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SUV车型的操控极限有多强?看看很多车型的麋鹿测试结果
1997年,瑞典汽车杂志Teknikensvrld交出了一辆刚刚在这次测试中上市的奔驰
A级(参数|图片)轿车,不仅震惊了奔驰高管,也让‘麋鹿测试’扬名天下。与此同时,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即ESP或ESC,开始迅速普及。
麋鹿试验在国际上有一个专属的学名:双班线试验。考试过程并不复杂,网上也有很多相关的考试视频,这里就不赘述了。我只需要知道,测试速度会逐渐增大,直到车辆失控,然后以最后一次成功通过速度不失控为最终结果,在此期间不采取任何制动行为。
因为测试中车辆超限后的失控表现是侧倾、侧滑、车轮倾斜甚至侧翻,有些媒体会把它当成测试车辆操控性的测试,这其实是一种明显的误导行为。
要知道‘麋鹿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车辆在极限状态下的稳定性,但它的主要试验目的是寻找车辆在不失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的速度,这是国际上衡量车辆安全性的一种试验方法。
如果有人告诉你这辆车的悬挂设计和ESP标定有问题,或者控制太差,有故意引导的嫌疑。
最近,随着一段视频在网上发布,一款尚未上市的汽车再次点燃了人们对自有品牌汽车的关注。这款车是长安汽车即将推出的UNI系列第二款——
UNI-K(参数|图片)。通过实车测试的方式,某网站的测试主机在UNI-K上进行了麋鹿测试,结果UNI-K以72.1km/h的最高速度完成了测试,人和车都安然无恙。
汽车的极限与品牌和价格无关
既然是考试,就离不开考试手段。Elk试验作为一种极限试验,通过模拟车辆避开障碍物的性能来评估车辆的紧急回避能力。主要评价项目是车辆的失控速度和驾驶员的信心。借助于桩的排列,人们模仿麋鹿突然上路的情况。然后要求测试人员以一定的匀速将车辆驶入测试区域,避免高速行驶而不踩刹车和油门。要避开假想的鹿,回到原来的行车道,不要碰到任何地桩。
此外,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仪应不断重复增加测试速度,直到车辆开始失控,最终确定失控速度的可靠性。也就是说,麋鹿测试记录的速度是车辆失控时的最大速度,而不是能否通过测试而不失控。所以,任何车辆只要突破自身麋鹿试验的极限速度,由于试验者在试验车道上强制车辆通过指定路线,必然会导致车辆转向角更快更大,进而增加载荷传递,最终导致轮胎离地、侧滑的发生。
.com/news/20210316/20210316191058_a52357fd51519116fbe16a6bc70bafa9_6.jpeg">可以说,麋鹿测试就是要把车辆逼到极限,就是要让测试车辆"出糗",否则怎能说到达极限?测出最大通过速度?而这种情况在这次某汽车网站对UNI-K进行的麋鹿测试中也同样出现。看似不正常情况的出现,却恰恰说明测试很成功,找到了车辆的极限,而且不用借助任何复杂昂贵的仪器。所以自诞生以来,麋鹿测试迅速走红,只要敢开,测试随时可以发起。但简单的背后也有遗憾,至今任何权威组织的麋鹿测验都不是完全客观的,目前中国也没有专业的麋鹿检测机构。毕竟车辆的驾驶者是人,每一次动作执行都不能达到100%精准。所以环境不同、测试人员不同,同一辆车的测试结果也经常不同。想搞清楚一辆车的真实麋鹿测试数据,综合更多测试数据显然才能更接近真实。
70km/h的测试速度 轿车也不一定能达到
虽然麋鹿测试受限不多,不过受制于当前造车能力,时至今日,也没有一款汽车能在100公里时速顺利通过。而能够以80公里以上时速通过的,几乎都是高级跑车或者经过爆改。对于一般家用车来说,时速能达到70公里以上,就已经值得称道。特别是对重心本来就比轿车高出许多的SUV,以更的高速度通过测试,显然也就意味着更高的难度和挑战。
盘点目前国内SUV市场在售车型,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并不多。UNI-K的麋鹿试验性能以行业优良水平为目标开发,选用了抓地性极强的马牌MC6轮胎,匹配博世第九代ESC系统,确保了UNI-K在麋鹿试验中,有极好的循迹性和安全快速避开障碍的能力。在ESC调教开发过程中,UNI-K在车身姿态控制和最快通过车速上做到平衡和取舍,避免了一味通过ESC系统强制减速,或采用抓地性差的轮胎,来获取更安全的车身姿态控制。
通过一系列数据可见,SUV的麋鹿测试表现虽然无法与高级跑车同日而语,但是能够进入70km/h以上已经值得夸耀。
对于长安UNI-K来说,出色的测试成绩是对于它良好稳定性以及操控性的验证,在几年之中都可能不会出现一次的极限驾驶状态,长安UNI-K依旧能够从容应对,在紧急关头为车内乘员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