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漏油”当事双方达成和解!经典维权复盘!
据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6日晚间消息,哭诉维权的西安奔驰女车主W女士(化名),和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
记者从西安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涉事车辆有关质量问题已进入鉴定程序,该事件涉及的涉嫌违法违规问题,仍将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当事双方已达成和解
16日晚, W女士(化名)和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
和解协议内容有啥?
据澎湃新闻报道,双方和解协议的主要内容对应了女车主此前提出的8条诉求:
1、更换同款的奔驰新车,但依旧是以贷款的方式购买;
2、对该车主此前支付的1万余元“金融服务费”全额退款;
3、奔驰方面主动提出,邀请该车主参观奔驰位于德国的工厂和流水线等,了解相关流程。
4、赠送该车主十年“一对一”的VIP服务;
5、为女车主补办生日(农历),费用由对方全额支付。
4月16日晚,在央视、澎湃新闻等媒体见证下,奔驰公司、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与“奔驰车主维权事件”当事人王倩再次进行沟通。王倩和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
王倩表示,在整个事件中,她只是导火索。自己较真只是为了对方能讲道理。无论是大公司,还是一个个人,大家都有追求平等对话的权利。今天达成的和解结果不在她的预料之中。
她说,“(当时)我为什么要坐到车顶上去?我想找个……给我解释清楚就好了。”“现在,我觉得它给我解释清楚了,所以,我是满意的。包括他们的态度也是好的。”
在协商现场,奔驰方面相关负责人再次向王倩道歉,并表示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王倩表示,在看过奔驰方面的检测报告、相关认证等纸质材料和4S店等的相关视频后,她相信涉事车辆不是问题车或改装车。而奔驰方面邀请她参观德国工厂、补办生日会,表示出了一定的人文关怀。
奔驰方面:相关经销商暂停资质
认证为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官方的账号@商业周刊中文版单方面透露:昨天的上海车展上,戴姆勒高管向中国车主表示道歉,相关经销商已经被暂停资质,并可能是永久的。
若这则内容属实,这也是事件以来第二位戴姆勒奔驰高管发声道歉。昨天,奔驰中国CEO已经道歉,并称“如果我是一个客户,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要求的肯定也不仅仅只是更换发动机。”
16日下午,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再次就西安女车主哭诉维权事件称:已经与西安车主进行沟通,协调其与相关授权经销商达成了谅解共识。并为此事再次向客户诚挚道歉。
奔驰方面称,已协调该车主与相关授权经销商达成了谅解共识。公司一直在全面积极配合相关机构的调查工作,同时将对相关经销商采取如下措施:
1. 将对相关经销商的经营合规性展开调查。结果明确前,该授权店的销售运营将暂停,立即执行;
2. 如调查结果显示相关经销商的销售行为存在不合法不合规的经营行为,其销售运营授权将被终止;
3. 将立即启动针对经销商网络的第三方合规审计,进一步确保经营合法合规,并以此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流程;
4. 依照相关法规:汽车厂商不得干预经销商自主经营范围内的活动。尽管如此,过去数年内,公司一直在各种场合,以书面及口头的形式向经销商伙伴强调合法合规的经营准则及品牌秉承的服务水准。该公司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沟通,并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采取相关措施确保消费者权益。
奔驰方面称,相关经销商的行为辜负了客户、广大消费者及我们自身对品牌体验的期许,对此我们非常失望。我们也将以此为教训,积极提升服务水准、完善客户体验。我们再次对此事给公众及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诚挚道歉。
市场监管:涉事车辆已进入鉴定程序
此外,记者从西安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涉事车辆有关质量问题已进入鉴定程序,该事件涉及的涉嫌违法违规问题,仍将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根据省市部署,将继续开展汽车销售市场经营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依法依规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西安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事件”回顾
● 近日,一名女车主W女士表示她在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购买了一辆60多万元人民币的奔驰车。新车还未开出4S店,就发现车辆发动机存在漏油问题。于是,她坐在车子引擎盖上哭诉维权,并质疑店方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取“金融服务费”。
● 12日上午,媒体从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获悉,该局已介入调查。
● 12日晚,事件女车主现身,复盘了提车以来与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之间发生的纠葛。西部网报道称,女车主否认与西安利之星达成协议。
●13日凌晨,媒体从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获悉,涉事的奔驰轿车已被封存,该局将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车辆进行检测。
●13日晚,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发布致歉,并透露已派工作小组前往西安展开调查,将尽快与客户预约时间以直接沟通。同日,女车主表示,已向西安市市场监管局联合调查组递交资料,配合调查,继续维权。
●13日,女车主与奔驰方工作组在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沟通协商,最终不欢而散。
●14日凌晨,西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发布消息称,市场监管部门已对“利之星”立案调查,责成尽快退车退款。
●同日,女车主称,“付完首付款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奔驰金融,还被迫交纳服务费1.5万,对方还要求把钱转至一个私人账户,并且没有发票。”对此,梅赛德斯-奔驰发表称:不向经销商及客户收取任何金融服务手续费。
● 15日,据新京报报道,记者致电陕西税务12366客服电话,工作人员称,税务部门密切关注西安利之星奔驰事件,正在积极核实调查西安利之星是否存在偷漏税或涉税违法行为。
● 同日,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副局长刘林表示,该局成立专门执法小组进入奔驰4S店,如果检查当中发现有违法违规的行为,将依法进行严厉查处。
●15日,媒体从中国银保监会处获悉,中国银保监会已要求北京银保监局对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是否存在通过经销商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等问题开展调查。
●16日,央视记者从西安市场监管部门成立的专案组了解到,西安市税务部门已介入此事调查。调查组已约谈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工作小组。
●16日下午,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发布称,将对相关经销商的经营合规性展开调查。结果明确前,立即暂停该授权店的销售运营。
●同日,央广网记者从银保监会了解到,中国银保监会已要求北京银保监局对奔驰汽车金融公司展开调查,调查正在进行中。
●16日晚,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女车主和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已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涉事车辆有关质量问题已进入鉴定程序,该事件涉及的涉嫌违法违规问题,仍将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处理。
● 同日晚间,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发布媒体,对客户的不愉快体验表示歉意。并称已取得客户谅解并达成共识,此事圆满解决。
23岁女子醉驾玛莎拉蒂追尾宝马致2死4伤!如何定罪?
7月3日,河南商丘
23岁女子谭某醉驾玛萨拉蒂
途中追尾撞击一辆
等待信号灯的宝马轿车
宝马车被撞出数十米
瞬间燃烧成火球!
可怜宝马车内人员
根本来不及逃出......
目前已致宝马车内2人死亡、1人受伤
肇事车内,有3人受伤
据悉,当晚10点左右
在事故尚未发生时
这辆玛莎拉蒂已与多辆轿车发生剐蹭
群众迅速将肇事的玛莎拉蒂围堵
但该车女司机谭某
强行撞开一条路继续逃逸
周围目击群众惊呼:
“起来!小孩儿都起来,离远点!”
“这女的喝多了!”
经检测,驾驶人谭某血液酒精含量167.66mg/100ml。据相关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即认定为醉酒驾车。
昨晚(7月4日)20:46
永城警方发布最新通报:
7月4日,公安机关以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对谭某、张某、刘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将依法处置,案件侦办结果适时向社会公布。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
谭某等涉嫌构成的
并不是普通的交通肇事罪
而是更加严厉的危害公共安全罪
我国刑法目前对此罪的
最高惩罚可是死刑!
交通肇事罪和危害公共罪有什么界限?
摘自法律博主@罗召均律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指导意见》规定,行为人明知自己的醉驾行为将会危害公共安全、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却枉顾这一客观事实的,说明行为人在主观上就已经具备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如造成重大伤亡的,应该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根据《刑法》第115条的规定,犯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案中,谭某等人在酒后驾驶汽车冲撞车辆,致人死亡,并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的,应该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事故发生后,如何赔偿?
摘自法律博主@林丽鸿律师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同车人、一同饮酒人承担何责?
摘自法律博主@易辩欧阳一鹏律师
同桌饮酒或醉酒同乘人员有如下行为,也构成危险驾驶或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一是在饮酒过程中,行为人明知驾驶员必须驾车出行,仍极力劝酒或胁迫、刺激其饮酒,且饮酒后不给其找代驾的行为。
二是行为人明知驾驶员饮酒,教唆、胁迫或命令驾驶员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
三是车辆所有人明知借车人已经醉酒且要求驾驶机动车时,仍将车辆出借给借用人的行为。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先来一组动图
看看酒驾到底有多可怕!
由于酒精的麻痹作用,喝酒之后人会变得 行动笨拙、反应迟钝、操作能力降低 ,统计表明,驾驶员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 15倍 。
喝完酒后多久开车才不会是酒驾?
实验结果来了!
夏天来了,很多人都喜欢吃烧烤喝点酒。那么喝完酒,到底多久可以开车呢?
近日,江苏交管部门就进行了一次酒精测试,来看实验结果。
实验从晚上8点开始,9名志愿者按照自己的酒量开怀畅饮。3小时后,经呼气式酒精测试仪检测:
▲白酒组的3名测试者在分别喝了350ml、550ml、400ml白酒之后,测试结果分别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99mg、147mg、177mg;此时开车上路,已属醉酒驾驶。
▲红酒组的3名测试者在分别喝了1200ml、1600ml、1200ml红酒之后,测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分别为95mg、135mg、97mg;如果开车上路,也都是醉驾。
▲啤酒组的3名测试者在同样喝了6瓶啤酒以后,测出体内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分别为68mg、60mg和65mg,开车上路都将达到饮酒驾车标准。
该测试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喝酒量和测试出来的结果没有必然的关系。
酒局过去9个多小时后,重新进行测试的结果如下:
▲白酒组的3名志愿者,除了一位酒精全部代谢完毕以外,另外两位仍然超过醉驾标准,分别是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81毫克和93毫克;
▲啤酒组的3名志愿者测试结果全部为0;
▲红酒组有一名志愿者体内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为43毫克,如果驾驶机动车则属于饮酒驾驶。
以上测试表明,由于每个人的酒量不同以及对酒精的新陈代谢速度不一样,喝完酒之后,什么时候能够代谢完体内的酒精因人而异。
为此交警提醒
为保证安全
喝完酒尽量隔一天再开车
此外,饮酒后若明显感觉身体不适
说明酒精尚未完全分解
此时开车就有很大机率
出现酒驾的情况
醉驾害人害己
醉驾后肇事逃逸
简直拿生命当儿戏!
希望警方依法严惩肇事司机!
愿无辜的受害者安息……
“价值15万包裹被德邦误送旧衣回收厂”续:双方达成和解
就估价15万毕业包裹被德邦快递送至旧衣回收厂部分销毁一事,8月22日13时30分许,当事人李女士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22日中午,她已就理赔事宜与德邦快递达成和解协议,具体赔偿金额不便对外透露。她对德邦方面给出的理赔方案满意。
包裹内消失的护肤品、化妆品、U盘、汉服等物品怎么办?李女士表示自己将重新购置。
同日13时39分,德邦快递公关部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德邦与李女士方面达成和解协议一事属实,该公司将加强内部管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辽宁市民李女士的毕业包裹因德邦快递员个人工作疏忽,将其价值15万元左右的包裹误送至旧衣回收厂后,部分物品被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