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自主品牌突破40%的“市场份额红线”,4月份汽车市场上演“国货崛起”

最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国内汽车市场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乘用车销量为170.4万辆,同比增长10.8%,环比下降9.1%。1-4月乘用车销量679.1万辆,同比增长53.1%。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中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71.9万辆,市场份额达到42.2%,增长7.5个百分点;前四个月销量282万辆,同比增长66.9%,市场份额达到41.6%,增长3.4%。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在2017年达到高点,达到48.8%。但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基本在40%以下。尤其是2020年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直接跌至“冰点”,仅为33.5%,为近11年来最低。

所以40%被业界视为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红线”,这也是判断自主品牌成功与否的极限。

" 4月份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反映出强劲的复苏势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世华表示,42.2%的市场份额也创下了今年的新高。

具体来说,长安、吉利、长城在第一梯队的强势表现助推了中国品牌的销量。其中,长安集团销量突破20万辆,长安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10.74万辆;吉利汽车4月份乘用车10.03万辆;长城汽车4月份新车销量9.17万辆,三家独立头车公司基本都在10万左右。

接下来是SAIC、比亚迪和广汽。数据显示,4月份SAIC乘用车销量近7万辆,同比增长73%以上,其中荣威品牌销量近3万辆,MG品牌销量3.5万辆,R车交付量比上月增长15.4%;比亚迪销量4.4万辆,广汽集团自有品牌销量3.4万多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威来、理想、小鹏等自主新品牌的销量也在上升。威来4月交付7102辆,同比增长125.1%。截至4月底,威来共交付10万辆,成为中国新动力品牌第一家超过10万辆的汽车公司;同时,Ideal ONE月交付5539辆,同比增长111.3%。截至4月底,理想一号交付的新车累计达到5.1万辆。

与“国货崛起”相比,一度长期称霸屏幕的日德体系,在4月份出现了市场份额下滑的趋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1-4月德国的市场份额为24.8%,而今年1-4月的市场份额下降到23.1%。2020年1-4月日本市场份额为22.8%,今年1-4月市场份额降至22%。

德国品牌市场份额的下降与上汽大众的“销量损失”密切相关。根据协会4月份公布的乘用车零售数据,上汽大众10.5万辆销量同比下降18.7%,成为十大汽车公司中最“灾难性”的汽车公司。

而一直占据较高市场份额的日本,也经历了下滑。在这方面,日本工会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日本企业的疲弱表现主要受到低库存概念的影响,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没有足够的灵活性。最近,由于芯片短缺,汽车产能受到严重影响。而过去的高库存反而成了应对产能不足的好办法,而日本的低库存成了销量的绊脚石。

相比之下,法律体系的市场份额也从0.3%小幅上升至0.4%。对于韩国车来说,下降更为明显。由于品牌力下降,韩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的4.2%下降到今年的2.6%。

(这篇文章来自报纸,请点击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