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热门 > 新闻正文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

2020中国(成都)国际茶业博览会吸引成都市民观展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1)

市民在博览会上品茶。 安源 摄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2)

市民在博览会上品茶。 安源 摄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3)

博览会现场。 安源 摄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4)

参展商在博览会上展出的茶叶。 安源 摄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5)

博览会上篆香体验活动。 安源 摄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6)

参观插花展览。 安源 摄

10月30日,成都市民参观2020中国(成都)国际茶业博览会。此次博览会规模35000平方米,共3个展馆,4个连接厅,由品牌茶叶、茶器与文创、国际茶文化、活动区域等版块组成。来自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安徽、广东、福建、台湾等地30多个名茶主产区(市州、区县),以及800余个茶叶茶具品牌、3万余种涉茶商品参展;并举办20多场高品质的茶事及文化艺术活动。

清末成都老照片:生活安逸,街头有卖彩票店铺

这一组记录清末成都城市面貌的老照片,由美国人张伯林拍摄于1909年4月。另外,本文参考傅崇矩于1909年完成的《成都通览》一书,图文结合,局部还原清末成都的社会生活。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7)

清末成都东大街店铺林立。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8)

成都鸟瞰图。

傅崇矩的个人经历也能反映成都的社会状况:1900年创办成都第一家公众阅览室;创办《算学报》、《启蒙通俗报》、《通俗画报》,成为省城报刊界“权威人士”;1905年开店卖彩票,几乎倾家荡产;1906年开厂子造黄包车,又赔钱;1908年从日本带回电影放映机,在图书局放电影每人收费2角。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9)

成都热闹的大街,道路很干净,街上有“分售彩票处”。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10)

成都市民的私家庭院。

傅崇矩介绍,清朝根本没有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他对该城的人口构成作了详细分析:湖广占25%、山东占5%、陕西占10%、云贵占15%、江西占15%、安徽占5%、江浙占10%、广东广西占10%、福建山西甘肃占5%。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11)

成都的街景。

《成都通览》记录了当时成都地区1328种川味菜肴,如“陈麻婆豆腐”、“椿芽白肉”、“回锅肉”、“宫保鸡丁”等等。但里面却没有现在流行的鱼香味菜,说明鱼香味菜是1909年以后才出现的。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12)

成都城内的粪便运往城外。

清末成都有30万人,《成都通览》记载为人“装水烟”的从业者竟达1200多人,可见烟客之多。书中还记载那时成都有茶馆454家,理发店有619家,收荒匠714家。避虼蚤、避臭虫、逮耗子等,都是有专人从事的行业。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13)

成都老皇城附近的街景。

成都市民口头常说的方言,有“打胡乱说、帮硬、乡坝头、撇京腔、昨前两年、扯些壳子、买相因、摆龙门阵、耳巴子、划得着、收荒、毛了”等等。成都的朋友们,这些词汇,今天还在使用吗?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14)

站在成都城墙上俯视城外的乡村。

傅崇矩记下了成都街头常有的诈骗手段“闷烟”,即陌生人主动攀老乡说同路搭讪混熟,使得带有钱财的人放松警惕,递上闷烟昏睡不止,趁机盗取钱财逃跑。类似的诈骗技法,21世纪还有的吧?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15)

成都郊区的乡村风光。成都平原土壤肥沃,庄稼长势良好。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16)

成都的满城。

满城位于成都老城区西部,是清廷为八旗兵及其家属专门修建的“城中城”,满汉之间被隔离开。清末时期破落的旗人子弟开始偷偷出城,想办法谋生;城外的汉族人也可以偷入满城之内,做旗人的生意。

成都的公共空间亮 市民看得见感受得到

暖阳微醺,青羊区金沙滨河公园里推着婴儿车散步的、下棋的、坐在椅子上聊天的人多起来,凉亭里坐坐,带着孩子喂喂水池里的小鱼,大家都趁着好天气晒太阳,尽情享受着这通透敞亮的生态空间;而在天府新区东林寺北巷公园,将玩、休闲体验与审美感知融合在这个生态空间中,充分体现了“两拆一增”过程中“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的价值回归。

记者了解到,随着“两拆一增”工作的深入推进,成都越来越多这样让市民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公共空间亮了出来,“家在公园里 人在风景中”的宜居城市品质让社会的认同感整体提升的同时,居民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格局也正在慢慢形成。

青羊区金沙滨河公园

休闲体验与审美感知相融合

植入金沙文化和熊猫元素

从青羊区同怡路或者蜀辉路沿着摸底河一路走来,越来越多的绿色惊喜展现在眼前,从河边小路可直接进入到金沙滨河公园,“河边的绿化修剪了,这边实体围墙也打开了,路面也扩宽了,比以前更方便了。”这是家住金沙国际的柳女士近来感受到的变化。

清晨,傍晚,蜿蜒的跑道迎来健身的人们;暖阳下,大片的绿地吸引着周边的居民到这儿散步休憩,儿童在大人带领下奔跑嬉戏,四处各种不同的熊猫造型和憨态,成为大家“打卡”的网红地;游客们则专注研究路边遮阳亭上的金沙图腾和地上的金沙文化元素;按照落叶与非落叶乔木结合的季象要求,凸显“四季见花、花重锦官”的观赏性需要,更加注重通透性、开敞性和生态性。两个相连的绿地满足金沙片区10多万居民对绿地的想象,对生态空间的渴求。

因为毗邻金沙遗址公园、熊猫绿道,金沙滨河公园还通盘考虑了绿色廊道和宜居水岸等,打造亲水景观,规划雨水花园,呈现出枯水季与雨季不同的景观效果和净化效果,“亲水和儿童乐园,让孩子们很喜欢。”然而,儿童乐园、金韵亭和菁云桥等设施,原本在初步设计之初,是没有考虑到的,“在打造前,我们广泛征求了居民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亭子和桥,还保留了河边耸立的10多棵大白杨。”市民的参与,让金沙滨河公园的绿色更加丰满和持久,“正因为有了居民的参与,他们才更喜欢这里,才更爱护这里。”青羊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

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怎么回事?成都市民街头卖雪时间过程详解(图17)

东林寺北巷公园增添了消防元素

东林寺北巷公园

消防元素寓教于乐

通透空间回归生态价值

“这个消防公园建得好,大家来休闲还可以了解更多的消防知识。小朋友们可以从小了解消防知识,了解消防是做什么的。”成都市民蒋承英带着孩子来到公园,体验过“消防”主题和元素之后说。

从消防器械的发展史,到19届世警会的LOGO铜雕;从趣味消防常识小转盘,到可亲身体会的消防爬爬梯,在天府新区东林寺北巷公园,一切可观可触的东西,都添加上了消防元素,并实现了“学、玩、感知、运动”四个功能分区。

A区的精神堡垒《较量》雕塑采用写意手法体现了水与火的搏斗;樱花广场的《生命之门》雕塑群,再现了消防队员应急救援、为民服务、执勤训练的场景,象征消防队伍与群众贴得最近、最紧;消防大事记、趣味知识墙等景观则在潜移默化中为游客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在儿童游乐园区,设置消防常识小转盘等互动游戏,用生动活泼的手段普及消防知识,让儿童在寓教于乐中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在D区的富氧康体广场,则为市民健康身心良好的运动空间,充分体现了“两拆一增”中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价值回归。

据悉,这座消防主题公园历时4个月打造,其中的一草一木一景,都充分融入了消防安全主题,是集休闲、娱乐、应急避难、消防文化展示和消防知识普及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不仅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寓教于乐,互动体验的消防宣传新阵地。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