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中国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增长超过175亿立方米

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记者路虎)“十三五”期间,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成为全国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这是记者26日在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电视会议上了解到的情况。

据报道,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的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高。累计完成造林5.45亿亩,森林抚育6.37亿亩,国家级保护林4805万亩,森林覆盖率比“十二五”期间的21.66%大幅提高。天然林保护范围扩大到全国,商业采伐完全停止,恢复天然林19.44亿亩。天然草地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56.1%,天然草地鲜草总产量超过11亿吨。

中国还开展了红树林保护和恢复专项行动,新增湿地300多万亩,湿地保护率超过50%。累计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8亿亩,沙化土地禁止保护区面积扩大至2660万亩。沙漠化的面积和程度不断缩小,沙尘暴数量明显减少。

国家林业局局长关志欧表示,开展大规模的土地绿化行动是“十四五”计划的关键任务。要在土地空间规划中科学安排绿地,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合理安排年度土地绿化任务。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应巩固现有成就,重点是结构调整和提高质量。西部和东北地区是开展土地绿化的主战场。要充分利用适宜的绿化空间,坚决打好生态脆弱地区增绿扩绿的硬仗。巩固和提高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克服困难,继续推进不稳定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加强乡土树种和草种培育,有效解决树种单一、森林质量低下的问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努力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作为自主贡献的目标之一,2030年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这是一项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关志鸥说,通过扩大增量规模和优化存量结构,努力提高森林质量和管理水平,努力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