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智能车买家在同一周快速点评新车:极限001、魏玛W6、阿尔法s

上海车展新车堆积如山,我们也没有“凑热闹”。我们仍然以我们的速度每周生产三辆重要的新车。所以在上市的时候不要太认真。

本周评论的三款新车都是纯电动的,但量级都不轻。事实上,从这次上海车展可以看出,纯电动汽车已经越来越开始“领先”。

氪车001的名字很新,但其实是之前ZERO概念车的生产版——,基本延续了概念车的设计。大码猎装款式独特,极具吸引力。但是,氪气001的吸引力远不止于此。在哪里?

魏玛W6应该是魏玛的“重量级”新车。在上市之前,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出现了无人停车系统的“大噱头”。但是为什么卡叔觉得这辆车的惊喜有限呢?

阿尔法S是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姬胡的第二款新车,也是第一款车。在华为HI的光环下,阿尔法S的曝光率应该说够高了,但是卡叔为什么会认为极限福克斯这个品牌还处在艰难的成长过程中呢?

极限氪001:SEA建筑的第一次登陆

上市日期:4月15日

品牌:极致氪

指导价:281-36万元

关注程度:(非常重要的纯电动品牌新车系统)

关键词:SEA浩瀚架构,猎装,中大型,5米/3米,3.8S,712KM,5分钟120KM,7nm芯片

氪001的话题太多了。我们一个一个来讨论。

首先,从柯灵到氪星,这个肯定是有争议的。感觉中国品牌走的是多品牌的老路。不过仔细看,吉利其实是有计划的,也就是3/3的品牌战略。

众所周知,吉利是目前的三大品牌,吉利、柯灵和沃尔沃依次为低、中、高。应该说这种模式没有错。吉利现在做的是在几何、氪、北极星三个层面打造纯电新品牌。短期来看,可能觉得车型数量支持不了那么多品牌,但在长远规划上是合理的。

其次,氪001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什么?卡叔叔认为这是SEA庞大结构的首次登陆。庞大的架构与——力克ZERO概念车氪001的概念版一同发布。虽然当时只是“PPT”,但是传递的信息量还是蛮大的。

SEA的庞大架构是全新的纯电动架构,与吉利、沃尔沃等燃油车之前的平台无关。为什么这么说?不是有“前备胎箱”,也不是超长轴距车比(相比车身,轴距超长,前后悬挂超短,纯电动平台车型的典型特征),而是其后驱和后驱——的动力布局,不是吉利三大燃油车品牌的所有平台都有的。

根据PPT当时给出的信息,这个巨大的SEA平台的“能量”也是相当大的,包括1.8 -3.3米的轴距容纳量,支持最大单个电机475KW和整车600KW的动力设备,以及长寿命电池、800V快充等。在车辆和机器层面,也是基于生态、云、开放等各种先进理念。当然还有支持自动驾驶的能力等等。总之,这些绝不是以前的“油改电”平台可比的。

关键是,浩瀚的大海“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是开放的,“PPT”已经展示了7个品牌的16个以上的型号已经开始基于广阔的SEA架构进行研发。如果SEA的庞大架构像PPT描述的那样强大,那么它对下一步纯电力市场的影响应该不小。

但是,“PPT”再漂亮也是PPT,所以SAE广阔的架构是什么,就看真车了。作为SEA庞大架构的首个落地产品,氪001的性能“不是这车的事”。

最后具体看氪001。按照老规矩,——纯电力是预定发货前的,所以目前只能以氪气001的静态数据为依据。

尽管预告了之前的ZERO概念车,但氪气001依然能给人感官层面很大的冲击。车长接近5米,车宽2米,轴距长达3米。对应两厢外形——,大号“猎装”的数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Panamera。不过只是联想,或者你可以把氪001归为Panamera,但是它的设计一点都不模仿,甚至不能借鉴。氪气001有自己的设计风格,——,类似柯灵的风格,但不一样。

猎装其实很适合这种高性能长续航的纯电动车。它没有汽车那么传统和内敛,但有SUV的运动、休闲和实用,同时又不具备SUV的高速抗风能力,保证长途续航不会大幅降低。

基于这样的尺寸数据和纯电动架构,氪001的空间自然是绝对可以的,只要不是又大又高,后排有个“葛优烈”也不是问题。

zximg01.dftoutiao.com/news/20210426/20210426184104_d69a6dc3c437887eec1436b7959869b8_3.jpeg">

内饰的调性极氪001也拿捏得很好。别小看这个:豪华OR科技,左还是右的问题,其实困扰不少定位高端的纯电设计师。极氪001的内饰整体上属于偏简约、科技的。但是作为定价30万区间、又要体现中国品牌特点的车型,它在豪华的营造上又必须“有料”。设计师通过皮料、色彩、网格面料、镀铬等多种方式,应该说将这个问题处理得相当到位——看上去够豪华、有质感,但又不那么“土豪”、“暴发户”的感觉。屏幕配备上,15.4英寸中央横屏和8.8英寸仪表窄屏,也属于刚刚好的组合。

极氪001此次共推出三款车型。除了武装到牙齿的顶级款“YOU”版以外,主推的应该还是两款“能拿补贴”的“WE”版。两款WE版都是28.10万元的补贴后售价,舒适科技等方面的配置也基本一样,但在性能和续航上各有侧重。其中单电机版配100度电的电池,续航达到712KM,加速则“只有”6.9S;双电机版配86度电的电池,续航“只有”526KM,却拥有3.8S的超强加速。

由于“猎装”的属性,极氪001严格说并无核心竞品。如果有比较的话,Model3、小鹏P7、汉EV等都属于“参考对象”。

Model3目前要么“小电池”的磷酸铁锂版,续航只有468公里,要么就是起价34万的全驱高性能版。所以除非你看看极氪001的顶配,否则实际上与Model3的交集并不大。比较的结果也没有悬念——如果不是冲着特斯拉的牌子,极氪001的优势还是挺明显的。

相比小鹏P7,同为超长续航的版本的情况下,极氪001是100度电的电池,小鹏P7是80.9度电的电池。续航数据也是极氪001更高(712KM VS670KM)。

四驱版由于小鹏P7没有30万元以下(能拿补贴)的车款,所以与极氪001只存在“顶配对决”,可比性不大。28万元左右四驱版,极氪001可以参考汉EV的顶配款。相比之下,极氪001的电池多9度电,并在平台层面(纯电、双叉臂、无框车门等)拥有一定噱头。

这类横向比较并非真的要在它们之间选择,而是用以衡量极氪001——整体定位还是相当靠谱的。

当然,纯电动吸引人的地方绝不仅限于这些。充电网络、服务、智能体验等等,这些也都是关键。极氪001按理说不会差,但还得经过检验以后“真的不差”才行。

威马W6:难得的新车但惊喜有限

上市日期:4月16日

品牌:威马

指导价:16.98-25.98万元

关注级别:★★★★★(重要的纯电全新车系)

关键词:520KM/620KM、无人自主泊车、横屏、三屏

威马作为中国新势力的“先驱”,曾经一度被“非常看好”。原因除了它动作比较早以外,也与其创业团队的“汽车背景”有关——当时的资本认为,威马的团队,怎么也要比那些搞互联网、搞IT的靠谱。然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威马在产品设计、尤其是新产品研发上,完全没有“新势力”的那股锐气——EX5四平八稳的劲儿放在前些年还不错,但现在看就越看越不“新势力范儿”了。

此次上市的W6,算是威马憋了挺久的大招,也算是被市场所期待的新品。然而与蔚来、小鹏等“同行”推出的新品相比,W6带给人们的惊喜应该是很“有限”的。

首先必须承认,W6是一款全新的车型,而并不是EX5或EX6“拉拉扯扯”而来。不过,它相比EX5,也并没有太多的天翻地覆。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新一代的EX5,亦或者是EX5更进阶一点的衍生品。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相比EX5、EX6在平台上没有什么变化,而是它的整个设计思路仍没有足够“跳脱”——依然是“人畜无害”、“燃油车范儿”的中庸稳重风格。

当然,既然是进阶、换代,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内饰,终于告别了大竖屏,而改用大横屏,并且与下方操作区的触屏形成了三屏式布局。按说这样的设计够“潮”。然而或许是期望太高、亦或许是整体内饰的轮廓、配色等等还是太“规矩”,总之W6的这些“新设计”,只能算是缓解了EX5、EX6的老气,但新鲜感仍然不足。

与所有新势力或纯电新车一样,W6在驾驶辅助这一块还是不遗余力的。除了常规的智驾辅助以外,最热的关注点肯定就是无人自主泊车系统了。注意,这套系统也并非只有顶配专属,从第三档,也就是20.98万元的ACE极智版就可以拥有。结合极智版和全能版的价差(2万元)和其他配置差来看,车主为拥有这套系统付出的成本大致在1.5万元左右——值不值见仁见智,但噱头感应该是满满的。

W6的定位大体与EX5相当。如果按520KM版本起价来看,它甚至低于EX5。当然,如果结合配置来看的话,同配置情况下,W6还是要比EX5略贵数千元。因此卡叔判断,中低配的威马W6,大概率会替代EX5的520KM版本。

中高配的W6则是之前EX5所没有的。一个是20.98万元这一档,可以拥有无人泊车辅助;另一个是再往上23.98万元这一档,还可以拥有620KM的续航。

这样的价格体系如果放在一两年前,应该说还不错。不过今年以来,太多同级车开始增续航降价格,这就让W6的竞争力显得有点一般了。

例如与刚上市不久的宋PLUS EV相比,无论是16万+这一档还是18万+一档,结合配置看都让人感觉W6在性价比层面难以胜出。

当然,这并不代表W6没戏。纯电市场不能与传统燃油车市场等同看待。各路厂商推出新品,更多地是拓展市场,而非存量博弈。更何况,W6只是性价比优势不突出,并非性价比很差。上海车展上,W6已开始交付。从官方给出的订单数据看,W6至少目前的销售情况还算是不错的。

阿尔法S:艰难成长进行时

上市日期:4月17日

品牌:ARCFOX极狐

指导价:25.19-34.49万元

关注级别:★★★★★(重要的纯电全新车系)

关键词:极狐首款轿车、与阿尔法T共享平台&三电、比阿尔法T贵、华为HI、525KM/603KM/708KM、7.7S/8.3S/4.2S

在说阿尔法S之前,我们首先要厘清一点:最近阿尔法S因为华为HI而频频曝光,但一来华为HI版还未上市,二来华为HI版是相当于在阿尔法S基础上“加装而来”——这是要钱的,而且价格不菲。所以此次我们讨论的阿尔法S与华为HI关系不大。另外,即便华为HI,目前大抵也属于一个“试水”阶段——连华为自己应该都很清楚,以目前的道路设施和法规情况,愿意为智能驾驶付那么多钱的用户不会太多。

北汽新能源的起起伏伏在业内也算是“教科书式”的了,而ARCFOX极狐则应该被视为北汽新能源背水一战的突破口。应该说,ARCFOX极狐的“玩法”总体上还是靠谱的——开放的思维,搭建平台“大家一起干”,通过与麦格纳、华为等合力,带打造一个原本北汽新能源驾驭不了的高端品牌。只是从目前看,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市场,ARCFOX极狐与它的目标和人们的预期似乎还有一些距离。

ARCFOX极狐的首款产品阿尔法T上市后的表现显然是乏善可陈的。尤其最近的3月份,月销已经降至两位数。按说有了阿尔法T的反馈后,ARCFOX极狐应该在第二款车型阿尔法S上做适当调整才对,但结果却让人颇感意外。

阿尔法S的车长有4.93米,感觉像是“中大型轿车”。从研发的背景看,它肯定也属于纯电平台的产物——而且有麦格纳的背景。然而从前麦弗逊的悬挂、前置前驱的布局来看,它的基础平台在理念上,仍然有很多“燃油时代残余”(与那些后置后驱的纯电平台相比)。

更关键的是,虽然阿尔法S车长明显超过阿尔法T,但它们俩的底盘、轴距、三电等等都是“一样一样”的。也就是说,阿尔法S其实可以看作是阿尔法T的轿车版本。那么在常规来看,应该是轿车版本价格更低才对。再结合阿尔法T的终端销售情况,阿尔法S也理应给出一个更有力的价格。然而最终的事实是,阿尔法S在配置相当的情况下,价格反而要比阿尔法T贵1-2万元。

横向比较更能说明问题。阿尔法S最登对的对手应该是比亚迪汉EV——尺寸差不多,都是麦弗逊前置前驱的布局,电机配备也大同小异。同为入门款的情况下,汉EV的电池是76.9度,续航是605KM,明显优于阿尔法S的67.3度和525公里,配置层面,也是汉EV更高,而对应的价格——阿尔法S是25.19万元,汉EV是22.98万元。

与汉EV的对比只是参考,高配版本以及与小鹏P7,乃至前面刚说的极氪001对比的结果也大致会如此。这样的格局下,卡叔只能说:ARCFOX极狐目前仍在艰难地成长过程中,要想成功,恐怕还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