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饮料为什么这么甜?真的是0糖0能量吗?
正所谓
以可乐、柠檬茶、奶茶为翘楚的饮料,
俘获了大批年轻人的心。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糖带来的甜蜜威胁,
各大饮料公司都开始瞄准无糖这个热点,
随之推出了一系列无糖产品,
希望让人甜得温柔且心安。
无糖即不加糖(如:白糖、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等)的饮料。
无糖饮料喝起来也甜甜的,
体验感爽爆的同时还能解馋,
似乎完美地替代了普通加糖饮料。
既然是无糖,
为什么这么甜呢?
无糖饮料中加入了代糖添加剂!
代糖是什么呢?
顾名思义,代糖就是代替糖的一种食品添加剂。
代糖主要包括营养性和非营养性代糖。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人工合成代糖甜度非常非常高,
通常是等量蔗糖的几十甚至几百几千倍,
并且没有热量、不具有任何营养价值。
无糖饮料低卡又美味,似乎就是饮料爱好者们的福星。那么,无糖饮料可以代替日常饮用水吗?
答案当然是:
首先,看看国家标准对于无糖饮料的含糖量要求,
所以无糖饮料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0糖,
以1瓶300mL的无糖可乐为例,
可能还是含有1.5g糖,
而且,代糖饮料食用过多同样有风险。
代糖食用过多照样会发胖
常喝无糖饮料的人,其大脑在接收到甜味的信号后,却发现血糖没有上升,反而会增加对真糖的渴望,不利于减重。《英国医学周刊》的一项新研究跟踪了1.4万名受访者,发现喝无糖饮料和喝普通饮料的人,体重的增长都差不多。
代糖无糖饮料食用过多有损健康
不节制地喝无糖饮料,很容易影响食欲、损伤牙齿,甚至影响心脏、神经系统。大量食用糖醇类的代糖,还容易引起腹泻。
代糖受众也挑人
对于有些不能食用糖的人群比如糖尿病人,有些代糖可以解解馋,如天然的甜菊糖。但是营养性的代糖,如木糖醇,也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吃多了最后也会变成糖,糖尿病人还是不能多吃。
当然,对于饮料发烧友和嗜甜如命的人,
非要两害相较取其轻,
代糖确实可以适量替代部分糖,
喝无糖饮料总比喝高糖饮料好,
但务必注意控制量。
最后提醒大家,最健康的方式还是
喝!水!!!
END
18款无糖饮料成分对比: 0糖≠0热量,元気森林、雀巢、健力宝含碳水化合物
左手一杯奶茶,右手一杯可乐,这些糖分爆表的快乐日子,已经让新生代消费者逐渐意识到,靠这些高糖饮料来“续命”,显然与健康背道而驰。
2020年8月,《消费者报道》对电商平台上热销的18款无糖饮料的配料成分进行分析,包括依能、三得利、元気森林、名仁、伊藤园、怡泉、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统一、农夫山泉、雀巢、维他、雪碧、芬达、淳茶舍、道地、娃哈哈、健力宝,囊括了苏打水、气泡水、汽水、茶饮料等多种类型。
结果显示,农夫山泉标称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最少,百事可乐食品添加剂最多;在18款无糖饮料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依次为食用香精、碳酸氢钠、二氧化碳。
此外,雀巢、元気森林、健力宝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伊藤园、三得利、统一、维他、淳茶舍、道地、农夫山泉、怡泉是“真正”的无糖,其他饮料以添加安赛蜜、三氯蔗糖等甜味剂为主。
在18款无糖饮料中,每款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数量从1种到12种不等。
农夫山泉标称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最少,仅“碳酸钠”一种,该成分可增加咖啡特征成分咖啡因的溶解度。
百事可乐食品添加剂最多,包括二氧化碳、焦糖色、磷酸、柠檬酸钠、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食用香精、安赛蜜、咖啡因、山梨酸钾、蔗糖素、柠檬酸、苯甲酸钠12种,囊括了色素、酸碱度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等。
从配料信息看,18款无糖饮料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共有30多种,除配方中100%添加的“水”之外,使用频率最高的依次为食用香精(13次)、碳酸氢钠(10次)、二氧化碳(9次)。
食用香精在18款无糖饮料的使用率超过72.2%,网红饮品气泡水、苏打水无一例外,18款无糖饮料仅三得利、伊藤园、统一、农夫山泉、淳茶舍没有添加食用香精。
食用香精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国际上允许食用的香料品种有2600多种,其中我国允许使用的香精就有1800多种。
据《香精行业分析及技术研究报告》指出,不少饮品由于其原料成分及产品保管问题,容易产生令人不舒服的异味。
以无糖饮料为例,其使用人工甜味剂通常会有一种后味不舒服的感觉,使用食用香精不仅可表现出各种水果风味,还可以掩盖一些不良味道。
食用香精最关键的安全问题是其原料(如食品香料),其中可能含有溶剂如乙醇、植物油或其它载体。
不过,无糖饮料通常是水质香精或乳化香精的应用,其添加量很少,一般在0.03%~0.05%左右,这一点还是可以放心的。
碳酸氢钠、二氧化碳的使用频率仅次于食用香精,其通常是作为汽水、苏打水或气泡水的配料之一。
气泡水有天然气泡水和人工气泡水两种,元気森林、雀巢属于人工气泡水。
汽水中都含有二氧化碳,部分还会添加碳酸氢钠,因其可作为汽水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不过,消费者最应警惕的是,可乐型汽水例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尽管做到“无糖”,但是其还会添加咖啡因、磷酸等成分,前者不建议孕妇和小孩大量摄入,后者不利于牙齿健康。
苏打水都含有碳酸氢钠,即俗称的“小苏打”,其溶于水中使苏打水具有弱碱性,如依能标称pH7.6±0.4,娃哈哈标称pH9.0±0.5。
此外,一些茶饮料也会添加碳酸氢钠,如三得利、伊藤园、统一、淳茶舍、道地。此中碳酸氢钠的作用主要是调节pH值,以提高茶叶的出茶率。
雀巢、元気森林、健力宝含碳水化合物
含糖饮料中的“高热量”,一直被认为是导致人们“身材走形”的幕后黑手。
热量是由产热营养素的,食物中能产生热量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碳水化合物,通常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人体内平均可产生的热量分别为4kcal、9kcal、4kcal。
从营养成分表分析,18款无糖饮料仅有健力宝一款非“零卡”,其他17款热量的标称值为0kJ/100mL。因此,如果是为了控制体重喝无糖饮料,这完全没有问题。
健力宝热量的标称值为20kJ/100mL,按照《中国营养成分表(2002)》的数据,一碗100g米饭的平均热量为485kJ,一瓶500mL健力宝的热量为100kJ,约相当于1/5碗米饭。
此外,18款无糖饮料均不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另外17款营养成分表上强调糖含量为0g/100mL。
碳水化合物方面,仅雀巢、元気森林、健力宝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3.4g/100mL、3.8g/100mL、0.9g/100mL,其中元気森林指出碳水化合物主要为赤藓糖醇,能量系数为0kJ。
部分无糖饮料也强化了其他营养素,比如依能锌含量为0.38mg/100mL,道地、雪碧、健力宝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1.7g/100mL、1.5g/100mL、1.5g/100mL,雀巢强化了3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酰胺。
近年来,随着明星效应下的“抗糖”“断糖”等概念的流行,食品中无糖化、低糖化已经成为健康饮食的新趋势。
无糖饮料戒掉“糖”,在满足消费者之于甜味的需求下,各种甜味剂在当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甜味剂是指能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按其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
天然甜味剂是指从天然物质(通常是植物)中提取的,例如属于非糖类的甜味剂有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人工合成甜味剂是应用较多的甜味剂,如糖精钠、甜蜜素等。
在18款无糖饮料中,有8款是“真正”的无糖,即既无添加糖分,也无添加甜味剂,包括伊藤园、三得利、统一、维他、淳茶舍、道地、农夫山泉、怡泉,绝大部分是茶饮料。
其他品牌添加的甜味剂涉及安赛蜜、蔗糖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赤藓糖醇、木糖醇、甜菊糖苷、甜蜜素7种,其中安赛蜜、蔗糖素/三氯蔗糖的使用频率最高,分别有7次。
在10款以甜味剂甜度的无糖饮料中,名仁、百事可乐、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甜味剂添加种类最多,均有3种。
在7种甜味剂中,安赛蜜、蔗糖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蜜素属于人工合成甜味剂,而赤藓糖醇、木糖醇、甜菊糖苷则为天然甜味剂。
值得一提的是,在无糖饮料中人工甜味剂的使用频率要高于天然甜味剂。
从甜度看,人工合成甜味剂三氯蔗糖(蔗糖素)最高,其甜度是蔗糖的600倍,其次是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其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甜菊糖苷会有后苦味,在饮料中一般与其他甜味剂协同使用,例如雀巢同时使用了赤藓糖醇和甜菊糖苷。
娃哈哈、依能、名仁、百事可乐、可口可乐、雪碧、芬达7款使用了安赛蜜。其是目前世界上稳定性最好的甜味剂之一,在人体摄入24小时内99%以上的安赛蜜从尿中排出体外,在体内无蓄积,安全性较高。
元気森林、健力宝、名仁、百事可乐、可口可乐、雪碧、芬达7款使用了三氯蔗糖(蔗糖素)。其在人体内不参与代谢,不被人体吸收。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研究发现,三氯蔗糖在同牛肉、植物油一起加热的过程中会促使一些高毒性的氯代芳烃类有害物的产生,因此也建议消费者在食用含三氯蔗糖的食品时最好避免高温加热。
在百事可乐、可口可乐、雪碧、芬达使用的阿斯巴甜,甜度高,热量低。不过,其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 有研究称阿斯巴甜可引发抑郁症、帕金森、脑癌、癫痫等多种疾病, 也有实验称其不会对人体有危害。此外,指出阿斯巴甜含有苯丙氨酸,提醒患有苯丙酮尿症的患者应忌食。
元気森林、雀巢、健力宝添加了天然甜味剂赤藓糖醇,其甜味特性酷似蔗糖,相对甜度为蔗糖的70%~80%,重点是它可与一些高强甜味剂复配使用,降低其苦涩感。
名仁使用了在口香糖中最常见的甜味剂木糖醇,它是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甜味剂。不过要提醒消费者的是,过量食用木糖醇很可能会导致腹泻。
雀巢一款添加的甜菊糖苷,其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而其热量仅为蔗糖的1/300,其是经我国卫生部、轻工业部批准使用的最接近蔗糖口味的天然低热值甜味剂。
依能一款使用了甜蜜素,其安全性也是颇有争议的,甜蜜素在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禁用,现在包括我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仍然使用。
“只喝0糖奶茶”,无糖饮料真的健康吗?专家:代糖也有副作用
一到夏天
想喝饮料的心蠢蠢欲动
再也按捺不住
冰雪碧、冰阔乐、冰奶茶、冰咖啡……
喝饮料一时爽,一直喝一直爽
图源:大河健康报 王泽霖
但是
我们的身体,吃得消吗?
饮料里到底有含有多少糖分做“肥料”?
喝下饮料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广州日报曾报道过
一名18岁高中生小海(化名)
因为喝太多奶茶导致痛风急性发作
手脚关节上长满了一块块白色的“钻石”
脚肿得无法走路!
原来,小海是奶茶喝太多导致了
痛风发作和痛风石形成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郑少玲解释
小海爱喝的奶茶是高糖软饮料
高果糖成分进入人体后
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多尿酸
痛风就找上门了
高糖的奶茶不敢多喝,那低糖、少糖、甚至无糖的奶茶、饮料,是不是就能放心地喝喝喝呢?
记者走访发现,“0糖0脂0卡”的饮料也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那么这些无糖饮料真的不含糖吗?
随便走进一家超市或者便利店,就会发现种类繁多、颜值颇高的无糖苏打气泡水、零度可乐、零糖雪碧等无糖饮料。尽管这些无糖或者零糖饮料要比普通饮料贵一至两元,但这并不影响消费者购买的热情。
广西南宁某便利店店主 陆先生:10个人里面有4个这样子,买那种无糖低糖的饮料。
南宁市民 刘女士:因为糖类摄入太多的话可能对身体的健康方面也会有影响,少摄入一些糖分进入可能会更好一些。
无糖的饮料,真的不含糖吗?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和营养科专家
曾现场测评18款网红饮料
含糖量测试结果是这样的↓
某无糖苏打水饮料,100毫升也含糖18.24g,折算方糖数约4块!
无糖饮料的甜味来自添加的代糖
虽然能量可以忽略但有副作用!
然而不少消费者也会心存疑虑,为什么无糖饮料喝起来还是有甜味呢?对此,营养与卫生学的学者告诉记者,根据国家标准,每100ml饮料中含糖≤0.5g,就可以标注为无糖饮料,因此无糖并非绝对意义的零糖。此外,一些无糖饮料里会添加代糖,如阿斯巴甜、甜菊糖、木糖醇、麦芽糖醇等,喝起来口感发甜,能量却可以忽略不计。不过代糖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卫生学系讲师 肖德强:像阿斯巴甜因为里面含有那个苯丙氨酸,所以的话有一些病人像苯丙酮尿症的病人,他本身不能够代谢苯丙氨酸,所以他在选择甜味饮料的时候要注意看清楚。另外还有一些糖醇类的物质,你如果摄入那个木糖醇含量比较高的那些食品的时候,最常见一个副作用就是容易拉肚子。
肖老师说,无糖饮料中的代糖只能短暂地欺骗人体大脑,当大脑接收到甜味信号却发现血糖没有上升后,反而会增加对真糖的渴望。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卫生学系讲师 肖德强:这些甜味剂的应用始终是不能完成白糖的那些作用,所以实际上如果长期指望着通过喝这种无糖饮料来缓解心理压力的话,实际上作用不是很大的。
另外,无糖饮料给人的心理暗示会降低人对糖的警惕,更容易让人“管不住嘴”,所以无糖饮料同样不能任性喝。大伙儿最好按照《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保持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