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新能源汽车催生创新专利代表呼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经济观察报》记者刘晓林,伴随着每年数百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热潮,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知识产权相关的摩擦逐渐增多。作为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军人物,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玉群日前在两会上披露了《关于加强对锂电池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锂电池知识产权诉讼维权难的问题,呼吁加强侵权执法,建设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

“新能源领域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迭代快。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才能保持领先。”关于提交此议案的初衷,宁德时报相关负责人回应《经济观察报》记者。“但在大量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行业内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存在大量假冒侵权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合法权益,也极大地打击了整个行业的创新热情。”负责人表示,提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的,希望业界共同努力,打造一个鼓励和奖励创新的生态圈。

“目前锂电池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时有发生,企业维权困难。”曾玉群提案的重点是呼吁改善维权环境。他详细列举了锂电池维权的几大难点:一是取证难,维权成本高。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在一个案例中,锂电池厂商通常至少购买两个型号,每个型号至少有两辆车,成本很高。如果将涉嫌侵权的锂电池装载在公交车、重型卡车、轮船、飞机或储能柜上,权利人仍然面临无法取证的困境。

其次,维权周期长,无法匹配锂电池产品快速更换的特点。诉讼前期的准备、一审、二审,整个案件过程耗时三年左右,严重滞后于锂电池产品的更换周期。第三,商业秘密难以维护。这类案件通常需要去对方工厂或办公室取证,但在实践中,法院目前的取证力度相对较弱,如果对方不配合,法警也无能为力。依靠公安机关取证也存在立案门槛高、办案经验不足的问题。

必须提到的是,作为动力电池龙头企业提出这个方案的宁德时代,因为深陷专利纠纷,知道这条路是堵的,长的,所以能够详细的呈现它的细节。

很难捍卫电池的权利

2020年3月,《宁德时报》起诉江苏泰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泰菲尔”)专利侵权,被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诉讼金额1.2亿元。据悉,所涉及的具体专利是一项与电池防爆阀相关的非常重要的专利,关系到电池生产和使用的安全。据《宁德时报》报道,塔菲尔新能源制造销售多种与《宁德时报》设计相同或相近的电池产品,严重干扰正常市场秩序。

虽然诉讼发生在疫情期间,但动力电池老板与行业黑马的专利纠纷仍备受关注,被称为中国首例动力电池侵权案。据悉,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R&D在宁德时代的累计投资已超过90亿元,持有电池领域的多项知识产权。

"目前,此案仍在一审阶段."3月4日,《宁德时报》相关人士回复记者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根据公开信息,塔菲尔的很多员工来自宁德时代,这不得不让人想起另一起更令人担忧的知识产权——特斯拉诉肖鹏汽车员工(原特斯拉员工)窃取商业机密案。虽然起诉的对象是个人,但肖鹏汽车被特斯拉质疑“窃取”其自动驾驶的商业秘密。在过去的两年里,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和汽车创始人何已经分道扬镳好几轮了。目前,小鹏已成长为中国三大新造车企业之一,但尚未落锤的“知识产权盗窃”之争始终在喉咙里。

不可忽视的是,在汽车向智能化、电气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人才的频繁流动已经成为常态,随着大量新的汽车制造企业的出现,由此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也不可避免地居高不下。近几年来,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相关的诉讼频频出现,其中吉利起诉魏玛就是传统汽车高管离职引发知识产权纠纷的典型案例。

除了电池和整车领域的知识产权案件,汽车智能化引发的知识产权摩擦也开始出现。今年2月,由于腾讯限制泰伯具有微信功能的车联网产品不能与汽车厂商交易,上汽通用五菱和泰伯联合举报腾讯涉嫌垄断。随着智能车的大规模推出和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亲自造车的浪潮,数据和技术创新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很可能呈现上升趋势。

500万辆新能源汽车背后:专利池快速扩张

根据公安部今年1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达492万辆,占汽车总数的1.75%,比2019年分别增加111万辆和29.18%。其中纯电动汽车40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数的81.32%。新能源汽车增量连续三年超过100万辆,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拥有近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背后,是大量创新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球锂离子电池原芯材料申请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是日本、中国、韩国、美国和德国。其中,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迅速,呈现出后发趋势。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而锂离子电池是汽车的动力

池的主流技术路线。

针对锂电池领域所面临的维权难点,曾毓群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强锂电池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一是深化证据保全制度规则,降低举证阶段的难度和维权成本。二是建立知识产权特别审理程序等提高审理效率,缩短审理周期。三是建议加快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出台。从而切实服务于企业维权的需求,解决企业维权举步维艰的困境。

业内共识认为,在知识产权方面,中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企业已经布局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专利,实际上,在该领域,中国正从知识产权消费国转向知识产权生产国。因此,切实保护好知识产权,是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提高竞争力的保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0〕39号),也指出要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执法力度,构建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

针对锂电池维权困境,曾毓群希望尽快推动建立更为完善和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而另一方面,除了材料、产品设计等领域的发明专利权外,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如何界定智能软件领域创新科技的专利边界,也是汽车领域已经面临的又一个紧迫课题。

在芯片短缺成为汽车业当下最大难题的背景下,除了曾毓群针对锂电池领域提出的相关提案外,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也议案中提到要加强芯片的知识产权保护,强调要“制定国产车载芯片技术路线发展纲要”:明确车载芯片国产化率发展目标,加大芯片产业链建设、重点扶持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