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构建多重竞争壁垒,独立前三的格局将更加稳定

随着吉利、长安、长城相继跨越百万车规模,2017年独立前三的格局基本成型。即使达到百万辆以上的产销规模,不打造核心竞争力也难逃被边缘化的风险。基于这一发展规律,独立前三加快了转型步伐,全力打造多重竞争壁垒,推动“三大支柱”趋势趋于稳定。

面对过去一个世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国汽车工业的格局也有望发生新的变化,无论是体积、座位、外观,还是繁荣或消亡.“十四五”第一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专门推出了一系列报道,旨在从多个维度分析和预测中国汽车产业的新格局。今天,第六个系列报告发布了:建立多重竞争壁垒,

“一些专家表示,他们无法理解吉利的战略。我认为他们不能理解并不奇怪.如果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那就不叫新车型了”。最近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都被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刷屏了。去年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问及“长城汽车明年能活下来”以及长城的很多改造布局,也让很多人不解。

虽然转型让外界眼花缭乱,但三大独立公司的持续改进还是清晰可见。2020年,面对严峻的疫情和市场低迷的双重挑战,吉利、长城、长安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牢牢地保持在自主品牌的顶端阵营。开业第一个月,三大独立公司都迎来了“好的开始”,延续了去年汽车销量和乘用车销量排名中的席位排名。

在数百万辆汽车中,独立前三的格局已经逐渐形成

回顾历史,前三名独立公司的竞争格局最初出现在2015年。当时吉利在生产销售50万辆左右,还没有从其他自主品牌中脱颖而出;长城SUV车型销量达到85万辆,已经出现在头营;长安品牌一枝独秀,率先突破百万辆大关。

长安作为合资政策的受益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以合资合作的形式进入汽车行业。先后成立的长安铃木、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都为长安自主品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得益于此,长安自主品牌全面布局了轿车、SUV、MPV三大板块,并在2014年至2016年间牢牢占据“独立兄弟”的位置。

相比之下,没有“合资树”乘凉的长城和吉利,通过聚焦战略和“双轮驱动”等不同路径突破了各自的发展瓶颈,在2016年和2017年成为“百万俱乐部”。数据显示,2016年长城销量1074471台,同比增长26.01%;2017年,吉利售出1247116辆,同比增长63%。随着吉利、长安、长城跨越百万车规模,2017年独立前三的头型格局基本成型。

长安推出“第三创业——创新创业计划”

但第二年,长安牌乘用车没能守住百万辆的关口。数据显示,2018年长安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21.27%,至859,294辆。对此,长安表示,自2018年启动“第三创业——创新创业计划”以来,不断调整产品产能结构。据了解,近几年来,长安汽车积极淘汰20余款竞争力较低的车型,关停并转移了140万辆整车和126万台发动机的产能。

“在此之前,公司已经开始淘汰自有品牌的低端产品”,长安汽车内部人士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透露,“当时,合资部门的表现

长安牌乘用车虽然在2018年和2019年跌破百万辆,但依然保持前三的阵营,与“追踪者”拉开了10万辆左右的差距。随着落后产品的淘汰和新产品的不断更新,长安再次对百万辆汽车发起冲击。数据显示,2020年长安品牌乘用车销量将达到978398辆,接近百万辆规模。

构筑竞争壁垒,“三大支柱”的趋势变得更加稳定

有资深行业专家直言,从汽车工业的历史来看,一个独立的汽车企业如果没有达到百万辆的规模,也难逃兼并重组的命运。即使达到百万辆以上的产销规模,如果不打造核心竞争力,也难逃被边缘化的风险。

基于汽车行业的这一发展规律,三大独立公司都在全力加速转型:长城提出转型为“全球科技旅行公司”的目标;吉利致力于转型为“科技旅行服务提供商”;长安表示要加快向“智能旅行科技公司”转型。

width="550" height = "366" src="http://dfzximg01.dftoutiao.com/news/20210305/20210305081649_69a88dfd17c774792a961d12b6fa295c_3.jpeg">

吉利全面迈入架构造车时代

为了各自的转型目标,自主三强在2020年全面参与到“平台造车”的“比拼”中。长城发布“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用“脱胎换骨”的改变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吉利宣布全面迈入架构造车时代,其将应用BMA、CMA、SPA及SEA基础模块架构。长安发布了全新的智能架构——长安方舟架构,以智能和大数据赋能车身、底盘等整车基础性能迭代进化。

在同步进行转型的同时,自主三强还不约而同地开启“高端化”之路。2016年、2017年,长城旗下WEY品牌和吉利旗下领克品牌相继问世;去年11月,长安宣布将携手华为、宁德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至此,“自主三强”全部启动向高端化进阶之旅。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

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长城和吉利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魏建军直言不讳,“中国汽车的目标就是要走上世界汽车舞台与跨国车企同台竞争,这也是我们这代中国汽车人的使命和机遇”,否则,“干了这么多年汽车,如果还没把车卖到全球,怎么证明你的品牌价值?”面向海外市场,长城和吉利各有侧重,前者偏重真刀真枪地“闯出去”,后者偏爱以资本纽带“买买买”。

综上,无论是在整个汽车板块还是在乘用车领域,长城、吉利、长安均已从自主阵营中突出重围,在规模上占据了明显的领先优势。未来,自主三强还将加速构筑各自的竞争壁垒,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动“三足鼎立”之势更趋稳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跃跃)

从"三足鼎立"到"一马当先" 合资三强不进则退

竞逐“百万辆” 且看“四小花旦”谁先撞线(上)

竞逐“百万辆” 且看“四小花旦”谁先撞线(下)

尝试本土化突破 “低迷”韩系能否扭转在华颓势?

市占率降至千分之三 法系车能否打破历史宿命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