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陵十二钗人物性格命运浅析及判词,每人大概100字,求各位大神准
金陵十二钗判词
1、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这首诗写的是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这两句先是暗示了晴雯的名字,同时也就其命运做了一个总体的暗示,暗示晴雯结局也必如彩云般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两句是说晴雯虽然有着不俗的志向,但可惜身份只是一个小丫头,主要点出了晴雯的性格特征,在后面的描写中,大家也可以看出,晴雯这个人物确实同其他的丫鬟不同,我想还是在于她高洁的志向吧。"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这两句则是具体暗示晴雯年幼早夭,而原因则是由于"招人怨"和"毁谤生",即别人对她的嫉妒和诽谤。关于这点,我想讲两句我个人的看法,"毁谤生"指的是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给晴雯下了绊子,而"招人怨"究竟是泛指,还是指的袭人,我在这里就不好妄下评论了。最后一句"多情公子空牵念"则是指宝玉对晴雯的感情了,其中也有着让人无可奈何的辛酸。
2.谁帮忙总结一下金陵十二钗她们每个人最终的命运分别怎样
1、林黛玉 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
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
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2、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
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
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3、贾元春 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
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
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
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
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4、迎春 是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
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
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
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 5、贾探春 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
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 玫瑰花”之诨名。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冷酷无情。
抄检大观园时,她为了在婢仆面前维护作主子的威严,“令丫环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人动一下她丫头的东西。“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对探春动手动脚的,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
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6、贾惜春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的妹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
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
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7、王熙凤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
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
3.金陵十二钗每人的身份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和薛宝钗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贾元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贾探春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 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贾迎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惜春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巧姐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秦可卿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袭人。
金陵十二金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 金陵十二金钗副册: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小红、龄官、娇杏 金陵十二金钗又副册:晴雯、袭人、平儿、鸳鸯、紫鹃、莺儿、玉钏、金钏、彩云、司棋、芳官、麝月。
4.《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各自的命运
(林黛玉/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永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贾元春)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贾探春)才白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史湘云)富贵又为何?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贾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贾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木入,哭向金陵事更哀.
(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由判词可见其命运
林黛玉郁郁而死
薛宝钗守寡
贾元春病死在宫中 贾探春远嫁
.贾迎春出嫁被夫家公孙狼害死
贾惜春出家;
.王熙凤死后用草席裹着,在雪地中被人拖走。
5.“金陵十二钗”每个人的结局如何
1、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这首诗写的是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这两句先是暗示了晴雯的名字,同时也就其命运做了一个总体的暗示,暗示晴雯结局也必如彩云般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两句是说晴雯虽然有着不俗的志向,但可惜身份只是一个小丫头,主要点出了晴雯的性格特征,在后面的描写中,大家也可以看出,晴雯这个人物确实同其他的丫鬟不同,我想还是在于她高洁的志向吧。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这两句则是具体暗示晴雯年幼早夭,而原因则是由于"招人怨"和"毁谤生",即别人对她的嫉妒和诽谤。
关于这点,我想讲两句我个人的看法,"毁谤生"指的是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给晴雯下了绊子,而"招人怨"究竟是泛指,还是指的袭人,我在这里就不好妄下评论了。最后一句"多情公子空牵念"则是指宝玉对晴雯的感情了,其中也有着让人无可奈何的辛酸。
2、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这首诗讲的是袭人。
"温柔和顺"和"似桂如兰"是袭人的性格特征,而前面加上了"枉自"和"空云"两个字,则是暗示袭人最终也难以得偿她做姨奶奶的心愿。至于后两句,则暗示袭人最终的命运,袭人最后是要嫁给蒋玉菡的,因此说"优伶有福""公子无缘"。
以上两首诗出自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在这里我提一下,《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女子都是小姐或者主子之类的人物,而副册中是姨娘,又副册中则是丫鬟。 3、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首诗写的是香菱,由于香菱是薛蟠的姨娘,因此将其列入"又副册"。
这首诗先是暗示出香菱的名字,然后作者对其命运的评价是"实堪伤",香菱从前的名字叫英莲(即应怜),作者在这里再次暗示了香菱的命运凄惨。而"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则是暗示香菱最后将被折磨致死,而"两地孤木"则是一个"桂"字,因此后四十回中香菱被夏金桂逼死的遭遇与这首判词是吻合的。 4、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两首诗词都是讲的宝玉、宝钗和黛玉三者的爱情悲剧。
"停机德"指的是宝钗,"咏絮才"指的是黛玉。而"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则暗示虽然最终宝玉会和宝钗成婚,但心却永远留在了黛玉那里,而宝钗则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下一首《终身误》含义与前一首诗相同,不再赘述。
其中"金玉良姻"、"晶莹雪""齐眉举案"指的都是宝钗,而"木石前盟"和"寂寞林"指的是黛玉。 5、[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首词堪称《红楼梦》诗词中的经典,讲的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宝玉是上界的神瑛侍者,黛玉则是绛珠仙子,为还宝玉一生的眼泪而下界,因此这首词的悲剧意味很浓。
同时,作者也暗示二者的爱情最终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这首词字面意思不深,但含义隽永,感情真挚,需要好好体会。
6、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这两首诗词写的是元春。元春在《红楼梦》中出场不多,但却是一股可以在背后操纵贾府命运的力量。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暗示了元春在宫中的地位,即后面所写的贵妃身份。
"三春争及初春景"这句则是说迎春、探春、惜春都没有她这样好的命运,可她最后的命运又是怎么样呢?也不过是"虎兕相逢大梦归"而已。关于"虎兕相逢"这几个字,按有些红学家推测该是暗示了一个特定的时间或者特定的事件,导致元春的死亡,在此可不必过多理会。
至于后一首《恨无常》,含义与前面那首诗相似,其中加入了元春(或者说作者自己)的评论和劝戒。 7、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这两首诗词写的是探春。
前两句先是写出了探春的才华和志向,可惜生不逢时,正是赶在贾府即将走向衰落的"末世"。至于后两句,则暗示了探春最后的结局是远嫁。
探春的命运在书中暗示的是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如在宝玉过生日的时候,探春抽签的判词是"日边红杏倚云栽",是又一次对探春命运的暗示。 8、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 湘江水逝楚云飞。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6.金陵十二钗各自的性格命运
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主要女性人物“金陵十二钗”,依次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和秦可卿。
作者描写她们不但性格特点各异,而且刻画得入木三分,她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甚至每一句说话,都无不展现她们独特的性格,当真令人叹为观止;各人的命运遭际也与各人的性格特点有着某种联系,顺理成章,命运各各不同。林黛玉的性格用“凄美”二字来概括最恰当不过。
她袅娜娇美,弱质纤纤,仿佛一株弱柳,一阵微风都可使她摇摆不定,而且多愁善感,自卑心强,疑心重,对任何人事都疑云深锁,经常终日郁郁,泪痕满面,可以说,哭是她一生的全部内容,好像她降临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哭;但她才思敏捷,写诗、赋词、对联、猜谜等样样精通,而且每每有感而发,诗词意境常常压倒群艳。她和宝玉彼此真情相爱,但在这没落的、腐朽的封建社会环境之下,真情相爱是不允许的。
他们的爱情终归被贾母王熙凤她们扼杀了。最后,黛玉无意中得知宝玉已和宝钗成亲,万念俱灰,终于呕血而死。
我常常想,作者是不是太狠心了,林黛玉这样一个娇纤而可怜的弱女子,却安排如此悲惨的命运,但转念一想,小说如果不是这样构思,就可以想像,《红楼梦》自始至今肯定没有“红”过。 薛宝钗是一个性格温柔、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又有涵养、很会猜度长辈心态的美人。
她善于搞好人际之间的关系,与人和睦相处,容易讨得长辈的喜欢,这是她后来与宝玉成亲的重要因素。她心思细密,做事较稳重,又有分寸,考虑周详,薛家有什么家事,她母亲薛姨妈都经常采纳她的意见。
她文才方面也有特长,有人不开心时,善于用“典故”来开导人。她也知道宝玉和黛玉两个自小真心相爱,但世事难料,当她得知自己将与宝玉成亲时,的确欢喜了一阵子,以为终身有靠,今后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了,但宝玉真正爱的是黛玉,成亲当晚,得知自己的爱情被贾母她们愚弄了,知道无法违抗,虽然敷衍了一段日子,最终还是出家了。
这样,宝钗正应了“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贾元春是贾府“四千金”之首,她出生于正月初一,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正因此贾府才兴盛、荣耀一时。
一次正月十五的省亲,朝廷和贾府特别大兴土木,花银无数,为她兴建了占地万顷,极其奢华的大观园,亭台楼阁,曲径流溪,奇花异卉,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她在皇宫中虽然荣华富贵,但也认识到宫廷内部的黑暗;她思亲情切,常常赐书籍、笔研、钗帕和古玩之类给贾府的亲人,以慰思亲之苦;她最牵挂的人,除了贾母之外,第二就是宝玉和他的仕途了,她和宝玉虽属姐弟,犹胜母子,自小教诲宝玉读书做人,进宫后,还念念不忘向亲人打听宝玉的学业进境情况,可见,她期望宝玉能为贾府门楣增辉那种殷切之情了。
她被幽禁在皇家深院这一“见不得人的去处”,而“终无意趣”。自从省亲之后,再无机会出宫,内心郁郁,最后暴病而亡。
贾探春虽是庶出,但生得身长腰细,俊眼顾盼,神彩飘然,使人见之忘俗。在大观园“群艳”中,是最有远见、有抱负、有作为的。
他非常有才干,是一个既能工于诗赋,又能审时度世,处事果断,绝不循私的人。但为了明折保身,又是一个对亲人不留情面的忘恩者。
当凤姐抱病时,把荣府事务暂托她、宝钗和李纨代理,其母赵姨娘一来以为有门路可钻,二来倚老卖老,三来欺她们年轻,不敢怎样,想捞点便宜,到她们面前指手划脚,无理取闹,要这要那,被探春凛然骂了几句,碰了满脸的灰。但是,这样一个有能干、有志气的小姐,也逃不脱命运的摆布,最终“一帆风雨路三千”,孤零零远嫁海疆,不得与亲人相聚。
史湘云是贾母娘家的侄孙女,自小父母双亡,寄养在叔父家,但叔婶并不疼爱她。贾母见其幼小可怜,经常接来贾府,可算是在贾府长大。
她是一个快嘴快舌,天真烂漫,毫无机心的乐观派,喝醉酒后无忧无虑地在芍药花下睡大觉;她还喜欢女扮男装,在大观园众姐妹中,她算是最淘气的了。她后嫁青年公子卫若兰,也算书香世家,婚后夫妻恩爱,和谐相处,但好景不长,相公就得病死了,所以,她的命运结局也不乐观。
妙玉是寄居在大观园中栊翠庵的带发修行的尼姑,是唯一一个跟贾府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十二钗”女性。她既天生丽质,气若幽兰,又极通文墨,谙熟典故,却又性情孤癖,孤芳自赏,洁癖成性,不与俗人为伍。
在大观园里,她最谈得拢的只有两个人,一是惜春,二是邢岫烟,但对后者也不怎么放在心上,只因是年幼时的邻居游伴才相交而已。她虽遁入空门,却又尘缘未断,小说虽没有明写她喜欢谁,但从字里行间,我也体会到她眷恋宝玉,从她以“槛外人”身份寄柬祝贺宝玉诞辰这一节可见一斑。
她的命运是最惨的,跟她的洁癖恰恰相反,因无意中听了林黛玉凄怨的琴音,当晚静坐时,心猿意马,无法收慑心神,以致走火入魔,终于落入淫盗的魔掌,被劫持而去,不知所踪。贾迎春是贾府二小姐,贾赦之女,庶出。
她美丽善良,温柔沉默,但老实无能,天性懦弱,为人处世只知退让,任人欺侮,有个浑。
7.金陵十二钗副册人物命运及其生平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
人物命运:林黛玉,身患重病,在春末夏初位归花主。在贾家唯一的知己和生命的意义是宝玉,却与宝钗成亲,于是黛玉焚书含恨而终。她的一生就像那首《葬花吟》,质本洁来还洁去。
(贾元春)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人物命运:元春,“四春”之首,皇帝的妃子,深居宫中,虽享尽荣华却孤独一生。四大家族没落,她也逐渐失宠,只能抑郁而终。
(贾探春)才白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人物命运:探春,远嫁了。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已经暗示了她的结局,便是远嫁,很有可能是个王妃,才自精明志自高,贾家的没落相信探春比谁都会更苦不堪言。
(史湘云)富贵又为何?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人物命运:史湘云,天真可爱,她是贾母这一家的。但四大家族没落后,她的结局也很惨,嫁了一个丈夫,但是又早死了。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人物命运:妙玉,珑翠庵的美女和才女,最后被贼人劫了,下场可想而知。
(贾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人物命运:迎春,天生懦弱,丈夫施暴,很少可以回家看看亲人,丈夫家里的人甚至丫鬟对她都极为苛刻。最后在夫家被折磨而死。
(贾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人物命运:惜春,是宁府贾珍的胞妹。最后看透世事,出家了。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木入,哭向金陵事更哀.
人物命运:王熙凤,出了名的“辣凤子”,王夫人的侄女,很有手腕,是脂粉堆里的英雄,在贾家独当一面,何等风光,好强了一辈子,但死后,连个像样的葬礼也没有,又何其凄惨。何其讽刺。
(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人物命运:巧姐,贾家没落以后,被人卖了当官妓,刘姥姥赎了她出来,可谓是凤姐积德的造化,也是刘姥姥的善良品行。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人物命运:李纨,宝玉的嫂子,嫁给宝玉的哥哥贾珠后没多久便守起了寡。
(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滛,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人物命运:秦可卿,贾蓉的妻子,年纪轻轻便也离开了人世。情天情海幻情深,焦大骂贾家的那句“趴灰的趴灰”,说的就是秦可卿与公公贾珍,最后因为心理压力太大又被人发现,吊死在天香楼。
8.红楼梦之十二金钗有哪几人,他们的命运如何
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十二钗副册: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小红、龄官、娇杏; 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袭人、平儿、鸳鸯、紫鹃、莺儿、玉钏、金钏、彩云、司棋、芳官、麝月。
下面我重点说说十二钗正册人物: 1.林黛玉,字颦卿,别号潇湘妃子。原藉姑苏,贾母心爱的外孙女。
先伤母,其父亦不久去世。作者形容她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姣袭一身之病;闲静如姣花照水;形动如弱柳扶风一幅古代病态美人图,跃然纸上。
她性情孤高,胸怀狭窄,才情之高,为十二金钗之冠。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2.薛宝钗,别号蘅芜君,生得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下画而横翠,肌肤也丰泽而白皙。她性情温和贞静,行为豁达大度,处事随分安时,才情之高,亦只她堪与黛玉匹敌。
与宝玉原系姨表姊弟。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
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3.王熙凤,小名凤姐儿,浑号凤辣子,贾琏之妻。生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材苗条,体态风骚,粉面含威春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
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绔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 “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
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称∶ “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体己利钱来。
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4.史湘云,别号枕霞旧友,原藉金陵。贾母的内侄孙女。
生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面貌非常美丽。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
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
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后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后成痨症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身。 5.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一,贾蓉之妻。
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
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6.妙玉,自称槛外人,有时亦称畸人。
出身世宦之家,因自幼多病而遁入空门,她有洁癖,性情孤僻。文墨极通,经典极熟从她送宝玉生日帖,宝玉索红梅一索即得,以后宝玉伴送她回栊翠庵,窃听黛玉弹琴走火入魔看来,她实尘心未尽后遭强徒劫去,不知所终。
7.贾元春,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
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
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
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终无意趣”“得见人处”。
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机会,后暴病而亡。 8.贾迎春,别号菱州。
生得肌肤微丰,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腻鹅脂。她性情诚厚怕事。
是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头”的诨名。
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
9.贾巧姐,小名巧姐儿,又名大姐儿。凤姐的独生女。
虽然自幼多灾多病,而且自贾府败落、王熙凤。
9.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各自命运
黛玉,出生中等知识份子家庭,忧郁而纯洁,命运是枉凝眉;
宝钗,皇商家庭出身,一问摇头三不知,不干已事不开口,自诩口拙,很冷,常吃冷香丸,屋里什么也不喜欢挂,很聪明,善于保护自己,他的命运是终身误;
元春,贾政长女,因贤孝才德入宫,此后幽闭深宫,命运是恨无常;
探春,外号玫瑰花,是宝玉同父异母的姐姐,是大观园内惟一一个有政治家风度的女性,组织能力强,命运出骞远嫁,分骨肉;
迎春,与世无争,善良懦弱,命运是喜冤家,被父亲抵债的形式嫁给孙绍祖,一年不到就被折磨至死;
惜春,因为看惯三个姐姐的命运,情愿出家,命运是看破三春,虚花悟;
史湘云,心态好,自幼父母双亡,爱喝酒,性格刚烈, 嫁了一个有才华的人,不久却分开了,守寡一辈子,命运是悲中乐;
妙玉,出身官宦有钱人家,因多病而出家,个性高傲,惟只看得上宝、黛、钗,极喜苏东坡“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命运是最终流落风尘,世难容,太干净;
王熙凤,是个令人可亲、可恨、可畏、可喜、可悲的人,自小不爱穿女儿装,一朝权在手,就把权来用,她巧设毒计害死贾瑞、尤二姐,两面三刀,命运却是机关算尽,聪明误,惟一做了件好事就是帮了刘佬佬;
贾巧姐,王熙凤的女儿,贾府末落后,被卖入青楼,最后被刘佬佬赎回,嫁给板儿,过上农村的生活,最好的结局,命运是留余庆;
李执,贞洁,十几岁就嫁贾珠,生一孩子贾兰,贾珠死去,李执守寡一辈子,性格安静,晚年贾兰当了武官,命运是晚韶华;
秦可卿,是个孤儿,性格平和,美丽,风流,也曾勾引过宝玉,嫁与贾芸却被贾珍霸占,被婆婆看见,在天香楼自尽,她死后宝玉闻讯口吐鲜血,命运是好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