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座 > 新闻正文

初中地理易错常识

初中地理易错常识


1.初中地理易错题(ˇ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此次印度洋大地震 位于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板块交界处.此次海啸受灾最严重的国家是东南亚的_____ _______,该国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2)东南亚地处两大洋和两大洲的“十字路口”,位于__ ___半岛和___________岛之间的 _______________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它沟通了______ 洋和 _______ 洋,亚洲和 洲,交通位置十分重要.4、读日本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根据图中数码代号填出相应的地理名称日本的领土是由①__________岛、②_________岛、④___________岛和_________岛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周围的海域组成,它是一个_________(发展中或者发达)国家.(2)⑤是 (城市),⑥是 _____(城市),这两个城市都在日本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平原上.(3)日本的经济主要是______________型经济,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它所需石油主要来自于 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所需的铁矿石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等国家.(4)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沿岸和 _____海沿岸.。

2.初中物理 易错的知识点

初中物理易错点汇总 1.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 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 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

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 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 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 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 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 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 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

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 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9. 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20. 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 cm2 = 10-4m2 21. 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22. 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3. 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 C)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 = 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 = 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 F浮=ρg v计算。

24. 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25.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26. 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27. 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28.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29. 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30.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升高(还和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 31. 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32. 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热量对应的动词是:吸收或放出。

33.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

34. 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个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 35. 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6. 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

3.求人教版初中地理易错题,急

1.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 ) A.在陡坡上开垦梯田 B.洞庭湖大面积围湖造田 C.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可能增加放牲畜数量 D.农村新住宅,尽可能选择荒坡地 2.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减少 B.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地区递减 C.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 ) A.实行计划生育 B.保持人口数量 C.合理人口分布 D.减少人口数量 4.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A.藏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D.回族 5.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的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季风影响 6.关于黄河各段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 B.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中游 C.黄河的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D.治理黄河的关键是在上游修建水库 7.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总趋势是:( ) A.西高东低 B.西低东高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 8.我国侨胞原籍最多的省是:( ) A.广东、福建 B.福建、台湾 C.广东、广西 D.福建、浙江 9.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 A.鄱阳湖 B.青海湖 C.洞庭湖 D.太湖 10.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长江 B.黄河 C.塔里木河 D.京杭运河 11.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相符的我国地理界线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 12.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 ) A.东南季风和西北季风 B.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C.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 D.东南季风和东北季风 14.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正在建设中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 A.引滦入津工程 B.引黄济青工程 C.引滦入唐工程 D.南水北调工程 15.我国关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B.积极开发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C.禁止占用耕地,保护耕地面积 D.退耕还牧,防止水土流失 16.有10万吨东北大米从沈阳运往厦门,选择下列哪一种交通方式比较合适:( ) A.公路 B.海运 C.空运 D.铁路 17.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 A.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D.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18.下类人类活动中不属于农业活动的是:( ) A.种庄稼 B.草场放牧 C.食品加工 D.出海捕鱼 19.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全国普遍寒冷,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都不大 B.冬季和夏季南北气温相差都很大 C.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D.冬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夏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20.中国硅谷是:( ) A.上海浦东 B.北京中关村 C.陕西杨凌 D.广东深圳 21.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A.辽中南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京津唐地区 D.沪宁杭地区 22.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更替 D.五带的形成 23.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是:( ) A.石油 B.煤炭 C.地热 D.水资源 24.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 ) A.北京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25.哪一种部门代表着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 ) A.高技术产业 B.食品工业 C.纺织工业 D.钢铁工业 26.下列不属于高技术产业特点是:( ) A.从业人员全部是科技人员 B.产品更新换代快 C.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D.科研人员比例高 27.下列图中拥有经济特区最多的一个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全国重要的黑色金属冶炼基地,称为“钢都”的城市是:( ) A.本溪 B.沈阳 C.鞍山 D.大连 29.我国领土大部分处在:( ) A.北寒带 B.热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30.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 ) A.12海里 B.120海里 C.20海里 D.200海里 31.我国人口地理界线以东南的部分面积占全国的:( ) A.43% B.6% C.57% D.94% 32.山东省隔( )与韩国相望:(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33.我国的内海有( )和琼州海峡:(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34.塑造了有“塞上江南”之称的两个平原的河流是:( ) A.长江 B.黄河 C.黑龙江 D.珠江 35.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下游加固大堤 B.上游修建水库 C.实行裁弯取直 D.中游搞好水土保持 36.湖水不可能流经京杭运河的是:( ) A.太湖 B.洪泽湖 C.青海湖 D.东平湖 37.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土流失严重,每年表土流失量巨世界之首 B.草场资源普遍超载,很多牧区产草量、草质都在不断下降 C.我国的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西部的干旱地区 D.我国的耕地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38.在各种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资源危害最大的是:( ) A.固体垃圾 B.石油污染 C.大气污染 D.污水排放 39.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40.我国能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核能 1 2 3 4 5 6 7 8 。

4.初中地理 生物易错题

范镇中学07—08年上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动物有,植物没有的结构层次)2、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D)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植物失水的主要方式)3、养金鱼时,常在鱼缸中放一些水草的主要作用是(D )A增加养料 B、提供能量 C、增加二氧化碳 D、增加水中氧气4、母爱是伟大的。

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她要为胎儿提供所需的养料和氧气,排出胎儿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的物质和气体交换发生在(A)A、胎盘 B、子宫内膜 C、脐带 D、卵黄(贮存营养,供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的营养需求)5、显微镜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工具,呈“p”型的图案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的物像呈( C)A、“p”型 B、“b”型 C、“d”型 D、“q”型6、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是(D)A、血管和血液 B、血管和淋巴管 C、心脏和血液 D、血管和心脏7、在右图中,如果箭头表示正常的血流方向,则较粗血管能正确表示静脉的是(C ) A B C D8、肺的通气是通过什么实现的(A)A、气体扩散作用 B、呼吸运动 C、气体的过滤作用 D、气体的压力9、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 (D)A、肾小球(过滤作用)B、肾小管(重新吸收)C、肾小囊(内有原尿)D、肾单位10、当人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下列哪种细胞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病菌(B)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肌细胞11、某人成年后,身材仍不足1米,而且智力低下,很可能是糼年缺乏何种物质所致(B)A、胰岛素(调节血液中葡萄糖浓度)B、甲状腺激素 C、性激素(雌性激素:卵巢分泌;雄性激素:睾丸分泌)D、生长激素(幼年不足:侏儒症;幼年过多:巨人症)12、右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该图描述正确的是(D)A、○1是传出神经 B、○2是大脑皮层 C、○3是传入神经 D、○4是效应器13、下列关于用脑卫生正确的是( B )A、无须讲究学习方法,认真读书就行 B、注意学习内容轮换C、学习环境好坏,对学习无影响 D、临考前,应减少睡眠,延长学习时间14、(1)抢救鼠药中毒者,应采取的第一个措施是( A )(2)溺水者救上岸后,应采取的第一个措施是( B )A、催吐、洗胃 B、清除口鼻内异物,并控水C、立即吹风 D、人工呼吸 二、非选择题1、请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1)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在教室玩耍,小刚的手不小心被钉子扎了一下,立即缩回。这属于简单 反射,说明脊髓具有反射 功能。

这时,突然听到有人喊了一声“老师来了!”,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这属于复杂 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

(2)当你长时间潜水后,需要大口喘息一段时间。这是因为体内积累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刺激了呼吸 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这种调节方式属于体液 调节。2、(1)右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中还应添加非生物和分解者。

(2)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 。 (3)若该食物网中只有图中几种生物,问该食物网中最短的食物链有4_条。

3、常有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课,上午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

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鲜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请分析回答:(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最早开始消化的场所是口腔。

(2)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氨基酸 。(3)早餐中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4)早餐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水、无机盐、维生素。4、请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1)B是消化系统,在其吸收的营养物质中,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2)F的形成主要包括过滤和重新吸收两个生理过程。若发现F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可能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

(3)与C1相比,C2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多。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