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打扫房子,准备年货……新年的气息越来越浓。新年刚过,是春节的彩排。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告别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你对小年了解多少?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找出答案。
到底哪天是小年
近年来,关于哪一天是新年的讨论就像端午节吃咸饺子或甜饺子一样激烈。事实上,关于哪一天是小的一年,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在中国北方,农历新年是腊月二十三,而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腊月二十四和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在江苏、浙江和上海被称为农历新年。
小年习俗
习俗一:祭灶王
小年,是民间祭祀灶的日子。根据民间传说,“上帝说好话,下层世界保证和平。”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神都会把家里的善恶告诉玉帝。因此,人们会在灶王爷的塑像前放一些蜜瓜和烹饪甜食,以便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说更多的好话。
习俗二:贴窗花
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都开始贴烧烤架。以前窗花一般都是自己剪的,有技术的老人带着孙子把漂亮的窗花剪了糊。现在大部分人去买窗花,似乎失去了一丝欢乐和味道。
习俗三:贴春联
很多地方春联都是从小贴的,早在春节就被认为是春联了。相对于传统家庭,写得好的人也习惯写春联。一般用最常见的红纸和黑墨水,简单却很有味道。
习俗四:扫尘土
年轻的时候,你要扫地。北方人称之为“扫地”,南方人称之为“除尘”。
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当时是一种驱除疫鬼、祈求安康的宗教仪式。“尘”与“陈”谐音后,扫尘也指扫旧的东西,不仅指院中的旧秤,还指年老时遇到的不快。
习俗五:婚嫁
过了腊月二十三,汉族民间认为神仙上了天,一切都被原谅了,不用选日子娶媳妇或者请姑娘。因此,直到年底,婚礼仪式将会非常多。
习俗六:吃麻糖
糖瓜、麦芽糖、麻糖等。原本是用来擦灶神的嘴,逐渐演变成小孩子早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句话叫“芝麻糖不能吃,芝麻糖不能吃,手指不能嚼”。
习俗七:吃饺子
北方除夕夜,饺子是用来吃的,意思是送走灶神,“送走饺子迎风的一面”。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心里很开心,很开心。
看到这里,不是很多回忆吗?虽然新年的日子和习俗因地而异,但辞旧迎新的美好含义是一样的。
今天,祝你和你的家人身体健康!
(河北新闻网由人民日报微信、央视四套、央视新闻、编辑林瀚整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