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都是各大企业集中发布招聘需求,职场人聚集找工作的高峰期。今年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再创新高。同时,疫情导致更多留学生选择回国找工作,使得今年职场新人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海归人数比2019年增加了33.9%。今年春节后的第二周,随着考研成绩的公布,更多的应届毕业生走上了就业市场,求职人数同比增长143.1%。
延伸阅读
海归求职,用好“应届生”身份
在招聘过程中,“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无疑是求职的一大利器。但由于留学国和国内的教育制度不同,所以毕业和回国是有“时间差”的。有的同学对如何确定自己的应届毕业生身份有所怀疑,有的甚至因为错过了应届生的报考而错过了理想的岗位。把握“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优势,对于毕业后回国找工作的留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精心把握“应届生”时间
“我明年五月毕业。在国内是哪个学生?”
“我明年毕业。现在可以参加国内的校招吗?”
……
在一个以留学为主题的网络论坛上,很多留学生提出了如何定义自己作为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的问题。
其实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是教育部给国内高校毕业生定义的。对于留学生,教育部留学中心明确规定,回国留学的,不分上一年,不存在三方协议。他们是否是应届毕业生由雇主决定。在具体操作上,用人单位对留学生的新鲜身份时间要求不同,但实际划分与国内毕业生相似。一般来说,上半年毕业的留学生在毕业前一年优先参加秋季招聘。需要注意的是,留学生尽量不要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找工作,这样会错失很多企业的优质工作。
提前做好求职准备
因为企业的社会招聘往往对工作经验和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竞争压力也会增加,所以应届毕业生的校招是很多学生一离校就进入自己喜欢的企业的最佳机会。留学生一定要把握好应届毕业生的地位,积极参与学校招聘,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岗位。
在实践中,把握求职时间往往是留学生参与国内招聘的“痛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毕业时间不同,有时毕业时间可能跨越一年。而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校园招聘时间大多集中在春秋两个月。一旦错过,他们很有可能会错过自己喜欢的公司。如果留学生提前知道这些情况,就有可能延长应届毕业生的“质量保证期”。
“回国后真的会失去很多找工作的机会吗?”不完全是就行业而言。事实上,一些企业在招聘国际学生时会放宽相关要求。例如,一些快速发展的品牌会将国际学生的毕业年限延长至2-3年。相反,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往往对留学生的毕业间隔有严格的规定。对于留学生,一定要及时关注自己求职行业的招聘信息,包括留学生专属渠道和补充渠道,避免错过潜在的就业机会。
(原标题: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创新高,留学生回国就业趋势明显)
来源:北夜新视野综合央视财经,人民网
流程编辑: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