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 > 新闻正文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即将到来,碘知识非常重要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即将到来,碘知识非常重要

本报记者李丽云

给你提个醒

5月15日是中国第28个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科学补碘,健康生活”。

那么,应该如何科学补碘呢?《科技日报》记者采访相关医学专家,为您带来权威科普。

人体不能产生碘,需要从外界获取

中国预防医学协会甲状腺疾病预防委员会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碘缺乏病防治专家苏晓辉说,碘是一种“智力元素”,是新陈代谢和生长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也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碘不能由人体产生,需要从外界获取。中国居民碘摄入的主要来源是碘盐、食物和饮用水。碘盐对人体碘的平均贡献率为84.2%,但高水碘地区除外。

数据显示,如果儿童胎儿和婴儿缺碘,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碘缺乏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单纯性耳聋、流产、胎儿先天性畸形等。主要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中国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发布的健康人群碘摄入量推荐值为0-6个月85g/天,6个月-1年115g/天,1-10年90g/天,11-13年110g/天,14岁及以上成人120g/天,孕妇230g/天,哺乳母亲240g/天。

碘盐除了这两类人都要吃

国家卫健委全国地方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中心副主任沈红梅说,我国缺碘地区居民每日碘摄入量约为10微克,一般人群从食物中摄入的碘量约为25-50微克。如果不吃额外的富碘食物,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和饮水中获得的碘是无法满足人体需要的。根据中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食盐加碘水平为25 mg/kg。如果每天消耗5克盐,烹饪损失率按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推荐的20%计算。我们每天可以从碘盐中摄入100微克的碘,加上饮用水和食物中消耗的碘,可以达到一般人群推荐的碘摄入量。因此,除生活在水源碘含量高的地区外,所有居民都应食用碘盐。

但是,苏晓辉指出,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甲亢、甲状腺炎)的患者,由于治疗需要,可能不会按照医嘱食用碘盐或少吃碘盐。

碘酸钾作为盐碘增强剂是安全的

沈红梅认为,由于碘酸钾比碘化钾化学性质更稳定,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用碘酸钾代替碘化钾作为食盐的碘增强剂。

碘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其安全性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但需要强调的是,碘酸钾碘盐不等于碘酸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证实,碘盐中的碘酸钾在烹饪后基本上可以转化为碘离子或碘分子。其中86.5%的碘酸钾转化为碘离子,13.2%的碘酸钾转化为碘分子,总转化率为99.7%。实验表明,碘盐煮熟或放入凉拌30分钟后,碘酸钾几乎消失,公众不用担心碘酸钾碘盐的安全性。

甲状腺癌的流行与食盐加碘无关

网上有传言说吃碘盐与甲状腺癌有关。

根据覆盖全国2亿人口的193个癌症登记点的癌症监测数据,结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碘盐食用监测数据,初步相关分析表明,碘盐食用量与甲状腺癌发病率无正相关关系。相反,碘盐对预防甲状腺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碘盐与甲状腺癌死亡率没有相关性。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