最大功率为472马力,峰值扭矩为603牛米。变速箱和底盘配置与CT5-V Blackwing一致。轮毂采用18英寸锻造轮毂,Brembo有6个前活塞和4个后活塞。刹车盘尺寸略有缩小,前后轮胎宽度分别为255mm和275 mm。
两款车都使用了更激进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和碳纤维材料。除了较大的进气口,前唇,侧裙,固定后扰流板,小型后扩散器,四通排气等。碳纤维套件、碳陶瓷制动器、碳纤维座椅等。也可以选择。两车还配有为赛道准备的V-Mode驾驶模式和手动换挡速度匹配,可实现自动降档和加油换挡,无需松开油门。
如果CT4-V黑翼与473马力的新M3、476马力的C 63 AMG、450马力的奥迪RS4/RS5并列,那么CT5-V黑翼与这些德国性能车相比在动力上有明显优势。不管最新的635马力的宝马M5 CS HA是不是E 63 S AMG,都没有668马力那么暴力。
CT4-V Blackwing和CT5-V Blackwing预计将于今年夏天在美国上市,起价分别为59,990美元和84,990美元。不过两款的前250车已经订完了,要慢慢排队。
有自知之明的凯迪拉克
按理说海外放出来的兄弟反正和中国没关系。但这一次似乎和过去有点不同。在凯迪拉克今年在国内宣传运动控的基础上,上汽通用凯迪拉克也在今天上午播出了发布会。仅仅为了宣传公司的品牌,吸引眼球似乎是不够的,但发出新闻稿让它广为人知就足够了。
目前CT4和CT5的标签在国内太明显,已经完全盖过了曾经以运动操控著称的宝马3系。而且,政府还推出了所谓的“刷ECU”服务,为消费者展示了非常有特色的产品和品牌。与众不同
特色或某一方面做到极致,往往是攻坚市场突破瓶颈的更有效的办法,因此顺势引进更高性能的版本真的未尝不可。不过即使上汽通用跟也有类似的想法,刚刚发布的Blackwing版本应该也不会引进,毕竟有着AMG、RS、M的实力,国内却没有足够的粉丝基础。但如果能进口来CT4-V/CT5-V,跟奥迪S3/S4、C43 AMG较量较量,也是国内性能车爱好者喜闻乐见的。
从改换了CT的命名之后,虽说CT6的表现差强人意,但CT4和CT5的表现还是有目共睹的。在凯迪拉克全年同比增长8.2%的23万销量中,刚上市已经卖出了16614台的CT4和45026的CT5妥妥地占据了四分之一以上,跟XT5的贡献基本齐平了。
CT4继任ATS、CT5继任CTS,但ATS国产后很快便进行了加长变成ATS-L,而CTS没有进行国产,所以从国内产品线上来说CT4和CT5没有绝对的继承对象,官方也一直在强调这两款车是全新车型,刻意回避ATS-L。国内以BBA为首的中级车普遍进行加长之后,CT5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宝马3系Li。本该是对标标轴中级车的CT4则被迫与奔驰A级、奥迪A3这类紧凑级车型竞争。
而这也正是凯迪拉克的错位竞争策略。
CT5售价27.97-34.17万,相比29.39-40.99万的宝马3系本身就低了一档,还有普遍三四万的终端优惠。差不多的尺寸、更强的动力、更专注运动感,这些都是宝马3系的车主会关注的,关键价格甚至接近了普通合资品牌;CT4目前裸车价格甚至已经进入20万以内,价格上完全不输BBA的紧凑级产品,但更关键的是CT4可是一辆正统后驱中级车,也是市场是能买到的最便宜的后驱车了,尺寸更大、动力更猛、操控更强。
一个产品力相当但价格比你便宜许多,一个价格差不多但实际上比你整整高一级,这就是凯迪拉克的田忌赛马。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凯迪拉克之所以能有如此的策略,也是因为对自身品牌形象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作出的积极应对。在前面BBA高歌猛进、后面雷克萨斯已经来势汹汹快马赶到时,不能一味地靠降价换销量,也不能避免人们总是想到洗浴城,运动和性能就是一张非常适合凯迪拉克的牌,也非常符合它的传统。同时在销售策略上错位竞争,形成了CT4/CT5乃至凯迪拉克在国内的生存之道。
再回到前面所说的,既然这么坚定主打性能,或许国人对于V8没有美国人的信仰,但真的不妨可以尝试引进CT4-V/CT5-V,把性能轿车的入门之选从S3/S4手中抢过来,这对于CT4/CT5的轿车产品线以及凯迪拉克在国内的整体品牌都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好吧,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车云菌的一己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