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诊断卡怎么用
插在PCI插槽上,根据显示的数据代码判断故障原因 电脑故障诊断卡代码大全 00 . 已显示系统的配置;即将控制INI19引导装入。
. 01 处理器测试1,处理器状态核实,如果测试失败,循环是无限的。处理器寄存器的测试即将开始,不可屏蔽中断即将停用。
CPU寄存器测试正在进行或者失败。 02 确定诊断的类型(正常或者制造)。
如果键盘缓冲器含有数据就会失效。停用不可屏蔽中断;通过延迟开始。
CMOS写入/读出正在进行或者失灵。 03 清除8042键盘控制器,发出TESTKBRD命令(AAH)通电延迟已完成。
ROM BIOS检查部件正在进行或失灵。 04 使8042键盘控制器复位,核实TESTKBRD。
键盘控制器软复位/通电测试。可编程间隔计时器的测试正在进行或失灵。
05 如果不断重复制造测试1至5,可获得8042控制状态。 已确定软复位/通电;即将启动ROM。
DMA初如准备正在进行或者失灵。 使电路片作初始准备,停用视频、奇偶性、DMA电路片,以及清除DMA电路片,所有页面寄存器和CMOS停机字节。
已启动ROM计算ROM BIOS检查总和,以及检查键盘缓冲器是否清除。 DMA初始页面寄存器读/写测试正在进行或失灵。
07 处理器测试2,核实CPU寄存器的工作。 ROM BIOS检查总和正常,键盘缓冲器已清除,向键盘发出BAT(基本保证测试)命令。
. 08 使CMOS计时器作初始准备,正常的更新计时器的循环。 已向键盘发出BAT命令,即将写入BAT命令。
RAM更新检验正在进行或失灵。 09 EPROM检查总和且必须等于零才通过。
核实键盘的基本保证测试,接着核实键盘命令字节。第一个64K RAM测试正在进行。
0A 使视频接口作初始准备。 发出键盘命令字节代码,即将写入命令字节数据。
第一个64K RAM芯片或数据线失灵,移位。 0B 测试8254通道0。
写入键盘控制器命令字节,即将发出引脚23和24的封锁/解锁命令。第一个64K RAM奇/偶逻辑失灵。
0C 测试8254通道1。 键盘控制器引脚23、24已封锁/解锁;已发出NOP命令。
第一个64K RAN的地址线故障。 0D 1、检查CPU速度是否与系统时钟相匹配。
2、检查控制芯片已编程值是否符合初设置。3、视频通道测试,如果失败,则鸣喇叭.已处理NOP命令;接着测试CMOS停开寄存 器。
第一个64K RAM的奇偶性失灵 0E 测试CMOS停机字节。 CMOS停开寄存器读/写测试;将计算CMOS检查总和。
初始化输入/输出端口地址。 0F 测试扩展的CMOS。
已计算CMOS检查总和写入诊断字节;CMOS开始初始准备。 . 10 测试DMA通道0。
CMOS已作初始准备,CMOS状态寄存器即将为日期和时间作初始准备。第一个64K RAM第0位故障。
11 测试DMA通道1。 CMOS状态寄存器已作初始准备,即将停用DMA和中断控制器。
第一个64DK RAM第1位故障。 12 测试DMA页面寄存器。
停用DMA控制器1以及中断控制器1和2;即将视频显示器并使端口B作初始准备。第一个64DK RAM第2位故障。
13 测试8741键盘控制器接口。 视频显示器已停用,端口B已作初始准备;即将开始电路片初始化/存储器自动检测。
第一个64DK RAM第3位故障。 14 测试存储器更新触发电路。
电路片初始化/存储器处自动检测结束;8254计时器测试即将开始。第一个64DK RAM第4位故障。
BF 测试开头64K的系统存储器。 第2通道计时器测试了一半;8254第2通道计时器即将完成测试。
第一个64DK RAM第5位故障。 16 建立8259所用的中断矢量表。
第2通道计时器测试结束;8254第1通道计时器即将完成测试。第一个64DK RAM第6位故障。
17 调准视频输入/输出工作,若装有视频BIOS则启用。 第1通道计时器测试结束;8254第0通道计时器即将完成测试。
第一个64DK RAM第7位故障。 18 测试视频存储器,如果安装选用的视频BIOS通过,由可绕过。
第0通道计时器测试结束;即将开始更新存储器。 第一个64DK RAM第8位故障。
19 测试第1通道的中断控制器(8259)屏蔽位。 已开始更新存储器,接着将完成存储器的更新。
第一个64DK RAM第9位故障。 1A 测试第2通道的中断控制器(8259)屏蔽位。
正在触发存储器更新线路,即将检查15微秒通/断时间。第一个64DK RAM第10位故障。
1B 测试CMOS电池电平。 完成存储器更新时间30微秒测试;即将开始基本的64K存储器测试。
第一个64DK RAM第11位故障。 1C 测试CMOS检查总和。
. 第一个64DK RAM第12位故障。 1D 调定CMOS配置。
. 第一个64DK RAM第13位故障。 1E 测定系统存储器的大小,并且把它和CMOS值比较。
. 第一个64DK RAM第14位故障。 1F 测试64K存储器至最高640K。
. 第一个64DK RAM第15位故障。 20 测量固定的8259中断位。
开始基本的64K存储器测试;即将测试地址线。从属DMA寄存器测试正在进行或失灵。
21 维持不可屏蔽中断(NMI)位(奇偶性或输入/输出通道的检查)。通过地址线测试;即将触发奇偶性。
主DMA寄存器测试正在进行或失灵。 22 测试8259的中断功能。
结束触发奇偶性;将开始串行数据读/写测试。主中断屏蔽寄存器测试正在进行或失灵。
23 测试保护方式8086虚拟方式和8086页面方式。 基本的64K串行数据读/写测试。
2.如何使用诊断卡般是检测主板的故障的所以叫电脑主板故障诊断卡
诊断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主板中BIOS内部自检程序的检测结果,通过代码一一显示出来,结合本书的代码含义速查表就能很快地知道电脑故障所在。尤其在PC 机不能引导操作系统、黑屏、喇叭不叫时,使用本卡更能体现其便利,使您事半功倍。
BIOS在每次开机时,对系统的电路、存储器、键盘、视频部分、硬盘、软驱等各个组件进行严格测试,并分析硬盘系统配置,对已配置的基本I/O设置进行初始化,一切正常后,再引导操作系统。其显著特点是以是否出现光标为分界线,先对关键性部件进行测试。关键性部件发生故障强制机器转入停机,显示器无光标,则屏幕无任何反应。然后,对非关键性部件进行测试,对有故障机器也继续运行,同时显示器无显示时,将本卡插入扩充槽内。根据卡上显示的代码,参照你的机器是属于哪一种BIOS,再通过本书查出该代码所表示的故障原因和部位,就可清楚地知道故障所在。
参考资料:
3.诊断卡到底该怎么用啊诊断卡插在主板PCI槽上 一般显示的是 C1开始 一直到 26 最后 FF状态 C1--C9 D1-D9 E1-E9 都是内存条问题 还有B1 B1是COMS冲不上电 如果是B1 你就让它开个几分钟 再点机器 还有 B1也有可能是内存 如果一开机就 FF 基本上是 显卡 CPU 主板 这是常见的几个数字 也有可能是插槽。
然后你要看诊断卡的 BIOS灯 重启灯 等等 如果BIOS灯闪动 代表 主板基本上是没问题的 反正 诊断卡很方便 要是你还找不出答案 就一样一样换着试 先内存 再显卡 再主板 再CPU!~ 希望能帮助你。
4.怎样使用主板诊断卡主板诊断卡也叫post卡,是维修主板的必备工具,主板BIOS在每次启动时,都会对系统的电路、存储器、键盘、视频部分、硬盘、软驱等各个组件进行严格的测试,并分析硬盘系统配置,对已配置的基本I/O设置实现初始化,一起正常后,再引操作导系统。
主板诊断卡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主板BIOS内部自检程序的检测结果,通过代码一一显示出来,从而找到电脑主板故障。 主板诊断卡 目前市面上的主板诊断卡都是大同小异,有的只是个别的功能差异,所以下面介绍的诊断卡的使用方法是比较通用的。
1、诊断显示代码。2、关电源,取出所有扩展插卡。
将诊断卡插入ISA槽或PCI槽(注意:诊断卡的的元件面朝向电源。若插反,本卡和主板不会损坏,但都不工作。)
3、开电源,检查各发光二极管指示是否正常(其中BIOS信号灯可能闪烁)。4、如果不正常,关电源,参照以下“指示灯功能速查表”排错,排错完毕后返回第3步。
RUN灯(总线脉冲)——若主板运行指令,此灯会闪亮,否则不亮。CLK灯(总线时钟)——台式机的ISA、PCI或笔记本电脑的MiniPCI总线的CLK信号。
BIOS(BIOS读信号)——当诊断卡插在ISA总线槽上时,主板运行时对BIOS有读操作时就闪亮。而四码诊断卡则与此相反。
IRAY(主设备准备好)——有IRAY信号时才亮,否则不亮。FRAME(帧周期信号)——PCI槽或MiniPC槽有循环帧信号时灯才闪亮。
OSC(ISA振荡)——是ISA槽的主振荡信号,空板通电则应常亮;否则主板的晶体振荡电路不工作,而无OSC信号。RST(复位)——开机或按了RESET开关后亮半秒钟熄灭属正常;若不灭常因主板上的复位插针错接到加速开关或错接短路器,或复位电路坏。
12V(电源)——空板上电则应亮。否则无此电压或主板有短路。
-12V(电源)——同上。-5V(电源)——同上(只有ISA槽才有此电压)。
5V(电源)——同上。3.3V(电源)——台式微机的PCI和笔记本的MiniPC槽特有的3.3V电压,空板上电则应常亮,有些主板的PCI槽或MiniPC槽无3.3V电压,则不亮。
5、检查POST代码是否有错。6、如果有错,关电源,根据“POST代码含义”排错,排错完毕后返回第3步。
7、关电源,插上显卡、I/O卡、硬驱及扩展插卡后,再开电源,检查POST代码。8、如果POST代码有错,关电源,根据“POST代码含义”排错,排错完毕后返回第3步。
9、检测结果正常。则应自检成功。
如果仍不能引导操作系统,应该是软件问题(或是磁盘驱器、磁盘控制器、DMA电路故障等)。
5.怎样使用诊断卡是debug卡吗?插上,开机,看他的显示,正常是开时ff,结束也是ff.如果显示01,02之类的,查下代码就行了.
一般是检测主板的故障的所以叫电脑主板故障诊断卡
诊断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主板中BIOS内部自检程序的检测结果,通过代码一一显示出来,结合本书的代码含义速查表就能很快地知道电脑故障所在。尤其在PC 机不能引导操作系统、黑屏、喇叭不叫时,使用本卡更能体现其便利,使您事半功倍。
BIOS在每次开机时,对系统的电路、存储器、键盘、视频部分、硬盘、软驱等各个组件进行严格测试,并分析硬盘系统配置,对已配置的基本I/O设置进行初始化,一切正常后,再引导操作系统。其显著特点是以是否出现光标为分界线,先对关键性部件进行测试。关键性部件发生故障强制机器转入停机,显示器无光标,则屏幕无任何反应。然后,对非关键性部件进行测试,对有故障机器也继续运行,同时显示器无显示时,将本卡插入扩充槽内。根据卡上显示的代码,参照你的机器是属于哪一种BIOS,再通过本书查出该代码所表示的故障原因和部位,就可清楚地知道故障所在。
6.主板诊断卡怎么用1、"C1"内存读写测试,如果内存没有插上,或者频率太高,会被BIOS认为没有内存条,那么POST就会停留在"C1"处。
2、"0D"表示显卡没有插好或者没有显卡,此时,蜂鸣器也会发出嘟嘟声。 3、"2B"测试磁盘驱动器,软驱或硬盘控制器出现问题,都会显示"2B"。
4、"FF"表示对所有配件的一切检测都通过了。但如果一开机就显示"FF",这并不表示系统正常,而是主板的BIOS出现了故障。
导致的原因可能有:CPU没插好,CPU核心电压没调好、CPU频率过高、主板有问题等。 代码 Award BIOS Ami BIOS Phoenix BIOS或Tandy 3000 BIOS 00 . 已显示系统的配置;即将控制INI19引导装入。
. 01 处理器测试1,处理器状态核实,如果测试失败,循环是无限的。 处理器寄存器的测试即将开始,不可屏蔽中断即将停用。
CPU寄存器测试正在进行或者失败。 02 确定诊断的类型(正常或者制造)。
如果键盘缓冲器含有数据就会失效。 停用不可屏蔽中断;通过延迟开始。
CMOS写入/读出正在进行或者失灵。 03 清除8042键盘控制器,发出TESTKBRD命令(AAH) 通电延迟已完成。
ROM BIOS检查部件正在进行或失灵。
7.主板诊断卡怎么使用使用时将故障诊断卡插在主板的计算机扩展槽上,当开机运行时,在诊断卡上就有十六进制代码显示。如果代码不停地变化,最后停在代码FF上,证明主板无故障。如果代码停在某一个数据上证明主板有故障,可根据代码与故障元件对照表查找故障元件。此代码是BIOS ROM中POST自检程序的检测结果,在显示器无显示时,此代码不能显示出来,利用故障诊断卡可方便地显示此代码。再通过代码的值参照主板上不同BIOS代码使用手册,可找到有故障的元件。使用故障诊断卡可方便地找出无显示故障的主板上有故障的元件。
操作步骤:
(1)拔除主板上的各种板卡,将诊断卡插入ISA或PCI扩充槽内。注意:如插入ISA槽则元件面应朝向电源,若插反,诊断卡和主板不会烧毁,但都无法工作。
(2)打开电源,检查各发光二极管指示是否正常(其中BIOS信号灯可能暗或闪烁),看故障诊断卡上的显示,如果从00变到FF则主板没有问题。
(3)如果开机时,数码停在“00”或“FF”不动,则为主板或者CPU故障。再用手摸CPU,如果CPU没有任何热量,则为主板故障。如果CPU有热量,则用替换法,判断是CPU还是主板故障。
(4)如果提示为“C6”,则为内存故障。如为接触不良的故障,可以把内存从主板上取下来,用橡皮擦一擦,再插上去,即可使用。
(5)把各种板卡插上去,再用故障诊断卡试一试。如果数码从“00”变到“FF”,则主机正常。
(6)如果检测结果正常,但仍然不能引导操作系统,应是软件或驱动器或磁盘控制器或DMA等电路故障
8.诊断卡的使用方法用户必读1. POST代码含义是按照代码值从小到大排序,卡中出码顺序由主板BIOS确定。
2. PI50E、M04A、L50、LP50使用四位代码显示。千位和百位显示的是被测计算机的POST代码:十位和个位根据不同的操作,显示的代码意义不同。
(1)当故障检测时,十位和个位显示的是千百位上显示的POST代码之前的一个POST代码;(2)当使用代码翻查功能时,十位和个位显示的是千百位上POST代码的个数计数(PI50E、M04A、L50、L50P卡功能记忆48个代码,计数的值为00至47)。3. 务必分清楚“起始码”与“故障代码”:“起始码”是毫无意义的。
(1)怎样判断传统两位代码诊断卡的“故障代码”与“起始码”?当传统的两位代码诊断卡显示一个代码,您必须看清楚它是否由其它代码变化到此代码而停止下来的。如果是,则此代码为“故障代码”;否则,那么此码为毫无意义的“起始码”。
因为电脑显示码的速度很快,人眼无法判断它是否是由其它代码变化到此代码的,此时只能把它假设为“故障代码”处理。如果不能排除故障,则可能是“起始码”。
PI50E、M04A、L50、LP50只要显示“0000”或“FFFF”,即为“起始码”。无需用户分辨“0000”或“FFFF”之前是否走过其它代码。
(2)为什么“起始码”没有意义?我们把诊断卡加电后显示的第一此代码成为起始码。因为电脑故障诊断卡本身也是一种电子设备,当它加电后,会自动显示一个代码出来。
而此代码并不是电脑BIOS自检(请参见说明书第1页“概述”)所显示的POST代码,故此代码毫无意义。4. 对于不同BIOS同一代码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因此首先应该弄清您所检测的电脑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BIOS的哪个版本。
您可查阅您的电脑使用手册,或从主板上的BIOS芯片上直接查看,也可以在启动时的屏幕中直接看到。5. 有少数主板的PCI槽只有一部分代码出现,但ISA槽则有完整POST代码输出。
且目前已发现有极个别原装机主板的ISA槽无代码输出,而PCI槽则有完整代码输出。故建议您在查看代码不成功时,将双槽卡换到另一种槽试一下,或使用兼容性最好的PI50E。
另外,同一块主板的不同PCI槽,有的槽有完整代码送出,如Dell 810主板只有靠近CPU的一个PCI槽有完整的代码显示,一直变化到“00”或“FF”,而在其它PCI槽走到“38”后则停下来。6. 复位信号所需时间ISA与PCI不一定同步。
故有可能ISA开始出现代码,但PCI还在复位中,故PCI卡还停在起始码上。7. 所有的两位代码诊断卡并没有您想象中的那么神奇,它能够做到的是把看不见的代码(特别是黑屏时)显示出来。
有些BIOS的POST程序是停留在最后通不过的代码(是“故障代码”)上;有些BIOS的POST程序是停留在最后通过的代码(不是“故障代码”)上。PI50E、M04A、L50、LP50具有代码翻查功能,则知道自检已经通过了哪些代码,即知道被检测主板中哪些部件是完好的。
两位代码诊断卡无论功能和性能都不及PI50E、M04A、L50、LP50。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说明。
由于收录代码含义的来源广泛、BIOS类别版本繁多、POST程序的运行五花八门、BIOS编制商不断推陈出新等诸多原因,其代码含义无法做到百分之百准确、齐全。因此本书中的代码含义说明仅供参考。
您也可直接向被测主板的BIOS编制商咨询。8. 如因产品改进,恕不另行通知。
诊断卡使用说明1. 关电源、取出所有扩展插卡。将诊断卡插入ISA槽(注意:ISA槽的元件面朝向电源。
若插反,本卡和主板不会烧,但都不工作。)PCI槽、MiniPCI槽或并口(LPT)上(注意:使用L50或LP50)的并口总线时,应先连USB线或主机电源插头之一,再将L50或LP50插到并口上。
最后开启电源)。2. 开电源,检查各发光二极管指示是否正常(其中BIOS信号灯可能闪烁)。
3. 如果不正常,关电源,参照本用户手册第5页《指示灯功能速查表》排错。排错完毕后完毕返回步骤二。
4. 检查POST代码是否有错。5. 如果有错,关电源,根据本用户手册中的《POST代码含义》排错。
排错完毕后返回步骤二。6. 关电源,插上显卡、I/O卡、键盘、硬驱及扩展插卡后,再开电源,检查POST代码。
7. 如果POST代码有错,关电源,根据说明书中的《POST代码含义》排错。排错完毕后返回步骤二。
8. 检测结果正常。如果仍然不能引导操作系统,应是软件,或磁盘驱动器或磁盘控制器,或DMA电路等故障。
流程图如下(以最小系统为例):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