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将纳入职称评审 如何评价师德?
光明时评【师德将纳入职称评审如何评价师德?】近日,《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明确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引发热议。谁来评价?领导评价的优势在于高效率和权威性,但缺点是容易造成“评价唯亲”和“一言堂”等诸多问题;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则担心评价过程中可能掺杂的关系因素和情感因素等。评价什么?师德评价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内容仍模棱两可,其中不乏行政领导提什么就评价什么的情况。如何评价?对本身具有主观性的师德进行打分考评,极易产生大量的“人情分”和“面子分”。因此,应建立健全师德评价考核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可由全体教师共同推举产生,且应具备师德优良、为人正派等基本素质;尽快研究明确师德评价的核心维度,既要体现师德的本质内涵,又要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全面提升评价的可操作性;师德评价可更多地考虑负面清单制,并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消息】德安乡村教师将迎来新一轮职称评审改革!
近日,记者从德安县人社局获悉,今年起,我县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将迎来新变化,未来工资待遇将随着职称的评定有望提高。
根据省人社厅、省教育厅联合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意见》来看,此轮职称评审改革主要针对乡镇及以下公办中小学、幼儿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在职在岗在编教师,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乡镇教师队伍力量,鼓励教师下乡镇服务,推进乡村教育水平。
健全评审体系
在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设置基础上,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将设置中级和副高级两个层级,每年乡村教师可自愿选择申报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或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但同一年度不得同时申报。非乡村教师不得申报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
优化评审条件
遵循乡村教师成长规律和基层教育工作实际,坚持以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实绩为导向,研究制定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加大乡村教师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年限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淡化科研方面要求,对论文论著、科研业绩不作硬性要求。允许所教专业与所学专业或教师资格证专业不一致的乡村教师参与职称评审。
创新评价机制
各中小学高、中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要对申报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人员,单独执行评审标准,单独设立评审组,单独划定评审通过比例。要注重吸纳优秀的乡村教师进入评委库,要确保评委会专家有乡村教师代表。
建立长效机制
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仅限在乡村学校聘任有效。取得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的教师流动到非乡村学校的,不得按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对其进行聘任。乡村教师取得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的,可同层级转评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但不可直接申报高一级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取得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的,可申报高一级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
安徽省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获绿色通道
合肥晚报讯 省人社厅于近日印发《安徽省博士后研究人员高级职称评审认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明确,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不受所学专业、年限和资历等限制,直接申报认定相应级别高级职称,为我省高层次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开辟了绿色通道。
《办法(试行)》明确,本办法适用于经安徽省博士后管理工作办公室审核,在我省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满后的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博士后须留在我省各类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并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工作协议或招收函)。博士后可不受所学专业、年限和资历等限制,申请认定副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职称系列(专业)应按照博士后在站期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专业确定,原则上应为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和社会科学研究系列。申请认定高级职称的博士后应是《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全面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的若干意见》实施(2018年8月27日)之后出站的。申请认定时间范围一般为经批准出站之日起2年内。
博士后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可直接申请认定副高级职称:1.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省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活动项目B类、C类资助或省辖市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活动A类(第一档)资助,并取得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2.在站期间,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作为主研人员(排名前5)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子课题、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1项,申请认定前项目实施完成并通过主管部门验收(以项目合同书、成果证书或项目验收材料为准,下同)。3.在站期间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或省(部)级科技奖一、二等奖1项或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2项。
博士后申请认定正高级职称从严掌握,评价采取专家评审和面试相结合方式进行。博士后出站前已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或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二,可直接申请认定正高级职称:1.获得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加快推进安徽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引进项目或省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活动项目A类资助,并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2.在站期间,作为主研人员(排名前3)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子课题、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2项,认定前项目实施完成并通过主管部门验收1项。3.在站期间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或国家级科技奖三等奖(排名前5)、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排名前5)、二等奖(排名前3)1项或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排名前3)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