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接种新冠疫苗
【新华社微特稿】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19日接种新冠疫苗,接种过程经由电视直播。
内塔尼亚胡现年71岁,19日在特拉维夫附近一处医疗中心接种由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和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合作研发的新冠疫苗。完成接种以后,他在一处观察点休息30分钟,以监测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辉瑞首批疫苗10日运抵以色列。内塔尼亚胡说:“我要求率先接种疫苗……是为了做表率,鼓励大家接种。”不过,美联社援引一份民意调查结果报道,许多以色列人目前不愿接种新冠疫苗。
以色列卫生部长尤利·埃德尔斯坦19日随后接种疫苗。以色列总统、军方高官等其他领导人定于20日与医护人员一起接种。疫苗接种计划将在10家医院和疫苗中心开展,接种范围今后数周将扩展至60岁以上民众。(完)(包雪琳)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相关问题解答
●新冠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有哪些?
当前疫苗接种人群安排优先考虑进口冷链物流、口岸、国际和国内交通运输等感染风险较高的人群。
我国主要按照“两步走”的方案,实施全国范围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第一步,主要针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预防接种,包括从事进口冷链运输、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地区工作学习的人员,尽力缓解输入性疫情防控压力,降低本土病例发生和国内疫情暴发风险。
第二步,随着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或正式获批上市以及产量不断增加,将有更多产品投入使用,通过有序开展预防接种,确保符合条件的群众 “应接尽接”,逐步在各类人群中构建人群免疫屏障,阻断病毒在我国的传播。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安全吗?
目前我国批准用于紧急使用的疫苗有3种,分别为中生北京所、中生武汉所和科兴中维生产的灭活疫苗,累计已经完成100多万剂次的临床试验和紧急接种工作,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也没有出现严重感染的病例报告。这些说明目前国内紧急使用的3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安全性良好。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疫苗的保护率达到百分之百,因此,接种新冠疫苗以后,个人防护措施不减,还是要求大家继续维持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这些好习惯。
●在哪里接种新冠疫苗?
接种单位都是设在辖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者综合医院。各地将及时公布辖区内的接种点、能够接种疫苗的单位,包括地点、服务时间。
如果接种涉及集中的单位,会设立一些临时接种点,上门去服务。接种条件要严格规范。
可以咨询所在的辖区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关注相关信息发布平台。
●新冠疫苗接种年龄和免疫程序?
现阶段接种对象为18-59岁健康成年人,共接种2剂,两剂间隔28天,紧急时至少间隔14天。
●哪些人群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
禁忌接种人群:对疫苗成分过敏的人群;
暂时不适宜接种人群:正处在疾病发展期,或者说患有慢性疾病正处在急性发作期,或者得了急性疾病,不适宜立刻接种疫苗,需要等慢性疾病痊愈或恢复之后,再去接种。
孕妇不建议进行接种
接种新冠疫苗和 HPV疫苗要分开进行。
●接种新冠疫苗之后有哪些不良反应?
目前根据前期临床实验的结果和紧急使用接种的一些信息,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的常见的反应,和其他灭活疫苗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局部有一些反应,还有就是出现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包括注射之后局部的疼痛、肿、痒等,这些都是一般反应;在全身反应方面,现在监测到的主要有发热,还有一些个别的接种者出现疼痛,也有乏力的情况发生。
局部的反应也好,一般反应也好,一般是不需要处理的。如果发热超过38.5℃,或者局部红肿特别厉害,这种情况就需要就医,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出现。
●新冠疫苗接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留观30分钟,留观期间,受种者如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四肢湿冷、皮疹、脉速而弱、发绀、面部和喉咙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请马上找接种点医生处置。
2.接种后应多休息,多饮水,注射部位保持干净卫生,不清洗、不挤压按摩接种部位,以防局部感染。
3.接种后应查看接种预约,掌握下次疫苗接种时间。
4.接种后如有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反应,除对症处理外还应及时告知接种单位医生做好相关记录;极个别人可能会出现高热或持续发热数日或出现其他更严重的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防延误病情。
5.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主要措施之一。接种后仍应坚持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等防控措施。
●新冠疫苗的保护期有多长?
从疫苗临床试验数据上看,保护期可以达到半年以上,至于说保护期能不能像很多病毒性疫苗一样,能够终身免疫,或者至少保护五年十年,因为疫苗接种后观察时间不足,还不能下这个结论。
德国新冠疫苗接种“出师不利”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12月26日,德国、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在收到首批疫苗的几小时后,便急忙开始分发第一批新冠疫苗。次日(27日),德国等欧盟成员国也纷纷开启了新冠疫苗接种计划。然而,德国接种首日却问题频出:部分城市由于运输过程中疫苗的储存温度过高,导致推迟接种;养老院的8名工作人员被一次性注射了五剂疫苗,导致4人住院观察。
超低温冷链运输遇难题
据路透社12月27日报道,德国推广接种的辉瑞/BioNTech疫苗在运输中因未能保证足够低的存储温度,而推迟疫苗接种工作。
路透社官方报道截图
该疫苗是辉瑞与德国生物新科技(BioNTech)公司合作研发的新冠疫苗,对存储温度要求极高,须在 -70°C的超低温下储存,再使用特殊的装满干冰的冷箱运至配送中心。一旦脱离超低温储存状态,疫苗则须保存在2℃至8℃的环境下,且最多可存储5天,在30°C的温度下则只能存放2个小时。但在德国的9个城市,包括巴伐利亚北部的利希滕费尔斯、南部的奥格斯堡和迪林根等,随疫苗运输箱放置的温度计均显示,在运输途中疫苗温度上升至15°C,超过了疫苗生产商规定的8°C上线,影响了大约1000剂疫苗的正常注射。
虽然辉瑞与德国生物新科技(BioNTech)公司表示可以放心使用这些疫苗进行接种,但这样的答复显然不能让民众安心。经考虑,巴伐利亚州官员称将不再使用这一批疫苗。霍夫地区官员也表示说,“保证疫苗安全、认真地工作为人民谋福利是我们的首要工作。”为了安全起见,德国数个城市决定推迟疫苗接种工作。
就在同一天(27日),辉瑞方面通知西班牙卫生部称,因装运问题,原定于28号运抵西班牙的35万剂新冠疫苗将推迟24小时交付。辉瑞公司表示,包括西班牙在内,有8个欧洲国家的疫苗交付均受到装运问题影响,但这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这不是辉瑞/BioNTech疫苗第一次因运输问题导致疫苗接种工作延期,12月16日,美国在运输辉瑞疫苗时也出现过类似的温度异常问题。当时,运往加利福尼亚州和亚拉巴马州不同地点的两个疫苗存储托盘,因一种“异常现象”导致其温度下降到零下92摄氏度。 最终,美国两个州的3000剂辉瑞疫苗被隔离并送返厂商。
接种首日 8人错误接种五倍剂量
另据德媒报道,当地时间28日,德国施特拉尔松德(Stralsund)市一家养老院的8名员工被注射了错误剂量的疫苗。
这七名女性和一名男性,年龄在38岁到54岁之间。作为优先接种群体,他们在周日(27日)进行了疫苗接种。接种时,他们每人被一次性注射了五剂疫苗,其中4人在出现类似流感症状后入院观察,其他人则被送回家中。
该援引了辉瑞与德国生物新科技(BioNTech)公司的说法称,这款疫苗在一期试验阶段已经在受试者身上进行过加大剂量的试验,结果并未造成受试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若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也仅限于暂时性的轻度至中度反应。
目前,一些欧洲国家也于上周末开始进行疫苗接种,疫苗给他们带去希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质疑之声。
当地时间28日,以色列时报(The Times of Israel)报道称,周一(28日)上午,一名75岁的男子在注射了第一剂辉瑞疫苗后回家不久,便失去了意识,后被宣布死于心脏衰竭。当地卫生部门的通报表明,这名男子患有心脏病和癌症,此前曾多次心脏病发作。目前暂无证据显示这位老人的死亡与注射疫苗有必然。
以色列时报官方报道截图
然而,就在当日(28日)晚间,以色列另一名46岁的男子在注射了第一剂辉瑞疫苗后约一小时,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据报道,该男子没有先天性疾病,但对青霉素过敏,因而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在接受了药物治疗后,病情已基本稳定。
早前美国政府疫苗研制“曲速行动”计划(Warp Speed)的首席科学顾问蒙塞夫·斯劳伊(Moncef Slaoui)博士在接受采访时就曾称,辉瑞疫苗过敏反应的频率“比其他疫苗要高”,可能会导致比预期更多的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