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的梦想,你能坚持多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你能牺牲到什么程度?
赵薇力荐的女性励志大片《指挥家》整出戏的主轴,其实就是勇于坚持理想,直到实现的一天。
以真人真事改编的,尤其是励志片,格外具有说服力。《指挥家》就是以纽约爱乐首位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里克的故事来改编,从一个不知道自己身世,被贫困家庭收养的孤女,虽然现实种种条件的不允许,但因自小热爱音乐,始终没放弃梦想,最后终于成为首位女指挥家的故事。
“你是否为天生的音乐家,绝对和性别无关。”这是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里克的一席话,而她也用尽一生证明所言非假。
在看这部之前,我一直不清楚原来要成为女指挥家是这么困难的事,就算在现代,还是没有看过女指挥家的音乐会。也因此原本以为这部片可能只是部爱情喜剧片,但看完之后才了解到那些为了两性平等而争取的女权运动先驱的辛苦与可贵,她们为了争取两性平权的牺牲,真的让人钦佩。
身为资源回收家庭的养女,从小热爱音乐的安东尼娅,苦涩的童年青春只能在养父捡回的旧钢琴,找到存在的热情。一生在贫困中挣扎的养母,只希望她能从事如打字小姐、售货员这类的工作。在她眼中,一心想朝音乐发展的安东尼娅,简直是位不切实际、不循规蹈矩的女孩。
一次担任演奏厅带位人员的经验,深受指挥家惊人气势撼动的安东尼娅,不再以钢琴家为满足,一心想成为交响乐团的指挥。只是在当时全是男性主导的乐坛,再有才华的女性都无法进入乐团,遑论担任指挥呢?没有家世背景,处在群雄环伺的她,如何打破以男性为主的音乐圣殿藩篱,一步步实践指挥家的梦想呢?
在资源全由男人掌控的时代,想在专业占一席之地,多少要靠男人的支持与施予。为了营生,安东尼娅只能到变装秀的地下酒吧担任伴奏,靠着优渥的小费支持家计,并向名师学习。
从一个贫穷女孩到站上柏林爱乐乐团的指挥台,她努力的过程即使在21世纪的现在都让人自叹弗如。除了贫穷之外更大的考验便是性别,两者都是她无法改变的事实。从中我们看到她如何靠钢琴找工作养活自己,如何自我推荐寻找名师教授钢琴,如何在所有人的讪笑与冷嘲热讽当中始终不改初衷,又如何毫不畏惧的离开生长的美国远赴德国柏林只为了寻找受正统音乐教育的机会。立定目标,清楚达成目标的途径,排除万难全力以赴,说来简单,但因为她的家境与性别却让一切变得比登天还难!
这是一部丰采十分的,一个非常有故事的女人,她撇开了性别之分,做为一个人想要自我实现,不管多少横逆阻挠,她竭尽毕生精カ,完成了向往的指挥家梦想,甚至割舍了爱情依恋,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国度,在指尖舞动着音乐精灵,旺盛意志力,及无畏的冲劲,创造了首位女性指挥柏林爱乐及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历史。
其实这并不只是一部女力爆表的片。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论女人、或是男人,都值得学习的一部。除了跟着安东尼娅的人生经历满满又各式各样的音乐飨宴,在对女人有强烈偏见的男人堆中,仍然有几个关键的贵人,将安东尼娅推向指挥台那终极的成功。看完励志,或许我们撑不起她那万夫莫敌的决心(毕竟那绝不轻易)但我们的改变,或许能成为帮助他们的关键小人物。
不过,这里也有些不足之处:其一,穷苦女孩被赶出家门后进入音乐学院,如何请缨担任指挥,如何外邦成名,如何回故乡反败为胜,中间还夹杂身世之谜和与富二代的苦恋,这绝对是非常好的戏剧题材,可惜编导多数时刻平铺直叙、力有不逮。
对这样穷人翻身的真人真事,观众想看的细节其实很多,比如就算她成功拜师,柏林爱乐团员是否真的都能接受,排练过程中又如何让大家服气,以及最后为何真启用她当指挥办了一场音乐会?
但《指挥家》仍是一部制作精美的通俗剧,不玩错综复杂的剪接或悬疑,主要角色的性格鲜明,情感饱满,女性本位的观点,在改编里整理的有条不紊。
尤其首尾呼应,当男主角也拉了椅子坐在女主角指挥演出的音乐厅中央聆听,在艺术的殿堂里,没有性别的尊卑,只有艺术成就的高下。
牺牲爱情,成全艺术,人生的抉择是悲是喜,尽在不言中。
遗憾的是这样一部优秀的励志大片,上映三天票房仅仅80万,尽管有赵薇、王珞丹、乌日娜、辣目洋子、张慧雯等明星倾情推荐,但与那些票房一天就能上千万的大片仍相去甚远,不过仍值得一看。
最后想说的是,《指挥家》最让我比较触动的是,安东尼娅·布里克从头到尾毫不放弃,甚至为了圆梦而忍痛与真爱离别的态度。有句话说,成功的道路虽然难走,但更难的是把它走完,虽然依照史实,她的人生最后只能算半成功,但至少她不会遗憾和后悔。
不论对“逐梦”还是“平权”而言,这都是不可或缺之事,因为如果安东尼娅·布里克依照家庭与社会的“传统要求”而不再坚持,那她才是失败者。所以,或许安东尼娅·布里克不能指挥她的梦想走向完美结局,但至少她能指挥自已的人生该往哪个方向前进。挥洒梦想,不畏现实困境,如破茧而出的美丽飞舞蝴蝶,人生苦短,能够完成自己的愿望,即不虚此生。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励志
励志:奋志,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汉班固《白虎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励志也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大多数人都读不懂,学不精,进而形成了一个独立学科“成功学”。励志学,不仅仅是要激活一个人的财富欲望,更要激活一个人的生命能量,唤醒一个民族的创造热情。失去创造力,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而励志,便是让一个人重新焕发起这种力量。励志,并不是让弱者取代另一个人成为强者,而是让一个弱者能与强者比肩,拥有实力相当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即是唤醒一个人的内在创造力。惟有从内心深处展开的力量,用心灵体验总结出的精华,才是一个人真正获得尊严和自信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