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小长假期间,一则疑似流传在社交媒体,引起了轰然。该文表示,从1月4日开始(包括4日)影城不得排映影片《晴雅集》和《沐浴之王》曾有媒体致电了两部的制作方,均得到了不清楚该文的回应。
据猫眼票房统计,在元旦期间,全国总票房突破12.82亿,其中《晴雅集》在该档期获得0.71亿票房,累计票房4.4亿。上线24天的《沐浴之王》同样拿到了票房超过4亿的成绩。
本来,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次自导自演的营销事件,结果到了1月4日上午,两部影片均撤出了排片!
据网友推测,两部影片下架的原因或与涉嫌抄袭、侵权相关!
郭敬明执导的《晴雅集》剧本改编自奇幻文学作家梦枕貘的小说《阴阳师》从表面上看并没有侵权和抄袭。
但是,该片奇幻场景与CG特效,有影迷认为与漫威《奇异博士》有雷同之处,甚至在阵法上的图样也神似动漫《火影忍者》中的“血轮眼”
还有人认为郭敬明因抄袭行为被列入“劣迹艺人”名单,毕竟在《晴雅集》上演之前,他遭受到了100多位作家、等人的联合抵制。最终,他向《圈里圈外》的庄羽女士进行了道歉,已经迟到15年,让人唏嘘。
韩国内容创作集团望月人公司表示《沐浴之王》原本是和万达影视共同制作,但在2019年10月,万达方面突然表示由于公司内部原因无法继续进行最终投资制作合约的签署。
而导演易小星将其改编的本土化剧本,将片名《沐浴之神》改为《沐浴之王》并强行于12月11日在中国上映。
易小星曾在社交媒体发文辟谣,表示自己的在内容、情节、人物上都与韩国版《沐浴之神》毫无关系,同时也注册了版权登记,并愿意奉陪任何法律上的行动,谢绝碰瓷,但不参与口水仗。
有影迷表示,除侵权风波外,《沐浴之王》还涉嫌违反1个月窗口期的潜规则,上线不足1个月,便在平台上发布。
编剧汪海林表示,《晴雅集》的制作成本约在3亿-4亿,票房需要10亿以上才能回本。如果他说的是真的,目前票房肯定是赔本赚不到吆喝。
在此前,《晴雅集》片方发布的幕后制作特辑中,郭敬明表示,演员赵又廷的每套戏服,都采用了民间刺绣工艺,需要耗费长达二十天的人工时间来制作。而为了达到更好的光泽感和透气度,邓伦饰的皮衣也是全真皮的制作,并且还有特制的皮甲刺绣。一把道具弓的造价甚至高达70万元,在服化道上《晴雅集》投入可谓巨大。
与此同时,《晴雅集》的下一部作品《泷夜曲》是否会受到影响,还未得知。
而《沐浴之王》虽然用不高明的笑点和喜剧套路的方式呈现,但赶上一个好档期,一周内吸金无数。接着,投资几亿美元拍摄的《神奇女侠》意外哑火,而《紧急救援》也不能构成巨大威胁,所以四亿多票房,应该没少赚钱。
目前,《沐浴之王》目前在、爱奇艺和优酷平台均可进行付费点播,并不存在全网下架的情况。而且四亿票房已经是极限了,就算院线下架,也无所谓。就是不知道抄袭风波,会不会影响到以后。
一名接近郭敬明和叫兽易小星的投资方的业内人士直言:“郭敬明和易小星在如何把文字形象为视觉形象上,完全是一脑子浆糊。这是被资本绑架的结果,有一些资本要利用他们的流量、热度、IP,拼命去包装他们,从而赚快钱。”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郭敬明已经有15部作品,累计票房近26亿元。而叫兽易小星两部作品,就已经七亿多票房,这个数据是惊人的,也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沐浴
在古代,如遇重大事件或节日,人们要“沐浴更衣”,以示尊敬,那么“沐浴”又是从何而来呢?“沐浴”即洗澡,现代口语很少说“沐浴”的,但是它却是古代常用之词。“沐”,濯发也――《说啥》,指洗头,亦即洗发;“浴”则指洗身了。古代皇帝祭天拜祖、僧人诵经念佛之前,先要沐浴是个定俗,表示心洁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