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国内聚丙烯产能持续高速增长,自给率不断提高。2020年中国聚丙烯产能达到3298万吨/年,实际产量达到2836万吨,自给率82%。另一方面,中国的高端聚丙烯仍然严重依赖进口。在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高端聚丙烯产品将成为突破方向,高端聚丙烯所依赖的成核剂有望迎来高增长,惠及和合科技等国内成核剂领军企业。
高端聚丙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目前,我国对国外依存度较高的高端聚丙烯专用料包括两大类。一是大品种的高端品牌,如高结晶度聚丙烯(HCPP)、高刚性聚丙烯(HSPP)。另一类是特种聚丙烯产品,如超低灰聚丙烯产品。
高结晶度聚丙烯(HCPP)可分为两种类型:共聚和均聚。2019年,中国市场高结晶度聚丙烯的消费量约为50万吨,其中70%来自汽车和包装行业。其中汽车、家电等下游领域主要使用共聚产品,目前90%依赖进口。
高刚性聚丙烯(HSPP)可以提高改性材料的韧性,帮助改性材料公司最大限度地减少塑料体的载荷,从而简化配方。2019年,HSPP在中国市场的消费量约为35万吨,主要用于汽车(占50%)、玩具(占30%)和家电等下游领域。随着汽车行业对材料要求向更轻重量和更高性能发展,HSPP在中国汽车领域的应用将在未来继续增长。目前,国内产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熔融指数大于30的HSPP产品仍完全依赖进口产品。
在中国市场,95%的超低灰聚丙烯是进口的。2019年,中国市场消费了10.4万吨超低灰聚丙烯。电池隔膜行业应用最广,其次是电容薄膜行业,总消耗93%。未来10年,超低灰聚丙烯的消费量将增长7%以上。
何澄科技打出进口替代成核剂的旗帜
市场经济的规则是资源会流向有需求的地方。可以预见,在未来,就像普通聚丙烯生产领域的进口替代趋势一样,高端聚丙烯领域将成为研发和投资热点。这势必会给上游成核剂行业带来机遇。
和盛科技总部位于广州,是中国最大的透明成核剂和硬挺成核剂制造商。成核剂占国内市场国产品牌市场份额的68.52%,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熔融指数聚丙烯、新型高刚性、高韧性、高结晶度聚丙烯、汽车薄壁改性聚丙烯材料等领域。
(标题)何澄科技展览馆
和声科技的透明成核剂能显著提高树脂的透明度,雾度降低60%以上,树脂的热变形温度和结晶温度提高5~10,弯曲模量提高10%~15%,缩短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保持产品的尺寸稳定性。该产品可用于生产高熔融指数聚丙烯。
和声科技(Harmony Technology)推出的硬挺成核剂可显著改善树脂的力学性能,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可提高20%以上,热变形温度可提高15~25,结晶温度和冲击强度可全方位提高,收缩率可得到平衡,产品翘曲量可降低。该产品可用于生产高熔融指数聚丙烯、高刚性、高韧性、高结晶度的新型聚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