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报道2月份汽车产销情况。总体而言,汽车产销仍呈现环比下降,但由于同期基数较低,继续呈现同比快速增长。至于产销大幅增长的原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解释说“一是去年2月疫情导致产销基数偏低,二是目前市场需求仍在恢复中”。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的产销量分别为150.3万辆和145.5万辆,分别比上个月下降37.1%和41.9%,分别比上年增长4.2倍和3.6倍。1月和2月,汽车总产量分别为389万辆和395.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8.9%和76.2%。与2019年数据相比,略有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9%和2.7%。与2018年相比,汽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1.5%和12.6%。
2月份汽车产量
2月份汽车销量
乘用车领域,2月份产销量分别为116.2万辆和115.6万辆,分别比上个月下降39.1%和43.5%,分别比上年增长4.8倍和4.1倍。从产销数据来看,MPV、SUV、跨界乘用车四大车型均有增长。
1-2月,乘用车产销总量分别为307.2万辆和320.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7.0%和74.0%。但与2019年和2018年的累计数据相比,乘用车产销仍有所下滑,说明市场消费继续回升。就具体车型而言,SUV的产销量大于轿车,四类车受同期基数较低影响,呈现大幅增长。
近3年乘用车销量变化
从国产车系列来看,2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总计49.6万辆,同比增长3.2倍。市场份额方面,同比下降9.5个百分点。与2019年数据相比,2月份销量同比下降5.1%,市场份额增长0.1个百分点。
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36.2万辆,同比增长87.5%。从市场份额来看,1月和2月的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42.6%,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与2019年数据相比,1月和2月销量同比增长0.4%,市场份额增长0.7个百分点。与2018年数据相比,1月和2月销量同比下降22.9%,市场份额下降2.4个百分点。
商用车领域,2月份产销分别为34万辆和29.9万辆,分别比上个月下降28.8%和34.8%,分别比上年增长2.8倍和2.5倍。值得一提的是,本月重卡产销分别为14.4万辆和11.8万辆,继续刷新本月产销历史纪录,数量超过轻型卡车。
1-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为81.8万辆和7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3%和86.2%。根据不同车型的产销情况,在低基数因素的支撑下,卡车和客车的产销呈现出较大的同比增长。
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4万辆和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2倍和5.8倍,创下2月份新纪录。从细分能源类型来看,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7万辆和9.2万辆,分别增长7.2倍和5.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6万辆和1.7万辆,分别增长7.4倍和5.9倍;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分别为25辆和28辆。
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
今年1月至2月,生产
情况在出口方面,2月汽车出口10.5万辆,环比下降12.5%,同比增长1.3倍。今年1-2月,汽车企业出口22.4万辆,同比增长97.8%。
重点企业集团市场集中度低于同期。1-2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354.2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5%,低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十家企业销量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长安、长城和华晨增速更为显著。
对于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态势研判,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21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6%以上,并明确了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的政策取向,对今年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今年2月9日商务部办公厅印发的《商务领域促进汽车消费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经验做法的通知》为进一步巩固汽车消费市场回升向好势头,商务部从促进新车消费、发展二手车消费以及促进汽车更新消费、培育汽车后市场、改善汽车使用条件等几方面促进汽车消费。由此判断未来汽车产业仍会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陈士华秘书长提醒到,我国汽车产量受汽车芯片短缺影响显现,预估一季度汽车产量将减少5%-10%,但不同车企受影响的情况不同。不过目前芯片短缺的情况是短期的,二季度就会有所缓解。
刨除芯片短缺问题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恢复仍然面临部分风险挑战:首先,如今疫情情况仍延续,世界整体经济形势严峻而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面临的外部风险尚未减少;其次,国外政局势力变更,相关贸易政策尚不明晰;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此类因素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市场的稳定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