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新学院首届毕业典礼仪式在西雅图举行(附学生毕业视频)
美国当地时间2018年12月9日,全球创新学院(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Institute,简称GIX)首届学生毕业典礼仪式在西雅图GIX大楼隆重举行。这是一个值得载入历史的里程碑式的时刻。来自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的37名学生经过15-27个月的培养和学习,有的将获得华盛顿大学技术创新理学硕士学位(MSTI),有的将获得清华大学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工学硕士(MSEDSIT)和华盛顿大学的MSTI学位双学位。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华盛顿大学校长安娜·玛丽·科斯(Ana Mari Cauce),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等出席仪式。
毕业典礼仪式现场
会场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今天的主角——2016级和2017级GIX学生的照片,同学们一起重温在GIX难忘的学习体验和青春记忆。毕业典礼仪式庄重而温馨,伴着轻柔的现场演奏的音乐,身着学位盛装的师生在观礼宾朋的注视下依次列队入场。华盛顿大学副校长维克拉姆·詹德雅拉(Vikram Jandhyala)主持仪式。
邱勇校长代表学校向GIX首届毕业生表示最诚挚的祝贺,并对所有参与和见证GIX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大家的远见、承诺和共同努力使今天成为可能”。
邱勇表示,全球创新学院是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基于对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共同信念,合作发起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探索。GIX是清华大学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也是中国大学在美国的第一个实体机构,是清华大学国际合作的一项重大突破。
邱勇说,西雅图是一座创新的城市,第一批学生的顺利毕业标志着GIX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GIX体现了一种崭新的视野,GIX的成功实践表明,创新需要合作,合作是创新的基础。邱勇最后表示,创新的空间如太平洋一样广阔,在广阔的创新海洋里,我们需要携手前行。
科斯校长致辞
科斯校长表示,“今天用一个罕见和特殊的机会来纪念这个历史将铭记的日子”,她代表华盛顿大学祝贺GIX的每一个人,并感谢他们为实现这一天所做的不可思议的工作。“你们展现了GIX特有的探索、合作和冒险精神”。科斯赞扬了GIX学生出色的工作、应对挑战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合作精神。她说,GIX首批毕业生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后来者树立了标杆。“感谢你们在这条道路上投入的时间和才智,我们很难找到更好的旗手了。”
史密斯致辞
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称赞GIX第一批毕业生是独一无二的先驱者,“因为你们是第一个,做第一个不容易。”他说,对于清华大学和华盛顿大学来说,今天也是由邱勇和科斯两位伟大的校长促成的一个里程碑的时刻。GIX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使教育成为一种更具协作性的形式,并且与企业、以及世界上其他创新机构合作互动,在各个机构、各个国家之间开展高等教育合作,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开创性的一步,将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里程碑”。他祝愿毕业生继续发扬在这里所创造的精神,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未来为世界作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赠送给全球创新学院的水杉树(摄于2017年9月)
全球创新学院由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联合创办,于美国当地时间2015年6月18日在西雅图正式启动,同年9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专程到西雅图看望学院工作人员,并赠送水杉,祝福两校友谊常青,祝愿全球创新学院茁壮成长。2016年9月23日,GIX首栋教研大楼在西雅图正式奠基,并于2017年9月14日落成启用。大楼配备最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设施,专门为GIX配置了设计工作室、创业孵化中心、电子原型实验室、演示空间以及西雅图地区其中一个最大和最全面的制造工坊。今天,首批毕业生从这栋神奇的大楼里走出。
颁发学业完成祝贺信
毕业典礼仪式上,清华大学GIX院长史元春代表双方师资团队赞扬了双学位同学们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学习精神,他们在短短两年多的学习中,几乎以“在西雅图无眠(Sleepless in Seattle)”的方式刻苦地完成了两个学位计划的课业和学术要求,在前一天顺利通过了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的答辩。她特别总结了TED(IT技术、创新管理、设计思维)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在人才能力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进一步弘扬GIX的创新精神,以创新成就自己。之后,史元春依次念出每个学生的名字,引领学生上台,由清华大学GIX副院长贾庆山和华盛顿大学GIX课程主管琳达·瓦格纳(Linda Wagner)为2016级学生颁发来自清华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学业完成祝贺信,华盛顿大学GIX首席技术官施韦塔克·帕特尔(Shwetak Patel)为2017级学生颁发华盛顿大学的学业完成祝贺信。
华盛顿大学嘉宾身着各自所毕业学校的学位服,校长科斯(左三)因获得清华名誉博士学位而身着清华博士学位服
GIX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其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且背景多元的优势,创建出高效的跨学科团队,利用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互联设备、物联网、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机器人,以及区块链技术等——来解决地区性和全球性的挑战。GIX学生在校期间展现出活跃的创新思维和卓越的拼搏精神。在国际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创业大赛、XPRIZE女性安全主题国际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GIX创新大赛等众多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取得了10多项国际和中国技术发明专利。
邱勇校长与GIX清华大学师资团队在GIX大楼的清华厅合影
首批毕业生部分回国工作,就职于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 部分将留美工作,加入安永、丰元创投、百度(美国)等公司就职;还有些学生选择毕业后在其学生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创业。“不管你去哪儿,希望你们继续和GIX保持联络,希望你在GIX收获的友谊能够一直长存,伴你成长、伴你成功。”清华大学GIX院长史元春动情地说。
2016级学生张蓉认为GIX带给她前所未有的体验,许多事情需要自发地去提议和实现,让大家有极强的主动性去创造机会和定义机会,比如可以自主选题,参与一系列项目横跨完全不同的知识领域,同时要求自己快速学习并应用等。何芃认为GIX带给他最重要的是眼界的开拓与提升。中美两国的学习经历,使他能够站在不同国家、市场、技术水平、文化差异的立场,看待不同的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与华盛顿大学校长科斯击掌庆祝GIX启动(摄于2015年6月)
GIX以创新型项目驱动的培养方式为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配置高校、工业界优秀项目导师,协调项目实训与课程建设的融合方法,搭建科研与教学一体化的项目实践平台。每位研究生将经历“自拟创新项目”、“大型技术企业项目”以及“初创技术驱动型公司项目”三种不同项目驱动的培养环节,以项目带动知识学习的目的,结合完善的教学体系,提升了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在培养环节中,突出对学生展示(Presentation)、论文(Paper)、专利(Patent)、奖励(Prize)、项目(Project)等“5P”能力的培养。
全球创新学院首届学生毕业视频
全球创新学院不仅搭建起中美、东西之间的交流桥梁,更重要的是推进技术创新领域的教育革新,为人类科技进步和发展人才支撑。目前,洛桑联邦理工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印度科学理工学院、韩国科学技术院、台湾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蒙特雷科技大学及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8个学术机构成为全球创新学院的学术合作伙伴,来自中国和美国等15个商业机构给予大力支持,他们将与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等3家创始成员一起,携手共创全球创新学院的美好未来。
文字 | 淑霞 吕婷
图片 | 李派 淑霞 华盛顿大学
“四网通”首届电子竞技大赛(英雄联盟)完满结束
为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增强各部门员工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团队精神,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弘扬青春正能量,7月5日晚上7点30,八优动漫科技举办了“四网通”首届电子竞技大赛。
本次比赛进行三场刺激的英雄联盟5V5大战,有2支参赛队,分别的是吃虾队和冲锋队,共10名参赛队员。为了方便更多的员工感受和参与本次活动的精彩竞技,活动采取了线下比赛与线上直播(火山小视频——四网通)的方式进行。
精彩时刻准备开始,各队员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先与敌方展开了一场气场上的交战,友好握手。
一场精彩的游戏开战,怎么少得了游戏解说员,以及我们的主播和美女助理的协助,才能把精彩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比赛对抗过程中,队员们灵活的手指在键盘上风驰电掣、运指如飞,在动漫世界里,展开攻与守的较量,充分展现出勇敢与智慧的拼搏;在动漫世界之外,各团队分工有序,充分展示了队员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面貌,为了给自己的团队夺分,每名队员眼睛紧盯着显示屏,聚精会神地操作着,不敢有丝毫懈怠和失误。
为了更好的展现竞技效果,让在线的小伙伴们感受竞技的魅力,我们的技术人员运用四网通物联卡线上线下技术,投屏到大屏幕,百分百还原游戏画面同步到手机上。
首战中,大家一致看好的冲锋队,被吃虾队战下。中途休息时间,进行我们采访环节。各队成员分分发表,这一局的表现状态,做好相应的战术,为下一局的胜利做好充分的准备。
开局失利的冲锋队没有被吃虾队的气势给吓住,他们的背后是强大的支持妹子的粉丝队伍。于是乎在一阵呐喊助威声中,冲锋队扳回一局,正应了他们的口号“披荆斩棘向前冲,文韬武略样样行”。“吃虾吃虾我们要吃虾“这吃虾队能有机会吃虾吗?很显然,冲锋队不会那么轻易的让他那么容易得手,第三局决胜局,关键一局,冲锋队咬紧牙关不放松,再胜一局。
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最后以总比分2比1的成绩,冲锋队赢得胜利,此一役赢得漂亮。虽然吃虾队惜败,但也是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为两支队伍点赞。
比赛既然决出了结果,那么就应该有奖励,我们将举行龙虾大宴。吃虾队做为败方,他们将在队长的带领导下,将开启他们的洗虾和打扫餐后卫生之旅,而对于获胜组来讲,将在队长的带领下,由公司颁发的纪念品一份。
虽然本次比赛已经落下维幕,但希望所有参赛队员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奋勇直前,将我们这次比赛的团结作战精神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快乐生活,快乐工作。
精彩预告
“四网通”第二届电子竞技大赛——王者荣耀争霸赛
了解更多经常赛事
首届中法外科学院硕士研究生顺利通过毕业答辩
新闻·
近日,仁济医院中法外科学院第一届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会顺利举行。所有4名学员均通过此次答辩,获得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研究型分子生物硕士(Bio médecine)学位,并将继续申请攻读博士学位。
——————
由于疫情影响,本次答辩会采用在线答辩的形式。此次答辩由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 Gilles Prevost教授、 Jocelyn Ceraline教授、Strassels教授担任答辩专家。在答辩过程中,学员们围绕各自专业的研究领域,根据这两年时间内所学知识和实验室经历,用法语对各自的论文(实验报告)作了全面而精炼的阐述。几位法方专家对答辩学员的论文进行点评,对学员的论文写作和知识掌握情况做了全面检测,评分标准细致严谨,并就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答辩学员思维敏捷,对各位专家的问题从容应答,并用法语对提问进行回答,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
为保证首批学员的答辩顺利进行,医院人事处和国际交流办公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指导方案,探索和规范“云答辩”模式,与法方进行多次沟通和交流,为保证在线答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保障学生如期毕业了坚实保障。
▲第一届学员在线答辩现场
中法外科学院自2019年成立以来,借鉴了法国对第三阶段即专科医师培养的标准和实施条例,结合我国外科领域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融合中法外科专科医师的培养目标与标准,目标培养有国际视野、深入教学和研究的骨干师资队伍和外科专业人才。截至2020年11月,仁济医院中法外科学院已招录3届共18名学员。经过两年时间专业培训,第一届4名学员于近期顺利通过答辩;第二届10学员现已完成第一阶段硕士课程,进入第二阶段课程学习与实验室实习;第三届4名学员在阶段性法语课程学习后,均顺利通过入学面试,并将于近期注册开始硕士课程学习。
虽然突发的疫情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仁济医院将继续拓展国际培养新模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正常教学和培训,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探索临床与科研密切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