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热门 > 新闻正文

网约车违规出京将高限处罚平台究竟怎么回事?网约车违规出京将高限处罚平台背后的真相

6家网约车平台齐发整改方案,滴滴数据将接入监管平台

新京报讯( 陈维城)11月28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要求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对照问题清单,两周内完成整改方案和具体措施。在规定期限到来之前,滴滴出行、首汽约车、嘀嗒出行、易到用车、曹操专车、神州专车等平台陆续公布相关整改方案。

新京报梳理发现,合规化、一键报警、加强客服投入、应用大数据助力安全出行、成立紧急事件处理部门等成为各平台整改方案的关键词。

隐患未消除前滴滴顺风车不上线

顺风车作为事件导火索在此次整改中也被提及。此前滴滴、嘀嗒、高德都开展了顺风车业务,乐清顺风车事件之后,滴滴与高德已下线顺风车业务,嘀嗒也暂停深夜顺风车服务。

滴滴方案显示,顺风车业务于8月27日下线,在未完成隐患整改前将继续无限期下线。下线整改中的顺风车已去除社交功能,禁止合乘双方自主内容评价对方,评价行程满意程度仅与出行行为相关,不向第三方展示,依法保护用户隐私。在隐患未消除前不上线运营。

嘀嗒则表示,继续严把车主、车辆准入审核关,严格审核机制,每月对审核制度进行修订,坚持并完善“系统自动校验与人工二次审核相结合”的审核体系。加强人员培训,确保线下审核能力及机动性。

嘀嗒称,在用户准入环节,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用户背景调查、身份证合法性识别等资料审核。坚持人工二次审核,为审核工作的准确性,双重保障。持续从APP产品上进行优化,提高审核效率和质量,确保资料管理体系合理及完善。加强隐私保护,上线虚拟号码,用户可自由选择的虚拟号码服务。

合规成各平台重点强调的内容

网约车平台合规化是此次整改重中之重。根据此前交通运输部与公安部要求,2018年12月31日,网约车平台要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基本实现平台、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

滴滴整改方案显示,根据各地网约车实施细则对车辆轴距、排量、车价等不同要求,制定分城市分阶段合规目标,并在各地交通主管部门指导下不断完善合规化推进方案,加强与各地主管部门的沟通,积极办理平台证,持续大力推进合规工作;同时,加大合规化投入力度,设立证件办理推进专项资金,组织专职人员加快推进证件办理,积极组织驾驶员培训。

此外,滴滴将按主管部门要求将所有开展业务的城市网约车运营数据与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对接,后续将按规定持续传送,并保证传输数据质量。

易到整改方案显示,将严格驾驶员及车辆准入制度,颁布驾驶员及车辆合规奖励政策,定期对驾驶员展开合规培训及宣导工作,督促帮助驾驶员尽快实现人车合规。

首汽约车方案显示,双证认证优化,对合规人车给予分佣、司机权益的优惠政策;加大合规司机的招募奖励措施。

滴滴、易到、首汽约车均表示,对不合规司机逐步封停。滴滴称,持续并加快清退平台上不符合要求的司机和车辆,强化派单合规性引导,逐步减少对不合规人员和车辆派单,直至停止。易到数据显示,过去的4个月时间里,已完成清退存量不合规驾驶员逾50万人。今年6月至今,已在杭州、济南、哈尔滨、温州等重点业务城市实现100%合规化运营。

提高客服人员应变能力

滴滴方案显示,持续扩充客服自有团队,目前已实现安全类相关进线均由自有客服承接,在符合相关法律的前提下,持续高效配合警方调证工作;代报警服务即客服、用户和110三方实时通话,用户向警方陈述案情后,客服向警方订单信息;建立线上客服、面对面客服、司机管家“三位一体”的联动投诉处理机制。

易到方案显示,客服中心将加大自有人员招聘力度,按照高标准服务要求配备客服人员。客服中心将针对业务问题、司乘冲突、交通事故、违法犯罪、群体事件、公共事件等不同客诉类型,分门别类设定应急处理方案,线上线下联动快速处理解决司乘两端紧急重大客诉,同时优化系统流程,实现紧急客诉工单直接流转至专人团队。

关于涉及公安等部门的案件,客服人员会全力配合相关信息并协助司乘报警,确保司乘双方安全;针对公安办案人员来电,客服人员在核实警务人员身份信息后,第一时间相关订单信息,并专人跟进协助,为办案人员快速获取案件线索开通绿色通道。

首汽约车将建立客服人才指数管理制度,增加与顾客相关的关键岗位认证要求。嘀嗒表示设置7X24嘀嗒安全专线,组建安全客服团队。

设置一键报警,成立紧急事件处理部门

目前多家平台已上线“一键报警”功能。首汽约车表示,乘客在行驶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可在乘客端点击头盔图标的“一键报警”,迅速拨打当地110外,还可通过短信报警功能将自身位置、行程信息发送至当地警方12110短信报警平台。

嘀嗒将加强车乘安全宣导,对顺风车用户“安全护航”、“110报警”、“行程”、“行程保险”、“安全人”、“ 录音取证”等一系列安全功能,提高平台安全性。

易到方案显示,在乘客端,近期已上线“一键报警”、“行程”和“紧急人”等安防功能,为乘客出行途中提升安全保障。

滴滴表示,持续优化“一键报警”功能,推动短信报警功能扩大覆盖范围。

此外滴滴、嘀嗒、首汽约车已成立紧急事件处理部门。嘀嗒经安委会决议,公司设置安全应急指挥中心,由安委会成员7×24轮流值班。首汽约车紧急事件处突专家小组由公司专业管理人员组成,各城市经理,安全保障部和安全保障专员共同协助,发生应急事件,第一时间做出决策,极速响应。

滴滴建立了应急总指挥机制,优化应急处置流程,参与突发事件处置和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及时回应舆论关切;总部应急指挥中心7×24小时值班,在各大区域建立夜间处置机制,为突发事件处置全方位支持;借鉴民航、高铁等先进经验,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大数据监控路线偏移等异常情况

滴滴表示,与管理部门展开合作,动态核查平台司机和车辆信息,定期核查人车资质状况,加强风险防控;通过人脸识别、客服回访及线下核验等手段,加强线上线下人车一致性审查,坚决打击人车不符。

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加强车辆动态风险预警,发现路线偏移、异常停留、频繁取消等异常情况及时介入干预。

首汽约车则以科技手段加强“事中”监管力度。上线试运行车联网CI系统,实现行车途中实时监控,检测车内外状态、司机仪容仪表、是否酒驾、疲劳驾驶、超速、急停急加速等危险驾驶行为。

易到方案显示,部分城市车主端已上线人脸识别功能,这一功能陆续将在其他业务城市上线。

神州专车进一步加强人脸识别检查力度。目前已实现全体驾驶员每日上线接单前进行人脸识别,未通过者不予上线。同时,神州专车不断提升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从物理环境、网络与边界防护、应用数据安全、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等级保护建设整改。

网约车疫期消费调查 车辆消毒成网约车平台标配

潇湘晨报记者 毛传 长沙报道

3月14日,长沙市最后一名在院治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院。但清零不等于结束,清零不等于零风险。一方面,为了广大市民的健康,暂时不提倡公交、地铁等大型、集中的出行方式,很多没有私家车的消费者无疑会选择网约车或巡游出租车出行。与此同时,各大网约车平台对自己的司机们也提出了许多防疫、抗疫要求。

与谁一同出行,你最放心呢?晨报对出行消费者和各类网约车进行一番线下随机调查,加上线上百余份调查问卷,得到的答案是:大家都很注意,戴上口罩,去哪都不怕。同时,有11.11%的乘客对司机“戴口罩方式不标准”提出了异议。

每月都会线上对司机进行防疫知识考核

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后显示,800多份调查中有八成多消费者选择了“曹操出行”作为网约出行工具。这个比例大大超过了预想中的“滴滴出行”。

简单交流获悉,自从疫情发生以来,“曹操出行”每月都会以线上“防疫专题考核”的方式对司机进行防疫检查,其中包括对新冠肺炎的症状、传播方式、预防手段等知识的详细汇总,还包括对司机日常工作、行为标准的进一步要求。据司机介绍,“以往是拔电就出车,现在是出车就消毒。出车前先去防疫服务站点进行车辆消毒。”

用塑料膜隔开了前后排的空间

“曹操出行”的调查结束后,记者马上又用滴滴出行APP预约了一辆网约车,同样的路程逆向再走一次。

司机在对记者进行简单目视,确认戴了口罩后,也就启动车辆按行程出发。虽然此段行程记者与司机交流不多,但记者很明显注意到,这辆快车用塑料膜隔开了前后排的空间,后排座椅上也套着一层塑料膜。在塑料膜醒目位置贴有一张写有“车辆3月10日已消毒”的。

实施“三大三小”多重消毒保障策略

通常来说,城区网约车多为“滴滴”和“曹操”,“首汽约车”在机场、高铁等交通枢纽点更为常见。据了解,首汽约车总公司针对疫情就进行了部署指导,实施“三大三小”多重消毒保障策略,保证运营车辆三天一大消,一天三小消。据接乘司机表示,所谓“三小”即“每天每隔4至5小时用消毒纸巾擦车内,然后开窗通风。接单前、出车间隙中、收车后,每日最多三次。”

订单前后对车辆进行全车深度消毒

随后记者又用神州专车APP测试。在面对疫情方面,神州专车方面表示严格坚守三大安全措施,保证司机体温合格才能接单,服务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并且订单前后对车辆进行全车深度消毒,及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同时进行视频监控,检查司机行为,确保安全。

就目前来看,网约车还是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各网约车平台也相继出台针对疫情期的政策,佩戴口罩、对车辆定期进行消毒基本覆盖了所有网约车平台。

六部门约谈高德、哈啰等8家平台:部分聚合平台接入不合规网约车

针对今年下半年以来,网约车、顺风车等市场的新情况新问题,11月11日,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名义,联合约谈滴滴出行、首汽约车、神州优车、曹操出行、美团出行、高德、嘀嗒出行、哈啰出行等8家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

网约车违规出京将高限处罚平台究竟怎么回事?网约车违规出京将高限处罚平台背后的真相(图1)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表示,此次是提醒式约谈,旨在听取平台公司意见建议,共同为交通运输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并对各企业的安全生产、维护稳定等工作再提醒再督导。

南都记者曾报道,去年9月,交通运输部等在全国范围内对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进驻式全面检查。今年10月底,滴滴出行、嘀嗒出行、曹操出行、美团打车等平台相继公布了一周年安全整改公报,包括针对产品端的安全功能迭代、车主端的资质审核与不合规清退,加强公共安全问题治理,用户个人信息隐私保护,安全隐患排查等举措。

滴滴方面此前发布的数据称,已在144个城市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安全整改以来累计清理了30.6万的不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司机。嘀嗒出行称,一年来清退背景异常顺风车车主15665人,驳回不符合新认证要求的车主72049人。

11月6日,滴滴出行宣布顺风车将于11月20日起,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顺风车的安全再度引发行业和社会关注。

约谈指出,各主要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对照2018年联合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细化整改措施,落实整改举措,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需持续推进。各平台公司应继续把安全整改的成效制度化、标准化,进一步完善企业制度和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依据具体要求,首先在审核方面,相关平台公司必须要做好上线车辆技术性能和驾驶员背景的审核和动态监控,保护好用户个人隐私。二是建立完善乘客快速响应处理机制,及时有效处理突发应急事件,特别是涉及安全的突发事件,平台公司承担安全事故先行赔付。三是要符合顺风车本质,必须不以盈利为目的,仅与搭乘人员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四是严禁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营运,对每车每日的合乘次数要有一定限制。

约谈提出,要为交通运输新业态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快网约车合规化步伐,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车辆,严禁给无经营资质的车辆和驾驶员派单,依法依规开展经营,确保乘客安全和合法权益。

随着网约车聚合模式的不断扩张,权责归属等问题也引发关注。据介绍,一些聚合平台近期出现接入不合规的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司机,以“聚合”的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经营等新问题。会议指出,聚合平台要加强对接入的网约车平台公司经营资质的审核把关工作,并督促网约车平台对车辆和司机从业资质严格把关,共同承担起安全保障和解决乘客投诉的兜底。

会上,滴滴出行、首汽约车、神州优车、曹操出行、美团出行、高德、嘀嗒出行、哈啰出行分别作了表态发言,表示将严格按照本次约谈提出的要求,完善企业制度,对照问题立行立改,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消除安全稳定隐患。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