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催生万亿睡眠经济,这两大行业受益明显
“吃颗褪黑素、拉好窗帘、戴好耳机、戴好眼罩,然后进入失眠环节”,这是网上描述现代年轻人每天睡前的“四部曲”,这凸显了睡眠困扰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普遍现象。
题图/ 图源:网络
壹
最新媒体报道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有3/4都在晚上11点后才能入睡,而1/3要熬到凌晨1点之后才能入睡。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睡眠时长低于6小时的青少年儿童中,13岁到17岁的孩子占比高达89.5%。
慕思联合中国睡眠研究会在今年3月发布的《全民宅家期间国人睡眠白皮书》显示,宅家期间,国人睡眠时间整体延迟2-3小时,0点后就寝人数从疫情前的10%上升为50%,大众对睡眠问题的搜索量也增长了43%。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有38.2%的人有睡眠障碍,而日本的这一数据为20%。
从2013年到2018年,中国人平均睡眠时间由8.8小时缩短至6.5小时。
人们因为生活节奏快、经济、生活、工作、心理、精神等各方面压力因素导致失眠或睡眠质量差,于是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词:“贫困人口”。
贰
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睡眠困扰,人们开始不遗余力的寻找帮助自己改善睡眠的方式,比如规范作息、饮食调节、放松舒缓,甚至是用上了各种科技产品来帮助自己改善睡眠。
在这种大趋势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家也开始发力和探索,如何帮助人们睡得更好,这逐步形成了一个经济形态:睡眠经济。
所谓睡眠经济是指睡眠质量差或失眠等人群所造就的需求经济。
从产品需求角度来看,助眠类消费产品受到睡眠障碍人群的欢迎,例如眼罩、隔音耳塞、枕头等传统睡眠类产品,助眠喷雾、香薰灯等科技类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
最新市场数据显示,无论是助眠香薰还是艺术摆件,销售增长不少,这其中00后到90后消费者可能占到65%到70%。
叁
市场普遍看好睡眠经济的未来前景。
有研究报告数据显示,预计今年,中国睡眠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多亿元,到2030年将突破万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从健康角度看,睡眠,已经成为继饮食和运动之后的第三大可催生高利润产品的领域。
睡眠经济兴起,各种与睡眠相关的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资本纷纷布局,企业商家纷纷发力,各大电商平台更是将睡眠类产品纳入明星热销产品阵营。
布局睡眠经济的行业和企业都是受益者,除了传统的助眠产品外,睡眠科技和睡眠健康成为其中两个最具代表性受益行业。
近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测试计量技术研究所发布的《2019年中国睡眠科技白皮书》指出,全球科技巨头正在不断布局睡眠科技产品,例如智能手环、智能健康设备、智能手表等,睡眠科技将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赛道。
睡眠健康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今年上半年,与睡眠相关的保健品销售明显增长,其中褪黑素成为了明星产品,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褪黑素的销量同比增长57%。
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激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天然荷尔蒙。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这种特性有助于人体调整睡眠状态和睡眠时间。这些生产褪黑素的厂家和企业都是睡眠经济的受益者。
全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为何我们的睡眠变困难了?
白天总觉得睡不够,没有精神。到了晚上却翻来覆去很久才入睡,早上又困得不想起床。这大概是千万“打工人”的生动写照了。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 归作者所有
01
凡是你所抗拒的,都将持续
晚上躺在床上,本该好好休息,但是脑子却不愿意休息。一会“明天又要上班,实在是不想上班”; 一会“今天太累了,我还没有玩手机呢!”;一会“今天XXX令我很生气”。稍微挣扎一会,半个小时过去了。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 归作者所有
喊着“我要睡觉”的口号,紧紧抓着被子,努力地想要入睡,却发现大脑越来越清醒。
越抗拒,越持续。不想失眠的人最后都没有睡着。
02心上的负担
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是个大胡子,浓密的胡须铺垂近腹。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 归作者所有
据说有一人见此,顿生好奇,问:“张先生,睡觉时,您的胡子是放在被子上面还是搁在里头?”
大千先生一愣:“这……我也不清楚。是啊,我怎么没在意这个呢?这样吧,明天再告诉你。”
晚上就寝,大千先生将胡子撂在被子外头,好像不太对头;收进被子里面,又觉不自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 归作者所有
然。折腾了半宿,都不妥当。这一下他自己也犯愁了,以前这可不是什么问题呀,现在怎么成了件头痛的事呢?
第二天,大千先生对那人说:“很抱歉,我真的不知道平时是搁哪的。”那人见大千先生两眼布满血丝,似有所悟,愧疚道:“对不起,张先生,让您受累了。”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 归作者所有
03心无所住,快乐自来
大师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普通人。我们心里装了一些东西,情绪,执念,看法,不满,不知不觉间,这些东西将我们的内心填满。
“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 归作者所有
何必执着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自有其规律。茫茫人世间,事物也有其法则。放下,你会更快乐。
睡不着很焦躁的时候,不必强求自己一定要睡着,可以起床走走或者看看书,换一种状态,让内心平静下来,这样更易入睡哟!
世界睡眠日:睡眠障碍引关注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编译,欢迎分享,转载须授权!
谷 君 说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
世界睡眠日:睡眠障碍引关注
文/ towersimper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将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此项活动的重点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
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地区的25916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据报道美国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2%~50%,英国10%~14%,日本20%,法国30%,我国也在30%以上,50%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睡眠障碍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但相当多的病人没有得到合理的诊断和治疗。
“不想睡”和“不能睡” 双重压力影响睡眠
《2018中国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压力大,北京的年轻人睡得最少,平均时长不到7小时。金融业、服务业、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睡眠质量最差。工作压力大是影响睡眠质量的“罪魁祸首”,七成互联网用户受其影响。其次为生活压力、环境因素、个人习惯等。
超过58%的网友表示,会牺牲睡眠时间完成最重要的工作。这部分人中有应对考试的莘莘学子、加班到深夜的程序员等,他们都属于想睡却不能睡的典型。
睡眠质量低劣可能导致大脑健康恶化
2019年2月,Elise R Facer-Childs等人发现晚睡晚起(平均就寝时间为凌晨2:30,醒来时间为上午10:15)的人在静息状态下大脑的连接性能相对较低。这种较低的大脑连接性能与工作时间内注意力低下、反应较慢和嗜睡程度增加有关。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早睡早起的人在清晨测试期间具有最快的反应时间,困倦程度最低,明显优于晚睡晚起的人群。
然而,晚睡晚起的人在晚上8点的反应时间最快,困倦程度也最低,虽然这并不明显优于比早睡早起的人,但是这明显表明晚睡晚起的人在早上表现最差。在所有时间点中,早睡早起的人在静息状态下的大脑连接性能明显优于晚睡晚起的人群。
2018年11月,Asher Y Rosinger等人通过对中国和美国人群进行研究以便探究睡眠影响身体水合状态(hydration status)和脱水风险的机制。在两组人群中,这些研究人员发现,相比每晚有规律睡8个小时的成年人而言,每天睡眠6个小时的成年人会出现更加明显的浓缩尿液,而且他们的身体水分不足发生的可能性会增加16%~59%;人体出现脱水的原因或许与身体激素系统调节水合作用的方式有关。
2019年1月,Brendan P. Lucey等人发现慢波睡眠阶段时间较短的老年人大脑中的蛋白质tau水平更高。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征兆,并且与脑损伤和认知能力下降有关。这一结果表明晚年睡眠质量低劣可能是导致大脑健康恶化的一个危险信号。如果未来的研究证实了他们的发现,那么睡眠监测可能是一种简单且经济实惠的早期筛查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
睡觉增强人体免疫力
2019年2月,Stoyan Dimitrov等人也发现为何有时睡觉是最好的药物。他们报道某些Gas偶联蛋白受体激动剂(包括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促炎分子前列腺素E2和D2,以及神经调节腺苷)会在T细胞识别靶细胞后阻止T细胞激活整合素,因而阻止T细胞粘附到靶细胞(比如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上。鉴于当人体在睡眠状态下会降低肾上腺素和前列腺素水平,他们接着比较了健康志愿者在睡眠或者熬通宵之后的T细胞,结果发现正常睡觉后的T细胞整合素激活的水平显著高于熬通宵后的T细胞的水平。他们随后确定睡眠对T细胞整合素激活的影响是由于Gas偶联蛋白受体激活水平降低。
这些结果就表明睡觉也许可以增强T细胞反应的效率,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
2018年12月,Mathias Baumert等人首次发现睡眠期间血液氧合不良可预测老年男性心脏相关死亡的可能性,而且还指出血液氧合减少不能归因于单独使用氧气的偶发性下降。他们发现当男性在低氧饱和度低于90%的情况下进行12分钟或更长时间的睡眠时,心脏相关死亡的风险增加了59%,因此筛查和治疗除睡眠呼吸障碍和肥胖之外的风险因素可能有助于减少夜间缺氧以及心脏病死亡风险。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 End ▎生物谷 Bioon.com -
想要了解更多资讯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生物谷APP~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生物谷APP,围观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