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为什么去年只有50万中国人对现代失去兴趣

根据去年的消息,2020年,现代汽车为自己设定了75万辆的销售目标,但最终在计算中只上交了50万辆。为什么?是否代表了现代汽车的没落?今天我给大家好好盘点一下。

为什么以前卖的好?

其实不是现代汽车在技术或者配置上价值的下降,而是体验的下降。对于几年前的消费者来说,买不起德系车,也买不起日本车。在有限的预算内,我想要一辆配置好看的车。只能选韩系车。特别是现代拥有的车型无论是驾驶品质、故障率还是安全性都不如德国或者日本的车型,而且还是比当时的国产车优越很多(参数,图片)。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代车在几年前性能弱的时代还能卖的很好的原因。

但随着近几年国产车的不断崛起,国产车的硬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最终的驾驶品质,以及车内的技术、安全、驾驶辅助配置都慢慢赶上来了。可能利润率不如原装德系车或者日系车,但是满足了很多人对一辆车的期望。这就是为什么国产车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崛起。与其他国家的买家相比,中国人对国内品牌的信任度较低。经过近几年国产品牌的真正崛起,可以看到市场反馈还是很迅速的。

此外,国内汽车消费者对一辆车的需求日益增加。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往往会选择豪华品牌的车。或者二线豪华品牌车,既能在路上带来享受,又比现代非豪华品牌有好得多的社会属性。现代不是奢侈品品牌,所以中高端车型的竞争不能不被打败。

那么,你能证明现代车真的掉了吗?其实不一定。只是现代的R&D团队或者营销团队没有嗅到市场机会。他们可能感觉不到国内汽车消费者的进化可以这么快。而且这个也可以放在很多类似的车企身上。不仅仅是现代,很多以前看不起中国市场的品牌都倒在了神坛上。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汽车制造商不得不佩服中国人对汽车需求的增长。

事实上,在早期,许多现代汽车在质量和驾驶方面表现相当好。无论是现代朗朗,还是如今的粤东,还是相对低端的丽娜,在当时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市场销量。与同期车型相比,外观更具立体感和雕塑感。所以对于对价值有要求的车手来说,现代的车型是他们买车时的首选。而且当时的汽车消费者并不认为现代汽车的变速箱逻辑或者驾驶品质与其他车型有什么不同。因为当时汽车媒体相对较少,对驾驶质量没有概念。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汽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汽车。在不断了解的过程中,大家开始清晰的认识到韩系车和德系、日系、国产品牌的区别,所以很多人宁愿选择德系或者日系贷款也不愿意选择现代车,因为体验还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这个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选择一辆好车并不是很难。不需要像以前一样,通过道听途说,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就能知道一辆车的好坏。打开手机是铺天盖地的新闻。

所以不是北京现代没落了,只是没有跟上时代潮流,没有找到年轻的国内汽车消费者的需求。还是遵守自己的每亩三分。而这注定会被消费者唾弃,尤其是95后,甚至现在的00后汽车消费者。不像老一辈,选车只找一个品牌。永远选择谁更好。

写在最后

其实对于广大汽车消费者来说,他们并不太看重品牌的升水率,他们更看重的是一辆车能不能开好,省油不省油,驾驶质量好不好,安静不安静,修起来贵不贵。显然。现代车没有做到。尤其是在小问题上。投诉数量也惊人。所以销量困境也很正常。和很多小众品牌一样,它的情况似乎更糟糕。虽然韩系车曾经在国内如火如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定要被抛弃。你怎么想呢?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