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 > 新闻正文

长寿老人食谱

长寿老人食谱


1.老人长寿食谱有哪些

一日三餐是获取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安排老年食谱绝不应固守一种模式,而要勤于变化。

1.品种求变:饮食养生的要旨之一是保持营养平衡,但每种食物成分各异,只有饮食多样化,才能互相补充,保证供给。因此,每天最好要安排30种食物以备选择,至少也要吃14种才能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

2.三餐求变:一日三餐,每餐的进食时间不同,而人体的生理过程也在变化,故食谱的重点应作相应调整,以适应这种节律的改变。其目的在于保障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早餐应坚持低糖低脂的原则,首选瘦肉、禽肉、蔬菜、果汁、低脂奶,辅以谷物、面食。午餐以高蛋白食物为主。

晚餐应以高糖、低蛋白食物为主。这是因为糖类会增加血清素分泌,可防止失眠。

如晚上需要加班,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则又成为必要之举了。 3.四季求变:一年四季比起一天来,变化更大,故食谱更应有所不同。

春季食谱要突出温补阳气类食物的地位,如葱、蒜、韭菜等蔬菜。同时,根据孙思邈提出的“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原则,大枣、瘦肉、禽蛋、鱼、豆类等亦是佳品。

夏季首先要注意补足水分和钠、钾、钙、镁等无机盐,含氮物质以及维生素B、维生素C等,一般蔬菜每天不少于500克,豆腐不少于100克,鸡蛋1个,少量瘦肉。肉末豆腐、炒青菜、蒜泥拌茄子或黄瓜、咸鸭蛋等都是夏季佳肴,同时应少吃油腻食品。

另外,在这个季节苦味食物,如苦瓜等蔬菜值得推荐。 秋季气候干燥,易使人产生“秋燥”症状,如咽干、嘴唇裂、口渴、便秘等,饮食要点是养阴润肺,故芝麻、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萝卜之类为度秋佳品。

此外,还要注意用饮食调养秋燥症。立秋之后,气候干燥,人们在夏季过多的发散之后,各组织均感水分不足,如受风凉,易引起头痛、流泪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

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和耐受力较差,重视饮食调养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老年秋季饮食调养以“清润”为宜。

秋季易伤津液,平时要适当多饮些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些萝卜、番茄、豆腐、柿子、香蕉等,这些食物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功效。要禁烟、酒以及辣椒等燥热之品。

暮秋时节,人们的精气开始封藏,进食滋补食品较易被机体消化、吸收和藏纳,有利于改善脏器的功能,增强人体素质。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更有康复、祛病和延年之功效,这时可适当多吃些鸡、鸭、牛肉、猪肝、鱼虾等以及莲子、大枣之类的食品。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秋冬间,暖里腹”。因此,在饮食上还应注意暖腹,禁食生冷。

冬季天气寒冷,是闭藏之令,进食的要点是“保阴潜阳”,即多吃点敛阳护阴的食物,如胡麻仁、龟、鳖、藕、木耳等。同时,天气寒冷,宜增加热能,加强抗寒能力,故狗肉、羊肉等高热能食物不可冷落。

另外,冬天应多吃些新鲜蔬菜,以免维生素缺乏,故胡萝卜、油菜、菠菜、豆芽菜等便显得更为宝贵。 另外注意的是: 1、每天吃3—4顿水果,尽量多吃,种类尽量多样化,一定要饭前吃。

2、每天坚持喝酸奶,原味酸奶最好,多喝没有关系。 3、每天吃一顿水煮黄豆,作为主食。

4、每天吃两个以上鸡蛋,水煮、蒸羹、炒、作汤均可。 5、每2—3天吃一次炖带鱼,或其它海产品,不要油炸。

6、每天多吃新鲜蔬菜,数量和种类越多越好。 7、坚决不吃工业加工食品和油炸食品。

8、尽量用粗粮、杂粮、红薯、土豆、南瓜、山药、芋头等代替细粮,若吃白面要吃全麦面粉,若吃大米要吃糙米。 9、每周常吃海带、木耳、蘑菇、豆腐、藕、胡萝卜、芹菜、菜花、苦瓜。

10、尽量每天喝牛奶,最好是原味纯牛奶。 11、尽量每周多吃未经工业加工的干果类食品。

12、尽量少吃或不吃肉类食品,但是动物肝脏应该每周都吃。 13、尽量不吃陆地上动物的脂肪,橄榄油和亚麻子油是最好的食用油。

14、尽量在饭前或两顿饭中间喝水、喝汤,不在饭后喝。 15、尽量坚持每天喝干红葡萄酒。

16、尽量不吃工业制造的糖类、工业加工的甜食、味精鸡精等所有工业调味品,尽量少吃盐。 17、尽量少食多餐,每顿饭八成饱为宜。

18、尽量让自己的饮食种类多样化。 19、用快乐的心情和乐观的态度,对待、品味和享用您的这些食品;把您的饮食当作是享受,而不是任务。

2.健康长寿饮食该怎么吃

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颁布了纤维食品指导大纲,给出了健康人常规饮食中应该含有30-50克纤维的建议标准。

研究发现,饮食中以6分粗粮、4分细粮最为适宜。所以,粗细粮搭配吃最合理,成年人每日的食谱应包括奶类、肉类、蔬菜水果和五谷等四大类。

早餐不能不吃,而且要吃好,应多吃些富含水分的食品,如稀饭,菜汤,米粥,牛奶,豆浆等。中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正餐,要补充上午消耗的能量,要多吃鱼,瘦肉,蛋,牛奶,豆制品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晚餐与中餐一样,同样重要,膳食依照中餐的安排,但不要吃的过饱,以七分饱为宜,中间辅以水果。摘自《百度文库》。

3.老人一周健康饮食的菜单

周一

早餐:山药粥,菜包子1个,煮鸡蛋1个

加餐:香蕉1根

午餐:米饭,豉椒香菇兔肉,素炒圆白菜

加餐:牛奶250克,蛋糕30克

晚餐:西红柿挂面汤,葱油花卷,胡萝卜炒肉丝,烧油菜

周二

早餐:小米粥,芝麻烧饼,香菜拌豆腐

加餐:苹果1个

午餐:米饭,芙蓉鸡丝,虾皮扒白菜,鲫鱼汤

加餐:牛奶250克

晚餐:黑米粥,馒头,三色蛋羹,素烧菠菜

周三

早餐:红枣大米粥,椒盐卷,咸鸡蛋,拌黄瓜

加餐:橘子100克

午餐:米饭,香菇焖鸡,芝麻油菜,豌豆苗肉丝汤

加餐:牛奶250克,面包30克

晚餐:玉米糁粥,葱油花卷,海米木耳烧菜心

周四

早餐:红薯,玉米面粥,酱豆腐,清炒黄豆芽

加餐:苹果1个午餐:蒸春饼,木耳烧菜心,四喜黄豆,西红柿鸡蛋汤

加餐:牛奶250克,饼干30克

晚餐:米饭,虾仁韭菜,素炒三丝(胡萝卜、青椒、莴笋)

周五

早餐:豆浆,馒头片,拌生菜,香菜胡萝卜豆腐丝

加餐:橘子100克

午餐:水饺(三鲜馅:虾皮、香菇、猪肉),拌菜心

加餐:牛奶250克,熟板栗5个

晚餐:米饭,西红柿炒鸡蛋,醋溜青椒土豆丝

周六

早餐:豆浆,面包片夹荷包蛋

加餐:香蕉1根

午餐:米饭,炒小白菜,三色蛋羹,鱼汤

加餐:豆腐脑150克晚餐:牛奶黑米粥,发面肉卷,芝麻油菜

周日

早餐:馄饨(猪肉馅,汤配紫菜、香菜和青菜叶)

加餐:苹果1个

午餐:米饭,香菇鸡汤炖豆腐,烧三鲜(茄子、土豆、青椒)

加餐:酸奶150克,全麦面包30克

晚餐:菠菜鸡蛋面条汤,花卷,青笋炒肉丝

4.老人长寿食谱有哪些

一日三餐是获取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安排老年食谱绝不应固守一种模式,而要勤于变化。

1.品种求变:饮食养生的要旨之一是保持营养平衡,但每种食物成分各异,只有饮食多样化,才能互相补充,保证供给。因此,每天最好要安排30种食物以备选择,至少也要吃14种才能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

2.三餐求变:一日三餐,每餐的进食时间不同,而人体的生理过程也在变化,故食谱的重点应作相应调整,以适应这种节律的改变。其目的在于保障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早餐应坚持低糖低脂的原则,首选瘦肉、禽肉、蔬菜、果汁、低脂奶,辅以谷物、面食。午餐以高蛋白食物为主。

晚餐应以高糖、低蛋白食物为主。这是因为糖类会增加血清素分泌,可防止失眠。

如晚上需要加班,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则又成为必要之举了。 3.四季求变:一年四季比起一天来,变化更大,故食谱更应有所不同。

春季食谱要突出温补阳气类食物的地位,如葱、蒜、韭菜等蔬菜。同时,根据孙思邈提出的“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原则,大枣、瘦肉、禽蛋、鱼、豆类等亦是佳品。

夏季首先要注意补足水分和钠、钾、钙、镁等无机盐,含氮物质以及维生素B、维生素C等,一般蔬菜每天不少于500克,豆腐不少于100克,鸡蛋1个,少量瘦肉。肉末豆腐、炒青菜、蒜泥拌茄子或黄瓜、咸鸭蛋等都是夏季佳肴,同时应少吃油腻食品。

另外,在这个季节苦味食物,如苦瓜等蔬菜值得推荐。 秋季气候干燥,易使人产生“秋燥”症状,如咽干、嘴唇裂、口渴、便秘等,饮食要点是养阴润肺,故芝麻、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萝卜之类为度秋佳品。

此外,还要注意用饮食调养秋燥症。立秋之后,气候干燥,人们在夏季过多的发散之后,各组织均感水分不足,如受风凉,易引起头痛、流泪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

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和耐受力较差,重视饮食调养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老年秋季饮食调养以“清润”为宜。

秋季易伤津液,平时要适当多饮些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些萝卜、番茄、豆腐、柿子、香蕉等,这些食物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功效。要禁烟、酒以及辣椒等燥热之品。

暮秋时节,人们的精气开始封藏,进食滋补食品较易被机体消化、吸收和藏纳,有利于改善脏器的功能,增强人体素质。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更有康复、祛病和延年之功效,这时可适当多吃些鸡、鸭、牛肉、猪肝、鱼虾等以及莲子、大枣之类的食品。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秋冬间,暖里腹”。因此,在饮食上还应注意暖腹,禁食生冷。

冬季天气寒冷,是闭藏之令,进食的要点是“保阴潜阳”,即多吃点敛阳护阴的食物,如胡麻仁、龟、鳖、藕、木耳等。同时,天气寒冷,宜增加热能,加强抗寒能力,故狗肉、羊肉等高热能食物不可冷落。

另外,冬天应多吃些新鲜蔬菜,以免维生素缺乏,故胡萝卜、油菜、菠菜、豆芽菜等便显得更为宝贵。 另外注意的是: 1、每天吃3—4顿水果,尽量多吃,种类尽量多样化,一定要饭前吃。

2、每天坚持喝酸奶,原味酸奶最好,多喝没有关系。 3、每天吃一顿水煮黄豆,作为主食。

4、每天吃两个以上鸡蛋,水煮、蒸羹、炒、作汤均可。 5、每2—3天吃一次炖带鱼,或其它海产品,不要油炸。

6、每天多吃新鲜蔬菜,数量和种类越多越好。 7、坚决不吃工业加工食品和油炸食品。

8、尽量用粗粮、杂粮、红薯、土豆、南瓜、山药、芋头等代替细粮,若吃白面要吃全麦面粉,若吃大米要吃糙米。 9、每周常吃海带、木耳、蘑菇、豆腐、藕、胡萝卜、芹菜、菜花、苦瓜。

10、尽量每天喝牛奶,最好是原味纯牛奶。 11、尽量每周多吃未经工业加工的干果类食品。

12、尽量少吃或不吃肉类食品,但是动物肝脏应该每周都吃。 13、尽量不吃陆地上动物的脂肪,橄榄油和亚麻子油是最好的食用油。

14、尽量在饭前或两顿饭中间喝水、喝汤,不在饭后喝。 15、尽量坚持每天喝干红葡萄酒。

16、尽量不吃工业制造的糖类、工业加工的甜食、味精鸡精等所有工业调味品,尽量少吃盐。 17、尽量少食多餐,每顿饭八成饱为宜。

18、尽量让自己的饮食种类多样化。 19、用快乐的心情和乐观的态度,对待、品味和享用您的这些食品;把您的饮食当作是享受,而不是任务。

5.长寿老人喜欢吃什么食物(2)

五、每天吃一个鸡蛋 每天吃一个鸡蛋已成为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

根据营养学的安排,每天饮食坚持“三个一”:“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间吃一个大苹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学安排饮食,吃出了健康。

营养学家测定,蛋清中含大量水分、蛋白质。蛋清蛋白有极丰富的氨基酸,且组成比例非常适合人体需要,这种蛋白质在人体中利用率最高。

蛋清蛋白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能力。

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胆碱可改善记忆力。蛋黄含的无机盐、钙、磷、铁和维生素都比较丰富。

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脂肪属饱和脂肪酸。吃鸡蛋过多,会使胆固醇的摄入量大大增加,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危害心脑血管,并增加肝、肾负担。

所以,每天吃1、2个就可以了。长寿老人们从不多吃。

六、偏爱红薯 吃红薯是长寿老人的一大喜好。 老人说: “红薯是个宝,顿顿离不了。”

医学家研究,红薯有五大功效:1.和血补中,营养丰富;2.宽肠通气,促进排便;3.益气生津,增强免疫;4.含抗癌物质,能防癌抗癌;5.抵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医学家说,红薯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止肝脏和肾脏结缔组织萎缩,使人体免疫力增强。

还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诱发癌症。又因红薯中含钙、镁较多,所以能防止骨质疏松症。

由此可见,红薯不愧为长寿老人的饮食一宝。 七、豆腐是老人喜欢的美食 老人们普遍爱吃豆腐。

他们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随息居饮食谱》谓:“处处能造,贫富攸易,询素食中广大教主也。

亦可入荤馔。冬月冻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豆腐的功效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和智力发育。

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八、崇爱大白菜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爱。

味道鲜美,荤素皆宜,是冬令佳蔬, 老人常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可见,常吃白菜有利于却病延年。

大白菜含有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还含有分解致癌物质亚硝胺糖酶。从药用功效说,大白菜有养胃、利肠、解酒、利便、降脂、清热、防癌等七大功效。

九、冬天不离萝卜 长寿老人冬天饮食不离萝卜。他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

萝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含脂肪。所含的芥子油和淀粉酶能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萝卜是地地道道的老人保健食品。祖国医学认为,它能化积滞、消食积,疗痰咳失音,治吐血、衄血、消渴、止痢、祛头痛,利小便等;生吃可以止渴、清内热、化痰止喘和助消化;蒸熟吃能消食健脾,并有补益功效。

“萝卜就茶”。吃点萝卜,喝点茶水,能消除燥热,祛体内郁积毒热之气,对恢复精气神有很好作用。

萝卜和肉一起炖煮,味道也很好。但不能与人参、橘子同吃~ 十、胡萝卜是老人心爱物 胡萝卜也是老人都喜爱的心爱物。

胡萝卜高含维生素A,有极为丰富的胡萝卜素。研究表明,胡萝卜能提供抵抗心脏病、中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胡萝卜素在高温下也很少破坏,容易被人体吸收,然后转变成维生素A,所以能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和眼干燥症。胡萝卜素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人体吸收。

因此,有经验的老人常把胡萝卜切成片或丝同油炒,这样,胡萝卜素的保存率可达79%以上,切片油炸,胡萝卜素保存率为81%,切片和肉一起炖,胡萝卜素的保存率高达95%。 胡萝卜还有促进大脑物质交换,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读书学习前吃一盘炒胡萝卜丝,有利于巩固记忆。 上面给大家介绍的十种食物,是长寿老人都爱吃而且经常吃的食物,这也给大家提供一些经验,想要长寿,饮食上就要多多注意。

6.老人吃什么食物最长寿

养生学家和营养学家在大量调查中发现,长寿老人的日常饮食有十大爱好。

1、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两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两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2、小米是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生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小米很有道理。

3、玉米当主食

玉米,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美国医学会做过普查,发现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没有一个高血压、没一个动脉硬化,原来是吃老玉米吃的。医学家研究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所以不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4、天天喝奶

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据说,美国现有25000名百岁寿星,其中80%为女性,她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喝奶。百岁寿星贝宁,每天喝两杯奶,有时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岁之时,仍没有骨质疏松迹象。

5、每天吃一个鸡蛋

每天吃一个鸡蛋,已成为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百岁寿星、著名经济学家陈翰笙博士根据营养学的安排,每天饮食坚持“三个一”:“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间吃一个大苹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学安排饮食,吃出了健康。

6、偏爱红薯

吃红薯是长寿老人的一大喜好。医学家研究,红薯有五大功效:1.和血补中,营养丰富;2.宽肠通气,促进排便;3.益气生津,增强免疫;4.含抗癌物质,能防癌抗癌;5.抵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

医学家说,红薯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治肝脏和肾脏结缔组织萎缩,使人体免疫力增强。还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诱发癌症。又因红薯中含钙、镁较多,所以能防治骨质疏松症。

7、豆腐人人都爱

老人们普遍爱吃豆腐。他们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随息居饮食谱》谓:“处处能造,贫富攸易,询素食中广大教主也。亦可入荤馔。冬月冻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豆腐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等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和智力发育。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8、喜爱大白菜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爱。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有一幅大白菜图,独论白菜为“菜中之王”,并赞“百菜不如白菜”。老人常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大白菜含有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从药用功效说,大白菜有养胃、利肠、解酒、利便、降脂、清热、防癌等七大功效。

9、秋冬不离萝卜

长寿老人冬天饮食不离萝卜。他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写过一幅对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萝卜就茶”是郑老先生的养生之道。

萝卜是地地道道的老人保健食品。中医认为,它能化积滞、消食积,疗痰咳失音,治吐血、消渴、止痢、祛头痛、利小便等;生吃可以止渴、清内热、化痰止喘和助消化,蒸熟吃能消食健脾,并有补益功效。

10、胡萝卜

胡萝卜也是老人的心爱物。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有极为丰富的胡萝卜素。研究表明,胡萝卜能提供抵抗心脏病、中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7.长寿老人的饮食生活方式有哪些

长寿老人的饮食生活方式有哪些1、酸奶

20世纪80年代,乔治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前苏联高加索南部)传言拥有比其它国家更多的长寿者,同时,宣布他们长寿的秘密食物——酸奶。

他们长期吃酸奶,因为酸奶里含有钙,可以延缓骨质疏松症,含有有益的细菌群,帮助他们保持健康和减低与衰老有关肠道疾病。

长寿老人的饮食生活方式有哪些2、鱼

30年前,研究者们开始研究为什么因纽特(旧称北美爱斯基摩人)土族人几乎没有心脏病,原因是他们的数十里含有大量的鱼。鱼肉含大量的omega-3脂肪。它能够帮助预防动脉血管里的胆固醇的堆积,预防心率失常。

长寿老人的饮食生活方式有哪些3、巧克力

巴拿马海岸的人群与巴拿马大陆的居住人群相比患有心脏病的几率有低9成,他们长期饮用含有可可比率特高的饮料,保证血管的健康。预防二型糖尿病、肾脏疾病和老年痴呆病。

水果酒

饮用适量的酒精饮料可以保护预防心脏病、糖尿病和老年痴呆失忆病。任何含酒精的饮料几乎都有类似功效,但是,红酒更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红酒对抗衰老的作用对动物也同样生效。它们可以有效延缓细胞衰老的进展。

8.你知道一般长寿的人,饮食方面都有哪些

你好,养生学家和营养学家在大量调查中发现,长寿老人的日常饮食有几大特点。

喜欢喝粥

从长寿老人的饮食习惯看无一不喜欢喝粥。着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上海第一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的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

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人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生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他编制了粥谱一百余种,供老年人选用,深受欢迎。

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小米是谷子去皮后的颗粒状粮食,历来就有“五谷杂粮,谷子为首”的美称。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祖国医学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小米很有道理。

每天吃一个鸡蛋

每天吃一个鸡蛋已成为长寿老人的普通习惯。

百岁寿星,着名经济学家陈翰笙博士根据营养学的安排,每天饮食坚持“三个一”:“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间吃一个大苹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学安排饮食,吃出了健康。

营养学家测定,蛋清中含大量水分、蛋白质。蛋清蛋白有极丰富的氨基酸,且组成比例非常适合人体需要,这种蛋白质在人体中利用率最高。蛋清蛋白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能力。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胆碱可改善记忆力。蛋黄还含有无机盐、钙、磷、铁和维生素都比较丰富。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脂肪属饱和脂肪酸。吃鸡蛋过多,会使胆固醇的摄入量大大增加,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危害心脑血管,并增加肝、肾负担。所以长寿老人每天吃一个鸡蛋就可以了。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