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社会 > 新闻正文

描写雨水节气的古诗词有哪些?古代雨水节气的传统习俗

2020年2月19日12时57分迎来雨水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化中红重要的一部分,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对雨水节气用诗篇来赞美。因为雨水节气已至,全国迎来了繁忙的春耕备耕。虽然今年的春季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而变得不同寻常,但粮为民之本,农时不等人。一起来看看古人对雨水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吧!

 

2020年2月19日12时57分迎来雨水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化中红重要的一部分,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对雨水节气用诗篇来赞美。因为雨水节气已至,全国迎来了繁忙的春耕备耕。虽然今年的春季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而变得不同寻常,但粮为民之本,农时不等人。一起来看看古人对雨水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吧!

描写雨水节气的古诗词有哪些?古代雨水节气的传统习俗

描写雨水节气的诗篇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殆尽冬寒柳罩烟,

熏风瑞气满山川。

天将化雨舒清景,

萌动生机待绿田。

——《七绝·雨水》(作者不详,一传刘辰翁)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唐)孟郊《春雨后》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北宋)秦观《好事近·梦中作》

雨水节气的传统习俗

【忙农事】

雨水节气到来,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的冬季已经过去,降雨开始并逐渐增多,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农谚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雨水节气在南方,被称为“可耕之候”,春耕、春灌、播种、育苗、施肥、防冻、嫁接果木等农事活动便要陆续展开了。

【勤养生】

随着降雨的增多,湿气加重,容易困扰脾胃,所以,这一时期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唐代孙思邈说:“春时宜食粥。”提醒我们在春季应多喝粥,既便于吸收,又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此外,还要注意腿脚的保暖,少用冷水,少吃寒食。

【回娘屋】

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一项风俗。到了雨水节气,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女婿要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去给岳父岳母送节,称为“接寿”,表示对辛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的感谢。

【撞拜寄】

在一些地方,雨水节气是一个很富有人情味的日子。在川西民间,早晨天刚亮,一些年轻的妇女便牵着儿女站在大路边,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当有人经过时,无论男女老幼,都会拦住对方,让年幼的儿女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称为“撞拜寄”,希望孩子能够健康长大。

今日迎来雨水节气,谢谢那些在“疫情”风雨中的撑伞人!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