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座 > 新闻正文

怎么用黄芪

怎么用黄芪


1.黄芪怎么用

“黄芪”是一味传统的补气要药。药性微温,具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退肿的功效。

根据治病需要,年龄不限,可从小孩子到老年人都可以服用,你的同事对这不懂。你不用不好意思的。

女性身体从青春期开始,由于每月的一次月经排出,使制造血细胞的有效铁质长期流失,而往往是没有等到及时补充,以致几乎每个女性都出现或轻或重的“缺铁性贫血”。

虽然月经初潮若干年可会出现月经不准现象。但你是“一直肤色不好发黄,月经一直不准每次都往后退1个星期。”这就跟贫血有关系了。

你说适合你用吗,当然可以服用。但我提倡还是偏于补血,可用《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加减,可配用黄芪、大枣助当归生血,中医谓“以气领血、气行血行”。或根据你身体情况,找中医生给辩证施治。

(话外:大枣一直是补气药,到现在很多人却把它说成补血了,悲哀!)

另外,黄芪还根据加工炮制不同分为“生黄芪”和“炙黄芪”(用蜂蜜炮炙),其作用也区分开来:“生黄芪”偏于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退肿;“炙黄芪”偏于补气升阳、益气固表。你要用于补血,最好使用“炙黄芪”。

但黄芪药性带温,凡身体具带热象,如发热头晕、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的不宜服用。

你说网上介绍“黄芪可以调节内里,改善肤色。”那不是中医理论。或许由于黄芪具以上功效,气血足而身体健,肤色就得以改善了吧。

2.黄芪的作用和用法

黄芪的功效: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黄芪的作用:

1 增强免疫功能 2 对干扰素的作用 3 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 4 促进机体代谢 5 改善心功能

6 降压作用 7 保肝作用 8 调节血糖 9 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10 激素样作用

黄芪简介:

黄芪味甘,气微温,气薄而味浓,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无毒。专补气。入手太阴、足太阴、手少阴之经。其功用甚多,而其独效者,尤在补血。

夫黄芪乃补气之圣药,如何补血独效。盖气无形,血则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得无形之气以生之。黄芪用之于当归之中, 自能助之以生血也。夫当归原能生血,何藉黄芪,不知血药生血其功缓,气药生血其功速,况气分血分之药,合而相同,则血得气而速生,又何疑哉。

黄芪食疗价值:

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

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用途]用于脾胃气虚;脾气虚,中气下陷,脏器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肺气虚弱,咳喘短气;气虚自汗,易于感冒;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贫血萎黄,或肢体麻木,或疮疡、创作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