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热门 > 新闻正文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

北大学子弑母案追问:吴谢宇如何用30多张身份证隐姓埋名三年?

4月21日,潜逃三年后,涉嫌弑母的北大学生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抓获。根据福州警方披露,当时吴谢宇身上携带了30多张身份证。

曾经的“完美学生”为何会成为弑母案的嫌疑犯,目前尚不得而知。我们或许可以先探讨的是,这些帮助吴谢宇隐藏身份的证件从何而来?谁在伪造、买卖身份证?网售身份证的产业链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管理漏洞?

4月27日,隐私护卫队调查发现,非法买卖身份证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甚至还有专门出售身份证的网站存在。在一家身份证网站首页,隐私护卫队看到,上百张按年龄、性别分类的证件照清晰可见,卖家称“300元一张,带磁能过机的”,“选好后可取得购买”。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1)

为进一步了解身份证买卖链条何以形成,隐私护卫队以“买卖身份证”为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进行高级检索,通过对30起判例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一产业链上,有制假者专门伪造身份证,有中间商发展下线介绍客户,还有民警、快递员、清洁工等参与其中,利用职务之便帮助。

隐私护卫队梳理发现,一张身份证最低50元可购,最高一张5万元。更有人凭借非法买来的身份证,先后乘坐飞机7次,入住酒店46次,还办了多张银行卡。

“你好,需要多大的,男生女生?”

网络买卖身份证早已形成产业链

鲜少有人知道,潜逃1380天,吴谢宇在国内留下怎样的活动轨迹,而从吴谢宇身上的30多张身份证,或许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吴谢宇是如何获取到这么多身份证的?

隐私护卫队调查发现,身份证买卖早已形成黑色产业链。网上出售的身份证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具有磁性的高仿身份证,另一种是具有磁性的真实身份证。

前者售价200到400元不等,需要用户证件照片等,用于更换新证上的人脸信息,后者售价在300到500元间,卖家可根据眼睛、发型、脸型等样貌特征与买家长得相似的身份证。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2)

隐私护卫队与卖家的聊天记录。

“你好,需要多大的,男生女生?”4月27日,隐私护卫队在网上了一名卖家。刚通过好友申请,对方迅速询问需求,随后发来一个云盘链接供隐私护卫队“选货”。该链接打开后,4个文件夹里共有400张身份证照片,每一张图片中除身份证号不能完整无法看到外,其他信息均可见。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3)

卖家发来的云盘链接。

据上述卖家介绍,这些身份证是老板低价收购而来,还有别人丢失的。“谁也不敢卖有问题的”,他称拿着这些身份证可以正常入住酒店。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4)

隐私护卫队与卖家的聊天记录。

隐私护卫队同时的另外两名卖家也以云盘链接的方式,分别发来了436张和609张身份证图片,它们往往按照性别、年龄、地区等分类建档。不光出售身份证,有卖家还称手上有“四件套”(含身份证、银行卡、网银盾、手机号码),售价1800元。

上百张证件照清晰可见 有网站明码标价一张身份证300元

近年来,随着平台监管的趋严,通过搜索身份证买卖等关键词,相关的结果已被屏蔽,但这并不意味着买卖身份证的产业链条就此消失匿迹。通过变换关键词或在一些更隐蔽的渠道上,仍可找到一些交易帖。

除了在社交媒体或电商平台上活跃,隐私护卫队调查发现,在买卖身份证的链条上,甚至发展出专门出售该服务的网站。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5)

身份证交易网站。

在一家自称真实二代身份证交易网上,明确写着“买卖身份证网站,货到付款,质量保证”。4月27日,隐私护卫队点开该网站的产品系列发现,有3张无任何打码处理的身份证件被晒出,其中两女一男,均来自浙江。

其官网介绍,系全国成立最早、影响力最强、访问量最大的综合性网站,亦出售银行卡,可供客户随意挑选。上述网站还称公司以产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思路为准则,为广大客户海量具有跨地区、不同性别、多种年龄层次的真实二代身份证。

在另一家身份证服务的网站上,隐私护卫队看到,近百张按照90后男女、80后男女、60,70后男女分类的身份证图片,清晰可见。网站方还直接明码标价,“300元一张,带磁能过机的,谢绝还价”。

对于这样的价格,网站方解释,“300元就是吃个宵夜,唱个KTV的事,300元能给你换来一个平安是值得的。”

选中“商品”后,据网站介绍,买家可直接添加客服购买,并且可选择到银行柜台汇款、网上银行转账以及手机话费充值等方式。待收到钱后,网站开始发货,可供客户选择的运输方式包括物流托运、快递运输以及送货上门。

截至隐私护卫队发稿前,上述两家网站仍可正常打开。

谁在买卖身份证?

有中介收购上万张身份证,涉案百万元

为进一步了解身份证买卖链条何以形成,4月27日,隐私护卫队以“买卖身份证”为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进行高级检索,共找到185个结果。隐私护卫队随机选取了30个判例作为样本分析,尝试梳理其中的核心问题。

从产业链的中下游看,谁在买卖居民身份证?

隐私护卫队发现,中间商是其中的购买主力。一些职业中介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大量非法买卖身份证。他们购买的渠道众多,有的甚至专门从小区保安、环卫工人等处收购他人遗失的身份证。

以2018年12月,江苏连云港市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为例,2015年以来被告人齐某通过“58同城”、“赶集网”等在互联网上发布买卖居民身份证、代理注册公司等信息,非法从身份不明的中介等机构购买居民身份证2000余张。2018年10月,广东饶平法院发布的一起案例显示,2017年6月-8月,被告人许某为牟利在广州火车站附近以每张50元的价格,先后向他人购买身份证800张。

除了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多位网络安全专家告诉隐私护卫队,为了拿到更多真实身份证,有贩卖证件的团伙会专门跑到偏远的地区集中收购。由于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较低,很多人轻易就交出自己的证件。

综合30起样本案例,涉案身份证数量最多的是2018年11月,四川高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经查,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被告人张某稳从另一被告张某成购买了约16532张身份证,共计支付近215万元。案发当天,公安机关从张某稳处查获的就有8049张,覆盖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大量购入身份证后,张某稳通过空间以每张230元的价格出售给买家,快到期的证件则以160-180元批量打包出售,共计8483张,平均每张赚取50元差价,非法获利42.4万余元。最终,因买卖身份证件罪,张某稳和张某成一审被判决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人民币10万元。

在长沙中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2016年3月至7月期间,被告人黄某银在广东深圳通过邮寄的方式从一个卖家那里购入了购入1万余张身份证。因情节严重,黄某银最后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半。

隐私护卫队注意到,这起案件共涉及19名被告。除了出售身份证外,部分涉案人员也贩卖“四件套”,售价约在1900元。其中一名被告郭某满还以每月2500元的工资聘请专人发货,并勾结顺丰快递员帮忙发送银行卡及套卡。

被大量收购的身份证用于哪里?

有人网购200多张身份证办千张电话卡

除了中间商外,隐私护卫队对该链条的下游买家进行分析发现,买家购买虚假身份证的理由尽管五花八门,但根本的目的在于逃避监管。有人是为了掩盖犯罪前科而假借他人身份“洗白”自己;有人是为了“隐身”从事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还有人是为了用他人身份证开办银行卡、购买手机卡、注册公司等牟利。

整个过程中,曾经丢过身份证或者身份信息被泄露的你和我,甚至逝者都可能成为被冒用身份的人。

去年,甘肃兰州西固区法院曾审理一起案件,被告人余某在卷入上千万的合同诈骗案后,为躲避公安机关侦查,伪造并购买了一张假证,上面显示自己的真实相片,但身份信息对应的却是已经去世的周某。

此外,湖北保康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披露,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被告邹某发利用网上购买来的230张身份证,一共开了753张移动电话卡、349张联通电话卡,用于出售牟利。

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专家蒋海锋告诉隐私护卫队,大量被收购的身份证还可能被用于冒充他人开银行卡。相当一部分“被代办”的银行卡被用于各类诈骗活动,也可能成为不法分子“洗钱”的工具。另有恶意注册团伙利用大量他人身份证,批量注册各类账户从事不法活动。

隐私护卫队还注意到,一些个人买家为掩盖犯罪前科方便入职,也会网购虚假证件。所涉判例中,有2人的犯案是因为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无法从事汽车运输工作,还有1人因此前容留他人吸毒被判处一年,为隐瞒犯罪前科而伪造了身份证和大型货车的驾驶证。最终,他们均被交警查出身份造假,并予以严惩。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购买居民身份证系犯罪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三款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张虚假的身份证可以做到多真?

有人持假证坐7次飞机,住酒店46次

透过30起判例的分析,隐私护卫队发现,在买卖身份证产业链条的上游,除了大量收购真实身份证外,还有人专门从事制贩身份证件工作,整个链条分工明确。

来自湖南双峰的贺某才是一名下岗职工,从2015年开始,在山东从事制贩假证的工作,后来因为同伙被抓,贺某才转而回到老家重操旧业。基于一台用于制贩假证的电脑、打印机、扫描机等工具,她以320元的价格制作了一张身份证,后经双峰县公安局鉴别,该身份证为假证件。

隐私护卫队注意到,在30起案例中,一共有3起涉及公安机关的内鬼。利用职务之便,他们为虚假的身份证披上真实的“外衣”。

来自湖北武穴市的周某曾是当地派出所的一名辅警,在中间人叶某的牵线搭桥下,下游的焦某负责物色“客户”,上游的周某则负责录入“客户”的照片,将其套在当地居民的户口信息上,以此通过为他人办理户口薄、身份证的方式,谋取高额利润。

和周某一样,四川阿坝州的民警李某恒也被判刑,原因是虚拟迁入虚假户籍并办理虚假身份证件43份。2014年5月,李某恒第一次为朋友雷某虚拟迁入户口并成功办理了名为“雷强”的虚假身份证件,从此深陷其中。

后来,他通过了从事虚假身份证买卖的李某治,两人一拍即合。李某治负责照片等基本信息,李某恒则将虚拟户口以 “军人复员、大学生毕业、购房”等名义迁入该县辖区,并办理相关虚假身份证件卖给李某治。

一张虚假的身份证可以多真?

对于陈某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是,一度畅通无阻。因有犯罪前科,陈某强在住酒店和办理银行贷款业务时经常受限。2014年10月,他办理了一张相片系本人,但身份信息显示为江西铜鼓县人员的身份证件。在民警余某的“加持”下,这张可在公安户籍系统网查询到相关信息的身份证,让陈某强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先后乘坐飞机7次,登记入住酒店46次,名下还办了多张银行卡。

令人吃惊的是,尝到甜头的陈某强竟成为中间商,帮助民警余某介绍客户,先后至少为12人办理了虚假身份证,每张收取3万—5万元。2017年4月26日,福州中院审结此案,陈某强被判处两年七个月。

不难发现,由个人或小作坊制贩的身份证大多只能做到高仿,难以验真,但有了公权力部门内鬼的配合,则可让网购的身份证以假成真。

打击身份证买卖难在哪里?

身份证管理存漏洞,个人主动出售证件限制难

“这个市场比你想象的更大。”一名曾在公安系统工作多年,专注网络黑产犯罪研究的专家告诉隐私护卫队,身份证买卖的链条很长也较为复杂,基于身份证(身份信息)背后隐藏的价值而产生的巨大黑市需求,要彻底打击整个产业链存在一定难度。

当前,实名制广泛应用于通讯、出行、网购、金融、快递等各行业,身份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钥匙”。为了躲避监管,网购的身份证成了不法分子伪装自己的工具。

在北师大刑科院暨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吴沈括看来,身份证买卖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身份证管理制度仍存漏洞,技术手段尚存不足。”

他对隐私护卫队表示,当前身份证遗失现象较为常见,由于身份挂失还未实现全网联动,二代身份证现有的芯片技术也无法支持一经挂失即可报废,这就使得丢失了的身份证在很多地方仍可继续使用。

如何遏制身份证灰色交易产业?

吴沈括认为,应加快身份证查验的技术含量,比如植入相关芯片,可实现身份证挂失后即触发失效的机制。同时加速建立身份证挂失信息共享机制,扩大身份证挂失信息的共享范围,覆盖至实名制所需要的各领域。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网络安全法律服务中心主任王琮玮律师则表示,目前公安机关部门已经实现与铁路、民航数据的对接。从发展来说,实现数据共享是预防与身份证信息有关的各项数据信息犯罪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也面临着技术与法律难题,比如需要考虑哪些数据可以共享,是否会涉及隐私问题。

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专家蒋海锋建议,要加强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技术反制和打击力度,特别是对互联网上贩卖公民身份证的信息,要及时发现并深度清理,对贩卖身份证团伙进行严厉打击。

此外,有网络安全专家向隐私护卫队表示,追溯产业链条上游,最初的一些真实身份证是个人自愿卖给贩证团伙的。如何限制个人主动出售的行为,堵住这一身份证买卖的渠道,包括早前已被大量收购的证件如何处理,亦值得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买卖身份证构成犯罪,出售个人身份证也是违法行为。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如果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

“个人法律意识淡薄,也不能成为免罚的事由或者逃避的借口。出售身份证将受到法律的惩罚。”王琮玮说。

携多张身份证潜逃1380天!北大学子弑母案嫌疑人吴谢宇被批捕

5月28日,南都记者从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获悉,2019年5月27日,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对“北大学子弑母案”犯罪嫌疑人吴谢宇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6)

4月21日,在潜逃1380天后,涉嫌弑母的北大学生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乘机时,被机场民警抓获,当时其身上携带30余张网购身份证,潜逃三年内一直在国内活动。4月26日上午,南都记者曾从福州市公安局获悉,21日在重庆落网的嫌疑人吴谢宇已经由重庆警方移交带回福州。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7)

南都记者此前报道,福州警方2016年3月3日发布悬赏通告,2016年2月14日,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一教师宿舍发现受害人谢天琴的尸体,作案时间为半年前的2015年7月11日。经侦查,其儿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

悬赏通报显示,吴谢宇出生于1994年,籍贯福建仙游县,身高1.80左右,体型偏瘦,常带眼镜。据披露,吴谢宇是北大经济学院学生,是2012年福州一中被北大提前录取的4名学生之一。

吴谢宇的舅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15年7月起,吴谢宇对亲戚称其要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交换生,母亲一同前往,先后向多位亲戚借款100余万。2015年8月,吴谢宇为母亲伪造了辞职书,向其就职学校辞职并获批。

2016年2月,吴谢宇的舅舅接到前者发来的短信,称将从美国波士顿返回国内后,于2月6日抵达莆田高铁站。当天,亲戚接站未果,且不上谢天琴,怀疑后者出事遂报案。警方随后在谢的住处发现其尸体被用塑料布层层包裹,并放入活性炭吸臭。

采写:南都记者 詹晨枫

真实弑母案改编的电视剧,比吴谢宇案更曲折

不久前,涉嫌杀害生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捕。

这起弑母案,也已经刷屏了一周。

三年前,吴谢宇亲手杀死母亲,又以母亲的名义向亲友借钱,随后办了三十多张假身份证,隐姓埋名辗转流亡。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8)

但这起案件之所以震惊了所有人,除了案情触目惊心外,还因为吴谢宇此前一直是开朗、勤奋、孝顺、聪明的人设,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不敢相信他会犯罪。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9)

一个如此“完美”的人,怎么会突然转性,干出这种泯灭人性的事?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北大学子杀死母亲?

此案背后的隐情,我们目前还无法得知。但今天我们可以先一块看看不久前播出的一部高分美剧,同样讲述了一桩“弑母惨案”——《恶行》。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10)

这是一部Hulu出品的诗选剧,改编自真实案件。

在2015年6月14日下午,美国密苏里州春田市的格林警局接到报案,对方怀疑邻居蒂蒂一家出事了。

因为报案者蕾茜在脸书上看到,蒂蒂突然发布了一条动态——“那个贱人死了!”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11)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蒂蒂被盗号了,纷纷在动态下评论。

但紧跟着,出现了这样一条评论——“我砍死了那头肥猪而且强奸了她可爱的女儿,她叫得超级大声,哈哈哈!”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12)

蕾茜感觉事情不对劲,立即前往蒂蒂家查看。

但是门窗紧闭,怎么敲门都无人应答,她只好报了警。

警方到达现场后,发现蒂蒂·布兰查德已被人砍死在自家床上,女儿吉普茜不知去向。

然而根据蕾茜等人所说,吉普茜身患癫痫、瘫痪、肌肉萎缩等多种疾病,完全没有自理能力。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13)

没有母亲的照顾,吉普茜一个人能去哪呢?又是什么人,犯下了如此残忍的罪行?

事情还要从七年前开始说起。

当时,单身妈妈蒂蒂带着女儿吉普茜,刚刚搬到这栋粉红色的房子里。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14)

在外人看来,蒂蒂是标准的模范妈妈。

女儿吉普茜因为身患多种病症,需要24小时贴身照顾。

她行动要靠轮椅,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15)

吃饭要靠胃管,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16)

睡觉还得戴上呼吸器,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17)

心智也一直停留在小孩子的状态。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18)

这样的孩子摊在别人身上,说不准就会被抛弃。

可蒂蒂不仅没有丝毫怨言,还尽职尽责地当起全职妈妈,把吉普茜照顾得无微不至。

她每天要把女儿从轮椅上抱下来,帮她洗澡;要把食物放进破壁机,弄成流质打进女儿的胃管;还要给女儿理发、剪指甲,晚上再哄女儿睡觉……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19)

长时间下来,蒂蒂身心俱疲,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暇打理。

但每当别人对她表示出怜悯态度时,她总会说——“成为吉普茜的妈妈,是我做过唯一正确的事。”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20)

而在她的照料下,吉普茜长成了一个乐观的女孩。即使饱受病痛折磨,她也能用开朗的笑容面对每一个人。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21)

这对母女的故事,很快传播开来。

许多人在了解吉普茜的经历后受到鼓舞,重燃了生活的信心。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22)

因此,母女俩收到了不少陌生人的捐赠。就连她们现在居住的房子,也是由慈善机构捐赠的。

此外,她们还经常受到电视节目的采访,大大小小的奖项也得过不少。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23)

那么又回到了开头的那个问题——到底是谁,会杀死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掳走她可怜的女儿呢?

惨案发生后,警方通过追踪脸书账号的IP地址,很快找到了凶手所在——在那里,他们发现了失踪的吉普茜和她的男友。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24)

幸运的是,吉普茜并未受到任何伤害,健康状况良好。

但同时,警方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吉普茜根本就没有生病!

她能跑能跳、能吞咽进食,甚至还长出了一些头发。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25)

她的智商也很正常,完全不是人们所说的“只有小孩子的心智”。

这又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真相让人毛骨悚然——原来,这一切都是蒂蒂逼女儿设下的骗局。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26)

在吉普茜三个月大时,蒂蒂就认为女儿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虽然在医生的多次检测下并未发现问题,但她还是执意认为,女儿的染色体缺陷会造成这一疾病。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27)

蒂蒂与吉普茜本人

此后,每隔一段时间,蒂蒂都会给女儿想出一个新病,带她看新的医生,逼她吃新的药。

为了不穿帮,她甚至专门去学了护理,把学会的医学名词通通套用在女儿身上。

就这样,吉普茜的“病”越来越多,直到坐上轮椅,被母亲剃光头发,变成现在这番模样。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28)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疑惑,难道吉普茜不知道自己没病吗?

童年的吉普茜确实不知道。她也从没想过要去质疑母亲,只知道自己能吃饭也能走路。

但当她逐渐长大,才开始意识到不对劲。

比如,母亲告诉她,她对糖分过敏,一旦摄入糖分就会休克。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29)

蒂蒂吓唬吉普茜

但吉普茜有次忍不住偷吃了一块蛋糕,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出现过敏的症状。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30)

又比如,吉普茜明明出生于1991年,母亲却非说她出生于1995年。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31)

后来,当母亲警告接近她的异性时,又说她今年14岁(实际上已经20岁了)……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32)

这一系列的言行不一,让吉普茜渐渐不再信任母亲。

到后来,蒂蒂不仅以疾病为由,变相虐待吉普茜,还变本加厉地监视、控制女儿的生活。

邻居来家里串门,给吉普茜化妆,蒂蒂会一脸担心地在门外偷听;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33)

邻居走后,蒂蒂便以“你还太小,不该化这么浓的妆”为由,要求她洗掉妆容。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34)

儿童福利部的人来家访,蒂蒂就给女儿喂安眠药,好让对方认为吉普茜是“智力低下”。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35)

当蒂蒂发现女儿偷偷用电脑上网后,她更是直接用榔头把电脑砸碎。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36)

这一切,吉普茜根本无力抗拒。

在母亲的掌控下,她每天都活得既彷徨又无助。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37)

随着吉普茜渐渐长大,她对爱情也产生了向往。

但可想而知,蒂蒂是不会让任何人和女儿走太近的。

当吉普茜在漫展上结识异性时,蒂蒂直接带走了她;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38)

当她发现吉普茜偷偷交往了男友时,直接把女儿绑在了床上。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39)

正是因此,吉普茜才会忍无可忍,最终指使男友杀死了母亲。

值得一提的是,案发后脸书上的内容,是吉普茜要求男友发布的,因为她认为“不能就这样丢下母亲”。这与吴谢宇在案发后几个月主动发短信给舅舅,导致尸体被发现倒是有些异曲同工。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40)

在剧中,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蒂蒂患有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41)

这种心理疾病,是指护理者故意夸大或捏造受护理者的生理、心理、行为或精神问题,甚至促成疾病的发生。

也就是说,患有这种疾病的母亲或照顾者,为了凸显自己对子女或被照顾者的疼爱,享受被依赖的感觉,会虚构被照顾者有生理疾病,甚至不惜致其生病,乃至死亡。

之前,我和大家聊过的美剧《利器》,以及电影《路易·德拉克斯的第九条命》,都曾提到过这种疾病。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42)

《利器》

而在《恶行》中,蒂蒂从未意识到有病的其实是自己,还不断对女儿提出质疑——“我拥有的一切都给了你,你怎么就不知足?”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43)

这样的台词,是不是听着很耳熟?

虽然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不是常见的疾病,表现出来的案例也很极端,但那种“需要被依赖”的心理以及病态的控制欲,在生活中却并不罕见。

许多家长自以为为孩子付出了全部,做的所有事都是为孩子好,却从来都没想过,这些真的是孩子需要或是想要的吗?

吉普茜自己也表示:“医生们都觉得她非常关心我,我觉得如果她女儿真的是个病人的话,她肯定会是个完美的妈妈。但是我没有生病,这其中的区别很大很大。”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44)

吉普茜与蒂蒂原型

诚然,每桩惨案的背后可能都有不为人知的隐情。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前,我们也不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一味地指责罪犯。

但不论有何苦衷,杀人即是重罪。

在剧中,吉普茜在受审时承认犯下二级谋杀,被判最低刑期十年。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究竟怎么回事?“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将择期宣判具体情况(图45)

在现实中,吉普茜的故事同样是彻头彻尾的悲剧。这样的结局,不是从她立志弑母那一刻才决定的,而是她从小在母亲畸形的爱中受尽折磨时,就已经注定了。

虽然父母这项“职业”不需要经过考试就能上岗,但像剧中这样的惨案,却再次向我们警示了健康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重要。

为人父母,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会有的人生经历,但是真正做好却殊为不易。以前我们总觉得,做父母是要教育孩子不犯错误,现在想来,做父母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做出正确的事。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