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专栏以前沿视角和深度思考与汽车科技巨头对话,共同探索智能汽车的发展道路,开启汽车行业新的革命。在《知行》第五期,我见到了马骁知行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彭军,以及马骁知行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成
Robotaxi是自主驾驶皇冠上的宝石,是最能证明自主驾驶技术成熟性和稳定性的商业场景。
如今,机器人已经来到人们面前。5月13日,马骁智行宣布,30余辆自驾出租车将扩大服务范围,覆盖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150平方公里,首次实现包括早晚高峰和夜间在内的全时段运营。
说起北京亦庄,被认为是自主驾驶行业的孵化器,之前有百度阿波罗,现在有ponypilot,马骁智行的创始人也是离开百度的彭军和楼天成。
娄天成是技术大牛,以比赛ID“ACRush”被计算机编程界所熟知。他出生在清华大学,在全球比赛中赢得了许多冠军。他一定在编程竞赛名单上。即使他创业后每天都很忙,也要时不时打一场编程比赛放松一下。
娄天成在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从事无人车技术开发,之后来到百度。2016年,他和彭军双双离开百度,一拍即合,打造了自动驾驶公司——马骁之星。当时,拥有清华大学学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的彭军是百度自主驾驶部门的总设计师,负责百度自主驾驶的总体战略规划和技术开发。娄天成是百度历史上最年轻的T10工程师。
马骁智行成立五年后,自主驾驶的运营范围覆盖广州、北京、上海、加州、弗里蒙特和欧文。虽然robotaxi的范围有限,但技术着陆已经得到了脚踏实地的验证。彭军曾经说过,自动驾驶进入下半年,下一步就是考虑规模化和商业化。
商业化的第一步:大规模生产和降低成本
在ponypilot升级的前几天,马骁智星刚刚与Luminar合作,为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固态激光雷达。Luminar是马骁智星合作的第一家激光雷达制造商,是马骁智星在硬件方面进行量产的准备。当时,彭军在与Luminar创始人奥斯汀拉塞尔(Austin Russell)的对话中提到,双方将合作建立一个汽车级自动驾驶方案,一个团队将在明年进行测试,并在第二年开始大规模生产。而且下一代车型的配置成本会比最新款雷克萨斯车型降低一半。
彭军和娄天成谈及目标,“我们致力于在一定时间内实现量产,达到车辆监管水平。基于这个前提,很多硬件设计都要在前期规划,进行多次验证,进行长期测试,最终达到车辆法规的水平。”硬件方面,马骁智星成立不到五年就升级到第五代硬件平台,平均不到一年就有新一代。
在软件成本方面,马骁智行的目标是降低价格,回归马骁智行做自动驾驶的初衷,旨在让出行更安全、更便捷,便捷包括更低的成本。在用户问卷中询问公众的预期成本标准时,马骁智行列出了三个价格水平,一个是专车价格,一个是网络车和出租车价格,第三个是接近地铁公交的价格。
彭军说,司机的成本约占在线车和专车总成本的70%。在自动驾驶时代,为了让AI虚拟司机承担更多的任务,马骁智星正在打造L4自动驾驶技术,这意味着司机在整个驾驶过程中不需要任何干预。与此同时,虚拟司机的价格将大幅下降,尤其是
已经有了和Luminar的合作模板,马骁智行未来的商业模式会有两个方面。彭军介绍,独立运营和合作模式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存。一方面与主机厂合作,另一方面与旅游平台合作,核心理念是建立完整的生态链。
面对一些汽车公司选择开发自己的自动驾驶的态度,他们接着说,“自动驾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说可以通过招聘几个软件工程师或者AI专家来建造。构建安全技术需要大量的数据积累、场景开发和软硬件结合。很多OEM都希望自己有这个能力,能不能做就另当别论了。”
目前,与马骁智行合作的汽车公司包括丰田、现代等国际一流汽车厂商,他们还与广汽旗下的如旗旅行社合作,在货运领域与一汽解放携手。马骁之星的足迹遍布全球五个地方。但是在当前国际关系的背景下,关键技术的研发会不会有一些限制?当被问到这方面时,两人回应道:“这个问题是关于中外生态建设的,是所有玩家共同努力创造的东西。我们会先和一些国际布局比较深的玩家合作。随着朋友圈越来越大,当国内逐渐形成实力较强的第一梯队OEM和供应商时,我们一定会有合作的。”
提升“技术试题”难度
5月1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关于
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到,个人信息或者重要数据应当依法在境内存储,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通过国家网信部门组织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小马智行创立于国外,同时在全球多地进行自动驾驶的相关测试,大量的数据需要被采集、管理与评估,对于可能存在的漏洞必然要永完善的制度来管理。彭军和楼天城认为,该项规范的制定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能够让行业中的企业和所有的从业者更加有方向感。彭军表示,小马智行一直非常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新政策的很多方面也是公司一直遵守的方向,因此小马智行的发展不会因为数据方面而受到任何影响。
在技术路线上,编程天才楼天城最具发言权,他认为,早期的技术比较初级,容易在短时间内开发出来。但现在随着技术进步,需要更大的维度去做这个平台。技术水平不是只看一条道路上的表现,而要看更大的区域、更复杂的时段、更长的里程和更多的次数。
“今天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过了处理常规场景的阶段,而是要考量在一些极端情况下的能力和安全性。此外,车最终是要能够量产,通过软硬件的整合提升产品的稳定性,达到车规水平,实现没有任何失误。如果去参加人人都能拿100分的简单考试,是看不出真正区别的。但是如果考题很难,差别就很明显。在高峰期、极端天气、非常繁忙的路段,每家的处理能力还是能够看出差别的。”
如今,小马智行做到能够覆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50平方公里核心运营区域,在robotaxi领域还没有几家能够做到,但彭军和楼天城认为,小马智行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并不是为了跟同行比较,根本目的是提高车辆安全性。“这就好比学游泳,在深水区学习会对自己各方面的游泳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我们要在更多复杂路况或恶劣天气情况下,不断磨练提高我们对于高精尖技术的把握,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场景,做到亦庄全域、全时段覆盖。”二位接着补充道,智能驾驶和生产需要不同的专长,无论整车企业还是其他科技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术业有专攻,就好像游泳健将去参加百米跑,不一定跑得快。
在整个行业层面,小马智行认为,智能驾驶的需求已经得到释放,人才、资本和众多其他公司的涌入也是更为关键。至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并不是一个0和1的关系,真正商业化落地还是具有阶段性的。
除了robotaxi还有卡车货运
“我们采取这样的双线业务发展,也是因为我们观察到在出行行业最大的两个市场中,虚拟司机的能力和技术是相通的。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很多难点是相同的,同时也促成了很多的机会。”小马智行的两位创始人对外界表示。
小马智行作为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是最早在中美两地开展robotaxi业务的头部玩家。不过近期,小马智行也在向商用车加速投入。据悉在2018年,小马智行在卡车自动驾驶领域的探索就开始了,去年12月成立卡车事业部,今年3月正式将卡车业务命名为“小马智卡”,由副总裁李衡宇负责。
除了小马智行,很多自动驾驶公司也在商用车领域率先落地,不同于乘用车道路的复杂状况,商用物流车的运行轨迹相对简单,对自动驾驶的适应性更强,所以这个场景的商业化落地也要更快。
彭军表示,小马智行发展的重点是在打造虚拟司机,这是商用和民用共通的部分。“例如在卡车业务上需要做更远距离的监测,这就需要对大型车辆的运动轨迹和模型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而这些积累和经验都可以反哺到乘用车上。当然,由于我们在乘用车上的积累更多,所以相应的权重肯定会大一些。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商用货载方面做更快地投入,在技术层面,投资回报率(ROI)也很高。我们目前还不能去评判哪条路线能更早实现商业化,所以这两项业务我们在投入上都是均衡的”。
车云小结
小马智行此次北上,虽然没提商业化,但却是向Robotaxi商业化的进一步探索,运营路况更复杂、时间更长、范围更广、规模更大。然而,自动驾驶仍然是一个新的科技,商业化实现路径还不明晰,在此之前一切都是试探,一切也都有可能,一切都在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