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斯拉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汽车正逐渐进入智能时代。汽车制造商也开始与芯片和计算能力竞争,而不是与功率和速度竞争。
所谓计算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计算能力,它由计算、存储、网络三个指标决定。指的是人类处理数据的能力,也代表了人类智力的发展水平。更高的计算能力意味着在智能驾驶场景中,汽车可以更准确地识别道路和行人,更快地应对意外情况,更有效地控制电力系统。
计算能力正在成为数字时代生产力的核心,它不仅推动自主驾驶从概念走向现实,还带来智能工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城市等领域创新成果的高效输出。未来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也是计算能力。
中国政府、科研界、工业界对此有准备吗?
正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一个
计算能力:新基建中的“基建”
“新基础设施”的浪潮正在汹涌澎湃。
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指出将重点支持虚拟企业专网、智能电网、汽车联网等7大领域5G创新应用升级项目,并对边缘计算(MEC)平台建设提出要求。
计算能力作为新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是数字技术授权行业的关键。据部分专家分析,只有在计算速度、传输效率、网络等计算能力指标大幅提升的基础上,人工智能AI、区块链区块链、云计算云、大数据BigDate等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可以应用于生产系统和工业系统,形成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数字经济。
"计算能力是衡量数字经济的核心指标."旺旺智库2021年发布的《赋能数字经济拥抱算力时代》研究报告指出,计算能力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可以用来评价数字产业带动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从综合计算能力来看,中国是国际计算能力,国家计算能力水平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规模和地位相匹配;但就人均计算能力而言,中国仍然是中等计算能力的国家,这也印证了中国计算能力产业的发展质量和结构水平还有待提高和优化。
2020年,国家发改委明确了新基础设施的范围,提出建设以数据中心和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计算基础设施,以吸引地方政府积极部署计算产业。
广西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数据中心发展规划(2020—2025年)》,计划实施“基础工程”,建设国家级新基础设施计算基地,推进以南宁超大型数据中心为核心、其他城市为补充的“一核多点”建设布局。中国-东盟国际新基础设施计算基地;上海、湖南、贵州、宁夏、河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出台了各自的新基础设施和计算产业发展规划。
2
“鲲鹏”打破了游戏
2020年5月,英伟达发布了面积826平方毫米、集成540亿个晶体管的7nmGPUA100。它在云推理方面的基准性能是英特尔最先进CPU的237倍,这意味着它可以为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科学计算和云图形工作负载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
这是计算行业应对智能时代海量计算能力需求,打破架构垄断,冲进新计算时代的一个缩影,即计算不再局限于数据中心,而是延伸到云、网络、边缘、端的整个场景;计算不再只是一般的计算,而是包括AI计算在内的多样计算能力的混合部署;计算不再局限于信息产业,而是成为数字基础设施
鲲鹏计算系统为上下游产业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鲲鹏和2000多家合作伙伴推出了4500多种通过鲲鹏技术认证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已经与12家整机制造商达成合作,推出我们自己品牌的服务器。与麒麟软件、普华基础软件等6家操作系统软件提供商共同发布基于openEuler的操作系统商业版。
鲲鹏计算系统还为各地提供了基于计算动力行业的开发引擎。截至2021年2月,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已在全国22个省市成立。以贵州为例,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已经成为硬件更新和软件应用的枢纽,一批基于鲲鹏产业的产品顺利登陆贵州,帮助贵州从中国的机房走向中国的数字山谷。
安全可靠的彭坤计算能力护送智能政务。在北京平安城大数据项目中,基于鲲鹏的大数据节点规模已经超过2000台;在上海,基于鲲鹏基地和全栈云智能政府新架构,上海构建了市、区两级电子政务云平台,可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信息系统整体部署、数据资源融合共享、业务应用有效协同,打造上海“超级大脑”。
三
“共同努力”突围
在新计算时代,中国计算动力产业发展的约束条件也很明显。
首先,计算资源不平衡。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专有的计算平台;平台用户之间难以连接计算资源,计算能力整体发展大而不小
强、粗放投入是我国目前算力产业的主要态势。其次,异构性计算产业整体弱势。相对于以X86架构为基础的传统计算生态,异构性的计算产业依然处于边缘状态,产业生态脆弱、人才缺失严重,市场主流对于计算新技术、新架构、新应用的参与还远远不够。
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深圳市湾区数字经济与科技研究院院长曹和平认为,在3~7年的中期远景上,应对我国国家算力产业链进行顶层设计,对国家干线、区块链、东西南北中算力布局进行总体规划与部署。
“各地搞新经济、数字中心、超算中心的投入已经不少,未来可考虑类比国家电网建设思路,将各地算力中心联结入网,优化全国的算力资源配置。”丝路产业与金融国际联盟理事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曹文炼建议。
构建新计算生态系统需要长期投入和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力。这就要求新计算厂商要坚持最大程度上的开放,将市场机会与产业合作伙伴共享,从根本上促进生态系统快速扩大。 对此,华为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入15亿美元来构筑鲲鹏生态。比如,为解决鲲鹏开发跨语言、跨处理器环境的割裂问题,华为推出支持鲲鹏原生开发环境的华为云CloudIDE,以及鲲鹏开发套件和鲲鹏开发者社区,并在2019年推出了“沃土计划2.0”,计划五年内在全球发展500万开发者。
原标题:《算力突围:寻找数字时代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