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税影响内需 日本经济下滑6.3%
该来的总会来,日本还是逃不过消费税的魔咒。纵使日本政府早就打了预防针,称消费税上调不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但四季度的数据还是逃不过市场的法眼。萎缩6.3%,也成了2014年三季度以来最大的同比跌幅。内需无力,出口难振,奥运效应的加成也抵不过全球大环境的低迷,这是安倍政府当前面临的窘境,技术性衰退的危险日渐逼近。
意外的表现
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2019年四季度日本的经济表现还是有些出人意料。2月17日,日本内阁府公布了初步的经济数据,该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日本经济折合成年率下降了6.3%,降幅远远大于预期,此前经济学家们预计会萎缩3.7%,这不仅是日本2014年三季度以来的最大跌幅,也是一年多以来GDP首次出现下跌的情况。
环比来看,数据也不太乐观。去年三季度,日本的GDP增速被修正为增长0.5%。这意味着四季度GDP环比萎缩了1.6%,几乎是此前市场预期(萎缩0.9%)的两倍。内需是主因。从具体的数据来看,内需下跌了2.1%。内需之中,国民消费下滑最为明显,时隔5个季度出现缩水,跌幅达到2.9%;另外,由于全球贸易环境的低迷,企业资本开支方面也不乐观,时隔3个季度下跌,跌幅达3.7%;除此之外,日本四季度出口也下跌了0.1%。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刘军红分析称,从各个指标来看,这次外需方面影响不是很大,主要还是内需,对于投资和消费的影响比较明显。实际上,与2014年相比,那次消费税率上调是从5%上涨至8%,这次是从8%提至10%,国内市场反应基本相同,但下滑幅度没有上次大,上次GDP的降幅是在7.5%,这次是6.3%。
“罪魁祸首”不言而喻,彭博社直指,10月上调消费税和超级台风令经济活动显著承压,导致消费支出、企业投资和生产供应链降温。2019年10月1日,日本正式将消费税上调8%-10%,是自2014年将消费税税率从5%升至8%后,时隔五年再次提高税率。此外,10月,台风“海贝思”肆虐日本大片地区,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经济受到冲击。
消费税“威力”
消费税的威力早有征兆。去年12月6日,日本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作为上调消费税后的第一个月,10月,日本家庭消费同比大幅下降5.1%,超过2014年上调消费税后的消费降幅,彼时加税后的首月,日本家庭消费同比降幅为4.6%,而在加税后的首个季度,日本经济断崖式下滑,大跌接近8%,之后日本消费支出连续13个月下降。
“在提高消费税的时候,日本官方之前的宣传是影响不会很大,但实际上忽视了一个问题,是对富人的影响不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很大。”刘军红表示,整体来看,日本经济增长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而股市的上涨较明显,这反映出来的是政策向大资本方向倾斜,导致社会收入不均,两极分化明显。低收入人群的实质工资处于负增长状态,导致消费支出延续负增长。
在10%的高税率之下,消费意愿的降低是必然。今年早些时候,日本四大百货店发布的2019年12月现有店铺销售额显示,数据比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旗下拥有大丸和松阪屋的日本J.Frontretailing公司与三越伊势丹集团(HD)的销售额均下降5.9%,高岛屋下降5%,崇光西武百货则下降4.5%。日本四大百货店连续3个月出现负增长。
为了尽可能降低消费税上调带来的影响,日本政府不是没有想过办法。去年12月,日本内阁正式通过一项总额为26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是自2016年8月以来日本政府第二次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根据日本政府的预计,这些财政措施将推动日本实际增长约1.4个百分点。“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通过合并本财政年度的额外预算和下一个财政年度的特别措施,以防范经济下行风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表示。
刘军红进一步分析称,虽然日本政府一方面增加了数万亿日元的预算,一方面还采取了一些补税措施,但都不足以弥补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减税的政策主要是针对企业以及投资收益等,法人税方面也下调了不少,而免税的措施没有落实到中低收入人群中。此外,虽然股市上涨,但低收入人群不会炒股。而日本又不像美国有消费信贷的传统,消费更多是靠可支配收入。所以总体来看,低收入人群面临着一个非常困难的局面,实质工资没有增加,同时消费税率却增加了。
至于金融政策,刘军红分析称,这归根结底是无法创造需求的。并且现在日本的政府债务很高,财政收入这一块,安倍上台以来,税收达到了记录高位,但仍不足以抵消开支,一方面是政府开支高企,另一方面社保开支也很高,所以真正能用于公共建设的部分不太多,“现在财政和金融政策基本上到头了,副作用开始显现”。
多因素施压
前一轮消费税的后遗症还在持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又催促日本将下一轮上调提上日程,原因是日本公共债务与GDP的比率在2019年达到237.5%。2月10日,IMF发布了关于日本经济的年度评估报告,其中指出,为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费增加,“有必要分阶段上调消费税率”。报告建议到2030年上调至15%、到2050年上调至20%,并分析称对富裕人群的增税将成为“调整差距和重要的税收增量”。
顽疾之外,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让日本政府焦头烂额。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称,新冠肺炎疫情是经济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17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宣布,停泊在横滨港的“钻石公主”号邮轮新增99名新冠肺炎病例,这意味着“钻石公主”号累计确诊454名新冠肺炎病例,日本确诊感染人数总计达到525人。“日本经济很有可能陷入衰退”,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Yoshiki Shinke警告称,如果疫情延长,供应链将受到影响。
“总体上来看,内外环境都不是很好,如果今年受到一些影响的话,日本还是比较危险的。”刘军红坦言,日本个人消费占60%左右,这一块上不去,影响会很明显;企业投资方面,又因为劳动力人口减少,会尽可能减少在国内的投资;住宅投资方面,在人口减少的背景之下,也会表现得比较弱;工业生产方面,可能会延续负增长;而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出口方面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至于日本政府一直强调的奥运效应,刘军红认为,一般会在前一年表现得比较好,比如说场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需求的拉动,但到当年可能会进入到一个负面效应的阶段。2019年,日本的GDP增速是0.7%,比较低,2020年可能是负增长。要想改善这个局面,可能还是从海外出口和投资方面发力。
牛市再次出现
投资者可能预期中国股市会有一个更激动人心、更有利可图的开端,但迄今为止,中国牛市因获利而放缓。连续两个交易日走低,下跌近45点,即1.2%。不过,上证综合指数周二开始上涨,涨幅超过2.18%,至3608点左右。
在亚洲市场被认为在新年到来之际会被炒高后,这是一个好迹象。
亚洲股市今天普遍走高。上证指数领涨,香港恒生指数上涨1.32%,日本日经225指数上涨0.09%。
亚洲(乃至全球)投资者乐观情绪高涨的背后,是美国当选总统拜登承诺的经济刺激计划。
根据Capital Watch引述Pictet Wealth Management的报告称,在即将上任的拜登总统领导下,亚洲投资者“对进一步财政刺激的前景感到乐观”。
这个承诺的经济刺激方案的细节目前还不清楚,但毫无疑问,它将对亚洲和美国的投资者产生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特朗普制定的反华立法将产生残余效应。周一,香港最大的交易所交易指数基金暂停了对被特朗普政府列入黑名单的中国公司的投资。
持有136亿美元投资组合的Tracker Fund必须遵守美国法规,因为该基金由位于波士顿的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亚洲部门管理。据《南华早报》报道,此举意味着该基金将不再享有与恒生指数相同的收益。
上周末,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高盛在内的多家美国大型投资银行纷纷减持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HKEX: 0728)、中国移动 (HKEX: 0941) 和中国联通(HKEX: 0762)的股票。
日本经济下滑初露端倪
日本内阁府2月17日发布的2019年10--12月国内生产总值(GDP)快报值在剔除物价变动影响之后,实际比上季度下降1.6%,换算为年率下降6.3%,时隔5个季度转为负增长。年率的降幅创出2014年4--6月(下降7.4%)以来的新高。从项目来看,个人消费实际下降2.9%,时隔5个季度下滑。设备投资减少3.7%,时隔3个季度下滑。住宅投资减少2.7%,时隔2个季度下滑。出口减少0.1%,由于受到贸易摩擦波及的世界经济减速等影响,连续2个季度下滑。进口也减少2.6%,时隔3个季度负增长。
笔者认为,在世界经济放缓、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内需求不振、人口老龄化、负利率加重了金融行业的压力等内、外因素的综合叠加效应的作用下,日本经济出现下滑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笔者在先前的文章中已经预判,2020年很可能是日本经济滑向“失去的二十年”的起点。其结果就是,日本未来二十年挣扎在经济荣枯线边缘,日本GDP总量逐步滑出世界GDP前十位经济体,日元也逐渐失去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地位。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