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8号线最新进展!
备受市民关注的西安地铁唯一的环线——地铁8号线迎来实质性进展,1月27日,随着中铁三局集团承建的西安地铁8号线大白杨—小白杨区间左线盾构机刀盘缓缓启动,至此全线首台盾构机顺利始发,标志着8号线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
记者了解到,中铁三局集团承担着地铁8号线土建施工总承包3标3站4区间的建设任务。(3站4区间包括:范家村站、红庙坡站、大白杨站、明光路—范家村区间、范家村—红庙坡区间、红庙坡—大白杨区间、大白杨—小白杨区间)
本次始发的“争先号”盾构机承担着大白杨—小白杨区间左线掘进任务。
据了解,西安地铁8号线线路全长约50公里,共设车站37座,其中换乘站18座。该线路建成后,对缓解西安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截至目前,地铁8号线全线已有22座车站进入围护结构施工,其中9座车站完成围护结构施工,3座暗挖车站正在进行横通道施工;23个区间正在施工。
西安地铁8号线
西安地铁8号线是线网中最重要的骨干线路,也是线网规划中的唯一一条环线,贯穿雁塔、新城、灞桥、未央、莲湖等5个行政区以及高新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园区、经开区、大兴新区等5个开发新区。
线路全长约50公里,均为地下线,采用A型车和全自动驾驶系统。全线共设车站37座,均为地下车站,其中换乘站18座,实现与已运营的6条线路(1号线至6号线)及规划7、10、11、19号线换乘,建设年限为2019—2025年。
记者了解到,该线路先后沿丈八东路、雁展路、雁南四路、寒窑路、南三环、长鸣路、幸福林带、广运潭大道、浐灞一路、凤城二路、朱宏路、大兴路、西二环、沣惠路及唐延路布设。
建成后,地铁8号线将在西安市主城区既有二环与三环路间形成一条快速便捷的客流换乘通道,对于缓解西安市主城区交通拥堵,助力全省“三个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陈根:大众开发充电机器人,可移动充电新能源汽车
文/陈根
时至今日,新能源汽车在经历了前期的浮沉后,正以喷薄之势给汽车行业带来新鲜血液的搅动。尽管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必然趋势,但过去十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依然处于蹒跚起步的状态。
新能源汽车发展坎坷,一是由于技术发展还不够到位,无法解决续航、充电等技术难点;二是头部车企没有强烈的动力进行研发,因而电动车成本居高不下;三是百年汽车行业培养的用户习惯的改变需要较长的过程。
其中,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正快速得到解决,从而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可以说,可用的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成功的关键。
基于此,大众汽车为了让新能源汽车进一步跟上时代的节奏,在其公布了移动充电机器人的概念后,在12个月的努力后,终于使这个概念成为现实。现在,移动充电机器人原型得以公布。
简单来说,大众的移动充电概念由两个独立但互补的模块组成:一个是 “移动能源设备”拖车,本质上为一个轮子上的大电池,配有充电器;另一个则是移动机器人,其可以将拖车单元拖到车辆上,插入充电器,并在拖车转向其他车辆或返回基地等待下一张订单时。充电完成后,机器人取回拖车,将其带回充电站进行充值。
这一概念遵循了大众在2017年展示的多功能一体机原型机,但在将电池从所需的硬件和软件中分离到所需的车辆,打开充电瓣,将插头引导到充电端口,充电完成后解耦插头,并在降低成本方面,新型移动充电机器人则具有明显的优势。
该系统旨在解决那些考虑购买电动汽车的人进入的主要障碍之一——缺乏充电基础设施。尽管世界各地的充电站数量继续增加,但将它们整合到地下停车场和限制停车区等现有结构中可能既困难又昂贵。大众表示,将继续进一步开发移动充电机器人。同时,弹性快速充电站计划于2021年投入使用。
西安限塑令:2020年底前 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11月27日,西安举行塑料污染治理启动仪式,根据新印发的《西安市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到2020年底,西安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以及餐饮行业等,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方案》主要按照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时间段,明确了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分阶段任务目标。
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对禁止类塑料产品生产项目等新建、改扩建,不得立项、能评、环评。
到2020年底,西安市(含西咸新区)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全市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到2022年底,西安市范围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禁止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相关服务。全市邮政快递网点可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90%以上,45毫米以下窄胶带使用率达到95%以上,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