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来合肥工厂停产,进入第四天。记者走访了几家汽车品牌终端店
有许多“核心内容”:减少交货延迟
威来合肥工厂被迫停产。
许多汽车工厂的生产能力受到了影响。
文字/图形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邓丽
今天是威来合肥工厂停产的第四天。一个小小的半导体芯片,一度导致这种流行的新型造车力量股价暴跌,总市值“蒸发”了约100亿元。在“核心问题很多”的情况下,一些国际组织大胆预测,汽车芯片短缺仍将是今年影响汽车行业最重要的“核心问题”。
近日,记者走访了几家汽车品牌的终端店,注意到一些汽车企业的一些新车型延迟发货或预订。另外,由于芯片价格上涨,新车终端价格优惠范围明显缩小。
新趋势:“缺乏核心”影响头脑中的新力量
由于半导体芯片短缺,威来汽车宣布从3月29日起暂停威来合肥工厂生产五个工作日。受此消息影响,威来汽车股价一度下跌超过10%。停产直接导致威来汽车一季度销量下调。威来汽车内部人士向记者承认,目前整个行业供不应求,威来没有应急措施,只能密切关注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情况。记者注意到,由于全球芯片短缺和电池供应限制,威来汽车每月1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目前限制在每月7500辆。首席执行官李斌预计:“到7月,这些阻力将消退,产能将得到提高。”
魏来并不是唯一一个受到新的国内汽车制造力量影响的人。一家新的汽车制造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芯片的供应,一款即将上市的车型暂停了一些先进的网络连接功能的引入。3月30日,理想车表示库存风险存在,但幸运的是至今没有影响生产计划。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能做的就是掌握供应商的最新动态,监控每一个风险。”一些汽车分析师认为,芯片供应的短缺可能会影响第二季度新电源的交付数据。
“核心缺失”揭示了供应链的脆弱性。相对于产量更小的汽车制造新势力,很多多次被迫停产的传统汽车公司已经显示出严重的影响力。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ss)最近在业绩沟通会上表示,芯片短缺导致大众汽车今年在全球市场上减产多达10万辆。
此外,沃尔沃在3月份暂停或调整了中国和美国工厂的生产计划。
终端市场:取车时间较长,价格可能更贵
近日,记者在多家汽车品牌终端店注意到,由于芯片产能不足,部分销售终端新车交付时间延长,终端价格上涨,给正在复苏的汽车市场蒙上阴影。就在威来宣布停产的前两天,特斯拉宣布因“制造成本增加”而提价Y型。特斯拉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分析会议上发出了预警,即芯片供应短缺可能影响公司2021年上半年生产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记者发现,威来的停产也影响了威来旗下汽车的销售。由于合肥工厂生产的EA6、ES8、EC6均使用同一芯片,威来汽车线下门店的销售告诉记者,目前保守的取车时间是4-8周(之前只有2周左右),“很多客户关心芯片的供应,咨询量也有所增加”。
在传统汽车品牌方面,保时捷、雷克萨斯等进口车的等待期也在延长。雷克萨斯当地经销商告诉记者,由于国外工厂的产能,大多数车型一般都是h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汽车芯片短缺是市场供需失衡,短期内无法通过非市场手段进行调整。受芯片影响,判断2021年后中国汽车产销会有前紧后松,下半年随着汽车芯片短缺的缓解会有所改善。
那些确定的和不确定的未来
复苏时间不确定:可能要到第四季度
房子漏水,整夜下雨。去年朝日Kasei半导体材料厂失火;今年2月底3月初,北美暴雪气候影响了德州移动缓慢的三星奥斯汀晶圆厂;3月,日本瑞萨电子厂因地震和火灾停产。汽车芯片的供应,一点都不丰富,更糟糕。由于汽车芯片短缺,行业数据提供商IHS Markit预测,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产量将减少近100万辆,明显高于2月初的预测。
那么汽车轨距芯片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供应呢?最近IHS Markit的报告显示,微控制器单元的半导体供应链需要3~4个月才能订货交付到主机厂,但目前的交付时间至少是6个月。该机构预测,第三季度,这部分半导体的供应可以满足当时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持续需求,但可能仍然无法弥补2021年上半年失去的需求。预计到第四季度,供应量将满足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持续需求,弥补之前的损失。
根据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预测,“缺乏核心”的困境将持续3至6个月,直到2021年下半年才会缓解
。记者留意到,当前不少汽车厂因为缺芯也出现了恐慌性下单,进一步导致芯片供应紧张。有车企负责人坦言,这一波芯片供应危机,主机厂并没有有效的应急措施,只能苦等产能恢复。同时,在目前芯片困境无解的情况下,车企们被迫调整生产计划,将有限的芯片用在利润率更高的车型上,如戴姆勒将芯片优先供给奔驰S级,福特则留给了皮卡车型。确定的是:产业链重塑无可避免
今年3月24日,工信部组织召开汽车芯片供应问题研讨会,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既是全球共性问题,要着眼当前供应问题,加强各方协同联动,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充分挖掘存量芯片和现有产能资源潜力,优化车型排产计划,努力保障产业平稳健康运行。同时要加紧长远战略布局,统筹传统车用芯片以及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需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
对于国内车企的影响,中汽协专家表示,这轮汽车芯片的缺货与汽车厂家的供应链管理,零库存甚至负库存有很大关系。芯片一旦断供,就无法生产。记者留意到,当前国内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已满负荷运载,短时间无法再增加更多产能。
不过,中汽协认为,这一轮缺芯并不会持续太久,单从数据看,车载芯片的产能是能满足全球汽车供应的,只是规划和需求产生了暂时的偏差。业内普遍认为,汽车“缺芯”状况虽然到2021年下半年或会缓解,但要彻底解决车规芯片供应危机,一场产业链的重塑已无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