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歌汽车爱歌头条原文]
如果你对百度的印象还停留在PC时代的搜索引擎巨头,那么你可能需要补课了。
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与吉利控股集团联合成立智能汽车公司,全面赋予新公司人工智能、阿波罗自动驾驶、小型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近日,百度CEO李彦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吉利合作的第一款车型将整合百度最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和AI能力,最迟有望在2024年问世。
相比之前吸引了全行业关注,但至今未能找到合作伙伴(代工)的苹果,以及一再强调不造车只专注ICT技术的华为,百度汽车可能更接近我们,值得我们关注。
人工智能的时代来了,或者说它已经站在了我们的面前。
在AI时代,汽车是万物互联的重要载体。与传统汽车巨头和资本市场的新车公司相比,“软硬”技术巨头更有可能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核心玩家。比如1998年成立的谷歌,最初专注于搜索引擎,后来按照移动优先战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推出Andriod操作系统。今天,谷歌正专注于AI生态公司的战略定位,实施面向AI时代的软硬融合突破。为了实现物联网的长远目标,谷歌正在逐步完成从芯片到系统,再到智能硬件和智能汽车的整体布局。
在人工智能领域,唯一有机会与苹果和谷歌竞争的中国公司是百度和华为。两者很难做比较,但也可以从内部看豹。一方面,百度多年来深入自主驾驶领域,与众多传统汽车巨头合作,数据积累巨大,实现了商业化。另一方面,百度生态优势明显。
在过去,专注于单一的商品或领域给了一个公司突破的机会。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个体爆破的模式已经不可行了。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优势是“全栈”。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逻辑来理解百度的布局。芯片提供底层硬件计算能力,智能助手是软件集成,百度大脑提供智能输出单元,阿波罗是终端场景。纵观中国,没有一家科技公司能做到如此全面的布局。
百度2020财年业绩报告发布后,李彦宏在电话会议上提到,智能云、智能驾驶和智能助手、移动生态等新兴领域将成为公司未来的增长引擎。继2017年的《全在AI》之后,百度现在几乎把所有净资产都押在了智能汽车上。百度每年在R&D的投资占其总收入的15%以上,大部分用于AI技术,其中最“烧钱”的无疑与智能汽车有关。
2020年12月,在第二届阿波罗生态大会上,百度展示了智能交通、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最新进展,发布了乐高风格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纯视觉感知的高级自动驾驶产品。会后,投资女王凯瑟琳伍德旗下的方舟基金开始打造百度,百度是方舟基金十大尴尬股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在智能驾驶舱领域,阿波罗已经与70多家汽车公司和600多种车型合作,实现了100多万台小型车载OS预组装,将在2020年智能新车市场占据首位。到2023年,预计搭载阿波罗智能汽车联盟的汽车将超过1亿辆。在高精度地图领域,阿波罗多年来赢得市场第一,是本田、广汽、长城、BAIC、威来、魏玛等头车公司的选择。
在智能驾驶方面,阿波罗智能驾驶已经开始量产,并与多家汽车公司合作。百度与伟创力、Xilinx合作开发的自动驾驶ACU计算平台已首次应用于魏玛W6搭载的AVP自主泊车系统(参数图)。该车可在特定场景下实现L4级自动驾驶,将于今年上海车展期间推出。未来3-5年,阿波罗智能驾驶产品预计将搭载100万台预装和量产。
目前,阿波罗拥有500多辆自动驾驶汽车,已在全球近30个城市进行了公开道路测试,总测试里程超过700万公里,拥有2900多项专利。百度的MPI值(不需要人工干预的平均里程)在众多获得加州公路车无人驾驶测试牌照的企业中排名第一。截至2020年12月,阿波罗机器人和罗布
obus已接待超过21万名乘客,并在国内累计获得199张测试牌照。在智能交通领域,百度在去年4月发布了“ACE交通引擎”,这是全球第一个车路行一体化融合的全栈式智能交通解决方案,目前已在国内近20个城市开展落地实践。在广州,百度现已完成智能交通项目的第一阶段,包括部署Apollo V2X智能道路基础设施和全球首个服务多元出行的自动驾驶平台Mobility as a Service(MaaS),覆盖广州市黄埔区共102个交叉路口。
相比传统车企以及其他科技巨头,百度在智能汽车领域的优势在于底层算法、高精度地图、无人驾驶测试数据以及Apollo生态的一体式融合。当大部分公司还在摩拳擦掌的时候,百度的智能驾驶已临近商业化拐点。而且,百度的硬件部分也在快速补强。
缺“芯”之风,起于青萍之末。电动车的普及,推动了智能驾驶的快速发展,从而提升了车载芯片的需求。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全球汽车市场缺“芯”的情况愈演愈烈,芯片已经成为发展智能汽车的一大软肋。有分析认为,车载芯片的旺盛需求将改变全球芯片产业的格局。在百度的AI战略中,芯片也是核心之一。不久前,百度宣布旗下的昆仑芯片完成了独立融资协议的签署,投后估值约130亿人民币。
百度在2018年正式发布昆仑芯片,昆仑1于2020年实现量产,目前累计出货超过2万片,应用在百度搜索引擎和百度智能云生态伙伴等“人工智能+”场景。2019年7月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发布的鸿鹄语音芯片则是一款专用芯片,面对的是智能家居语音交互、智能车载语音交互、以及智能物联等场景。智能音箱小度就是搭载了鸿鹄芯片,出货量仅次于亚马逊和谷歌,位列全球第三。
在去年9月份举办的百度世界2020大会上,百度发布了采用7nm工艺的昆仑2芯片。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中,百度首次公布了昆仑芯片的进展:主要应用于搜索、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等业务领域的昆仑芯片2即将量产,其性能相比昆仑1提升了3倍。目前,国内能够与英伟达这样的国际巨头抗衡的,只有百度、华为和寒武纪。有业内人士认为,昆仑2不但可以为百度的AI战略提供算力上的支撑,还将在智能汽车领域扮演关键角色。
虽然在传统领域,百度已经掉队BAT。但在智能汽车领域,最终模式一定是生态的对决,而这也是百度重新崛起的机会。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百度的合作伙伴是吉利。我们抛开研发费用超过180亿的SEA浩瀚平台到底如何不谈,作为自主品牌销量一哥的吉利,在产业链、成本管理、品控方面等生产制造环节有着非常成熟的体系力。对于百度汽车而言,这也是一种隐形的财富。
在智能汽车领域,百度可以说是蓄力已久。一旦“出山”,或许会改变整个行业的打法。诚然,谷歌自2009年便启动了自动驾驶项目,至今仍未能实现商业化落地。由此可见,百度想要在这条赛道上脱颖而出也绝非易事。但至少在笔者看来,相比苹果汽车,百度汽车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