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14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答题技巧有哪些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高分突破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下面中公网校专家对常识判断题做出了具体分析,帮助考生拿到高分。
1.时事热点类 (1)热点类题目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是时事热点类,二是时事专题类。前者注重对当年国际国内所发生的重大时事作为背景进行考查,后者主要是针对重要性会议、决议、规划、纲要等文件类内容作为出题方向。
考查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能源、环境、科技、外交等。 (2)考试方法 热点类题目有两种考法:一是单就热点考热点,二是以热点为切入点考查与之相关联的知识,如政策、资源、地理、科技等。
前者题目较易,后者则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2.图文并茂类 (1)考试形势 图文并茂类题型是始于2012年国考,在2013年国考中依旧出现,图文并茂类题型已成为常识判断的一种命题趋,此类题目在2014年广西公务员考试中也可能会出现,原因有二:一是此类题目符合考纲测查目标要求,二是此题型考法灵活,符合增强题目难度的需要,可以体现出常识类题目的区分度,更能综合测评应试者素质。
(2)涉及内容 题目内容常围绕历史(如社会演化、战役变革等)、地理(如气象区位、地质地貌等)、文学艺术、人文建筑、生活等可以用直观图例形式表示出来的知识。如2012年国考的马陵之战,2013年国考的交通标志都是这一特征的具体考法。
3.法律类 (1)考试趋势 法律题量比重逐年减少,数目的锐减与行测的公共性质有关,毕竟法律知识的专业性比较强,一般的管理人员不需要懂得太多的法律知识,要求法律专业的岗位又肯定会在专业测试中考查,所以法律知识的复习不必求全,只需重在对法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即可。但仍需注意的是,法律题目灵活性和难度不断增强,比如既可以从时政、历史等为切入点考法律,也可以用古代文言文的形式考查相关法律制度。
(2)考查内容 一是传统法,主要涉及法理、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 二是新法,主要涉及当年颁布的新的法律法规,对新法应该坚持“新定要全、新修要偏”的原则去复习,所谓“新定要全”是指对新制定的法律法规要通读全文,对内容要基本了解。
“新修要偏”指的是新修订的法律法规重在对“亮点”的把握,要熟悉新增或者有变化的法条。 (3)新法提示 《旅游法》——中国首部旅游法律出台。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常回家看看入法。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精神卫生法》、《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等。
4.科技类 (1)命题趋势 科技类题目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4道到2013年8道以及2010年的10道,这都说明科技的重要性在省考常识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这其实都是我国科技方面的优越成就在公考领域的反映,尤其是“到2020年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更加剧了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这在2014年的省考中也必是考试的重点。
(2)涉及内容 涉及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六类:生物医学类、资源环保类、安全逃生类、健康养生类、信息通讯类、生活科普类。 5.文史类 (1)考试形式 从历年真题中可以得出人文、历史题量已经基本稳定。
人文题型题量一般是2道题,历史题型题量一般是1-2道题。考虑到文史题型可以有1道题的浮动量,那么在2014年真题中人文题型题量控制在2-3道题,历史题型题量是0-3道题。
(2)涉及内容 人文题的重要考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风俗、民族习俗和民族文化、外国文化、中外著名作家作品和著名艺术家艺术品等。历史题重要考点主要围绕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的考查,习惯涉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标志性生产工具等。
6.地理类 (1)考试特点 地理类题目在省考常识中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单一性考察,就是单纯考查地理学科知识;二是综合性考查,主要结合天文、科技、人文等的较多,题目综合性较强,而且难度增加。具体规律性不是很明显,有的年份重前者,有的重后者,更有年份两种题型均有涉及。
(2)涉及内容 世界地理注重对地理概况、区位、天文、湖泊、水流、海洋、海峡、运河等大陆大洲界限的考查;中国地理则强调对资源、能源、灾害避险、灾害预警、气象气候等的掌握。 最新的考试资讯,详情请关注公务员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2019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科目及内容是什么2019年内蒙古公务员:内蒙古省考考什么科目
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考生必须参加这两科考试。这两科提供蒙汉两种文字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时限为120分钟;申论考试时限为180分钟。
报考公安机关(不含监狱、戒毒警察、司法警察)执法勤务类职位的人员,还需参加公安专业笔试,考试科目为《公安专业知识》,笔试试卷为汉文试卷,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公共科目选择汉文试卷的考生必须用汉文作答,选择蒙古文试卷(部分内容加注汉文)的考生必须用蒙古文作答。对同一科试卷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作答的,按零分处理。对不按规定文字作答的按零分处理。
更多考试详情:网页链接
3.2018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怎么分配2018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笔试还是跟前几年一样只考行测和申论,题型及分值分配如下:
行测常识判断分值分布:考查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识,总共20道题,每题分值在0.5分左右。
行测言语理解分值分布:选词填空20道题,片段阅读20道题,总共40道题。每题分数在0.6至0.8分左右。
行测判断推理分值分布:定义判断10道题,图形推理5道题,类比推理10道题,逻辑判断10道题,总共35道题。每题分数在0.6至0.8分左右。
行测数学运算分值分布:总共10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行测资料分析分值分布:分为三份资料,每份资料有5道题,总共15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拓展资料:行测答题技巧
1、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想要拿到高分的首要秘诀就是要“快”,做题速度要“快”,而“快”的秘诀就是:在平时训练时尝试多种不同解法,并从中选出最快的那种,加以强化运用。
2、行测做题想省时间不妨尝试从选项下手。很多题目我们通过观察选项,配合使用排除法或者代入法,结合题目中的相关信息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3、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也是行测高分秘诀。因为题目都不是很难,所以完全可以把考试比作抢分游戏,看谁抢得多,那么你是先抢简单的题目还是难搞定的题目,道理就这样简单。
参考资料: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分模块提分技巧
4.2019内蒙古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什么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5.2019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分数怎么计算您好,按照2018年内蒙公务员考试成绩计算来看的话,一般是下面的这种计算方式。
1、如果考生只参加公共科目笔试和面试:
笔试成绩计算方法: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50%+申论成绩*50%
综合成绩计算方法:考生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
2、如果是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
笔试成绩计算方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考生的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40%+申论成绩*40%+公安专业知识成绩*20%。
公安系统成绩计算方式考生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80%+专业加试成绩*20%)*40%
6.2019内蒙古公务员考哪些科目根据近几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安排来看,考试内容分为笔试和面试,分别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考试总成绩按100分计算,考试总成绩=笔试折合总成绩+面试成绩*30%。资格复审在面试前进行。
1.笔试科目。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
2.笔试时间及地点。具体时间及详细地点见《准考证》。
行政职业能力考察要点:主要考察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
申论考察要点:主要通过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