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4年7月17日,林黛死了。
年仅30岁。
她是四届亚洲影后,无数影迷的梦中情人,却以自尽的方式,早早离开人世。
死去的方式,又荒唐,又悲伤。
-
那天,她在片场被骂,不顾一切回了家。
回家后,又与丈夫龙绳勋生怨。
种种情绪压顶,她无法自控,开始歇斯底里。
龙绳勋甩门而去。
一旁的孩子哇哇大哭。
她呵斥保姆将孩子带走。
之后,家里空无一人。
她坐着,想到诸般种种,生出离开之意。
-
她走向厨房,打开煤气。
然后瘫在床上,就着煤气味,将一瓶安眠药倒进口中。
她不是真的想死。
她只是希望,靠死再次唤起众人的关注。
凭着最后的意识,她写下遗书,内容竟是求生:
“万一你真的想救我的话,请千万不要送我到公家医院去,因为那样全香港的报纸都会当笑话一样的登了!只能找一个私人医生,谢谢你。”
她的语气,像极了撒娇的孩子。
只不过,撒娇的手段是以命威胁。
但让她始料未及的是,龙绳勋回家后,她已经断气。
她的生命,停留在最璀璨的30岁。
1962年,她刚拿下第四座“亚洲影后”奖杯,成功蝉联宝座。
1963年,她刚生下儿子。
1964年,她用凄厉的方式,与世界告别。
-
林黛的个性,是分裂的。
在外人看来,她目中无人、嚣张跋扈。
父亲程思远是政界名人。
她是小公主,从小过着奢华的生活,出入有车代步,读的是名校,交往的是达官贵人。
她长得俊俏,嘴巴又甜,从小很受大人们,尤其是官太太们的宠爱。
她们时常带着年幼的林黛出入各种舞会,见惯五光十色,林黛个性越发骄纵。
程思远后来在回忆录里,提到林黛个性:“高踞其中,意态甚豪……从小就养成一种‘目空一切’的气概。”
过于自我,便是她最突出的个性符号。
-
然而,林黛的反面,却是空洞和缺爱的。
父亲自她出生后,便远赴欧洲求学。
自小,她虽看尽奢华,却不曾获得父亲的爱。
从欧洲归来后,父亲嫌弃母亲思想固化,又在国外交了新女友,便又匆匆离了婚。
林黛年幼,但已经历了两次强行分离。
她还没来得及学会“父亲”是什么,就先知道了“分离”与“破碎”的含义。
父母离异后,林黛的物质生活没有太大改变。
房子还是那个房子,父亲每月也按时给生活费,足以维持过去的生活水平。
但她的心已是破碎的。
后来的人生里,她一再试图与父亲亲近,但两人还是不可避免地越来越远。
她空虚。
缺乏安全感。
狂妄自大不过是她的掩护色。
-
1958年,林黛赴美留学,接受《美国之音》采访。
林黛的美,震惊世界。
《纽约时报》甚至评论:“一个林黛,抵得上一大把玛丽莲·梦露。”
那时,大家都说,林黛就是东方玛丽莲·梦露。
-
但她的事业,并非从开始就顺遂。
那时,她有一张放大的照片,被挂在照相馆门口,被长城电影公司老板袁仰安一眼相中。
她得到了试镜机会,成为长城影业旗下演员。
但又因心高气傲,非主角不演,导致进了长城电影后,不曾拍过一部戏。
直到1952年,她在前辈严俊的引荐下,转投永华影业公司,事业才看到转机。
《翠翠》是林黛的处女作。
严俊的引领,让她获得极大安全感。
她非常松弛地演绎了翠翠的灵性。
当时,她的演技虽然生涩,但已有个人风格。
-
图:《翠翠》剧照
真正让林黛走上国际舞台的,是《金莲花》。
那是她踏入演艺圈的第5年。
此前的作品,让她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也让她的演技逐渐成熟。
她是有极有天赋的人。
就连李翰祥导演也表示:“第一眼看到林黛,就知道她以后在演艺圈会是大人物。”
于是,她拿下了《金莲花》女一的角色。
完美剧本+大腕导演+精湛的演员,让这部作品冲出中国,走向世界。
而林黛也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人生第一座“亚洲影后”奖杯。
林黛的获奖,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为当时中国影坛的困境带来生机。
-
之后,林黛的事业如有神助。
她连夺4次“亚洲影后”,成为当时的“影坛奇迹”,无可复制的国际巨星。
年仅27岁,她已经爱情事业双丰收,活出最成功的人生范本。
-
然而,高处不胜寒。
名誉让她获得成就感,也让她陷入恐慌。
她警惕每一个新起之秀,尤其是可能取代她的女演员。
她攻击性极强,像一个刺猬,紧紧护住属于自己的宝座。
但她又太过傲气,不懂得为人处世之圆滑。
她甚至隐藏不住嫉妒,总是公然冷嘲热讽。
于是,她成了演艺圈的边缘人。
随着年岁渐长,渐被后起之人取代。
这种更替,让她的心填满了被抛弃感。
一如最初,父亲抛弃她一样。
-
“被抛弃感”是贯穿林黛一生最重要的名词。
从小,她便自觉是弃儿。
长大后,站在万人之巅,潜意识里想到的第一个词,还是“失去”。
这种心态使她难以经营好一切长期关系。
林黛短暂的人生里,曾与许多人传过绯闻,但经她承认过的只有两段。
第一段,是与启蒙者严俊。
严俊比林黛大17岁。
对刚出道的林黛而言,他拥有致命吸引力,不管是社会地位,才华涵养。
最重要的是,像“父亲”。
严俊与林黛相恋前,与当红女星李丽华已是银幕情侣。
但严俊对年轻靓丽,大情大性的林黛一见钟情,借着“捧红她”的契机,悄然进入她的世界。
最终,两人没有意外的相恋了。
-
图:严俊&林黛
然而,当爱情照进现实,激情的魔法就渐渐消去。
严俊与林黛本就不是同世界的人。
严俊入世多年,早已没有浪漫,甚至在林黛看来,十分市侩与自私。
而林黛的大手大脚,无理取闹,更成了两人频繁争吵的峰口。
在一次争吵后,林黛崩溃。
被抛弃感涌上心头。
她决定先行一步,与严俊说了分手。
当时,他们二人组合称霸演艺圈,事业正是黄金时机。
但林黛不管不顾,她只知道,绝不能让严俊先抛弃她。
-
图:严俊&李丽华
几年后,严俊与李丽华共结连理。
两人的婚讯传到林黛耳边,林黛反应很激烈。
当时,她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又处于空窗期。
她坚定认为,自己终究是输了。
感情在她眼里,更像一场竞技。
她离去,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不想输。
即便与严俊分手后,她依旧时刻关注着他的消息。
她希望过得比他好。
她的人生,也一直受制于“赢过严俊”的心理圈套。
-
后来,她在父亲的建议下,远走美国留学。
此时,她遇上了龙绳勋。
龙绳勋是名人之后,父亲是龙云,滇系军阀首领。
在美国时,龙绳勋与林黛就读同一所学校。
同是华人身份,让两人关系迅速热络。
龙绳勋才华横溢,在华人圈赫赫有名,也非常浪漫,很会哄林黛开心。
-
从美国回来后不久,两人便闪婚。
林黛抱着一种求胜的心态,步入了婚姻。
但她没有经营婚姻的能力。
婚后,龙绳勋的公子个性逐渐暴露,他热衷娱乐,轻佻高傲,并且风流。
但林黛只觉,再无退路。
即便婚姻不幸福,她也不能输。
在外界看来,他们是郎才女郎,是只羡鸳鸯不羡仙。
所以,林黛不断鞭策龙绳勋上进,甚至要他配合她,在人前演恩爱戏码。
但关上门,两人相对无言。
-
林黛怀孕时,两人关系其实已经到达冰点。
但他们都以为,孩子能让这个家庭有转变。
没想到,孩子到来后,对于二人关系却是雪上加霜。
-
林黛的身体大不如前,已无法像之前那样强度拍戏,加上她已婚已育的形象,让她失去了许多粉丝。
公司也另捧新人,将她晾在一旁。
事业对林黛而言,是人生最大的支点。
失去事业支撑后,林黛变得更加敏感。
她整日与龙绳勋争吵,质疑他的每个举动,怀疑他与每个异性的关系。
激烈的碰撞,让龙绳勋疲惫不堪。
他开始夜不归宿。
最终,两人将离婚说出了口。
那一天,正是林黛最后一次自杀之时。
-
林黛最后一次自杀前,已有过两次自杀未遂。
第一次是在出道之初。
当时,她签约不久,因为心气高,非主角不拍,于是成为公司的边缘人。
她终日无所事事,还被报刊写作“纸上明星”,嘲讽她只会站台和笑,完全不会演戏。
郁郁不得志的林黛,一时冲动吃下大半瓶安眠药。
幸运的是,她及时被母亲发现,送往医院洗胃,还捡回了性命。
后来,严俊前来探望,怒斥她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
她竟又骂又打。
严俊无法看着心上人如此痛苦,于是承诺一定捧红她。
-
当时,严俊与长城影业的合约已经到期。
他想带着林黛转投永华影业,让林黛完成女主之梦。
到了永华,严俊利用自己的名气,获得《巫山盟》的拍摄机会。
林黛原本是女主。
但后来制片方执意要让李丽华坐正,严俊无可奈何,只能妥协。
林黛得知以后,大哭大闹起来,怒骂严俊是骗子。
严俊被打骂得不行,只离开了一会,林黛便又吞药自杀。
她的自杀行为,都是草率的。
她就像一个要糖的孩子,撒泼打滚,甚至伤害自己,为的不过是达到目的。
而这个目的,就是不被抛弃。
然而,她料想不到,“狼来了”的效力,都是有效的。
对严俊如此。
对龙绳勋也如此。
但可惜的是,严俊还有逃脱的机会。
龙绳勋却没了。
-
林黛的死,影响力是极大的。
对各界而言,林黛都是一个时代不可复制的珍宝。
叱咤影坛多年的邵逸夫听闻林黛死讯后,竟忍不住哽咽:“像林小姐这样的一代天才女演员,她却这样结束了生命。太可惜——太可惜了——”
-
亦舒更把林黛写进《他比烟花更寂寞》里,里面有一段对话,更是将林黛的心精准刻画。
“她是不是自杀?”
“不”,他说:“绝对不是。”
“那么她是死于心碎。”
林黛的死,必然是因心碎。
她心碎于被丈夫、事业、父亲,乃至世界抛弃。
然而她却不知,最先将她抛弃的是自己。
她视自己如草芥,即便再多成就,再多爱,也填不满她内心的恐慌。
-
但她的愿望,还是实现了。
林黛以死要挟,希望让龙绳勋一辈子忠诚守护。
林黛死后,龙绳勋做到了。
他饱受争议,受千夫所指,既要承受外界压力,又要承受自我谴责。
他将林黛房间封锁起来,不允许任何人进入。
此后终生未娶,孤独终老。
-
图:林黛房间
2007年,龙绳勋离世。
他走后,林黛的房间终于被打开。
他们的契女冯宝宝进入后,掩面抽泣:“还是老样子啊……”
原来,这些年来,龙绳勋一直悉心照料这个房间,努力让它维持林黛去世前的模样。
他是真的爱林黛。
但当年的他们都太年轻,还没来得及学会珍惜,林黛就用死终结了自己,也终结了龙绳勋的幸福。
他们本可以相伴到老。
然而,林黛内心的空洞不允许。
她终究太恐惧,恐惧于他人的评价,恐惧于被抛弃,哪怕荣耀加身,也无法克服低到尘埃的心态。
她的一生,活成了一个繁华的惩罚。
于己,是内外煎熬的凌迟。
于世人,是短暂遗憾。
于深爱她的人,是一生不灭的叹息。
作者:有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