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女士今年68岁,已绝经近20年。最近白带有些异常,但除此之外,身体没有其他不适症状,所以黄女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只是白带暂时不好,不要太担心,也不认真。
后来黄女士阴道有点出血,阴道分泌物颜色变成粉红色。现在她开始意识到危机,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得了子宫内膜癌。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可以说是逐年上升。在2014年的上海,该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宫颈癌,成为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
它经常发生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妇女,包括约70%~75%的宫腔内膜癌患者为绝经后妇女,平均发病年龄55岁,但现在它越来越年轻,大约7%的患者发生在20岁~44岁.
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防止“伤害”。子宫内膜癌的病因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楚,已知的高危因素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子宫内膜癌综合征)、遗传;初潮早、绝经迟、不孕不育及月经失调;长期的雌激素刺激等。
募集后,身体会在子宫内膜增生期间发出各种信号,要多加注意。如有异常,请就医。
子宫内膜癌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阴道出血
这是这种疾病最常见的表现,相关统计显示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史,10%在绝经后阴道有出血现象.因此,如果你发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加或月经过多等异常表现,尤其是突然经历更年期的女性阴道出血,你必须高度警惕。
阴道排液
在疾病开始时,它可以表现为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少量血性白带,如果它与感染或癌症病灶坏死有关,它可以表现为脓性分泌物且伴有异味,偶尔阴道排液中还可伴有组织样物.
腹部包块
前期不明显。肿瘤增大时,组织浸润或压迫周围神经,或并发大子宫肌瘤,可触及腹部肿块。肿块实性,活动性差,有时有压痛。
下腹痛
也是该病的常见表现之一,主要由癌症引起的出血或感染引起的子宫收缩引起。如果发现自己经常有下腹痛症状,也要慎重。
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通过b超和诊断性刮宫病理切片排除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更要慎重。
这6种人容易被子宫内膜癌“盯上”
? 年龄超过50岁
这种疾病的发病有一定的年龄特征,50岁以上的人占大多数。
? 有家族遗传史
如果家里有人得过这种病,尤其是一级亲属,这个人的发病率会比一般人高。
? 过度肥胖的人
在这类人群中,内分泌失调容易导致体内雌激素的积聚,从而容易导致子宫内膜癌变。
? 不良生活、饮食习惯
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长期摄入高脂肪食物等,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
?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有数据显示,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8倍,而高血压的风险增加了1.8倍。
? 不孕不育
相关研究表明,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与女性的妊娠状况有关。女性生育次数越多,患此病的概率越低。
如果你属于这些高危人群,就要更加重视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为了预防这种疾病,我们主要针对这种疾病的高危因素采取措施,平时尽量做到:
多运动,控制饮食,避免肥胖,尤其是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患者;远离烟酒,及时治疗癌前病史,如子宫内膜增生,尤其是非典型增生,应积极治疗,密切随访。
多注意自己的健康,发现更年期异常出血,阴道分泌物,腹部包块等。并及时去医院检查;同时做好防癌筛查,比如b超,可以看到子宫内膜的厚度,子宫内膜线的清晰程度,子宫的大小,子宫内膜是否有不均匀的回声。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可以进行进一步检查,如分段刮宫和宫腔镜检查,以进行最终诊断。
子宫内膜癌对女性的危害很大,近年来发病率很高。所以女性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平时多注意自身健康,发现异常,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参考资料:
[1] 《妇科肿瘤专家谈子宫内膜癌 预防“佛系”癌症记住3点》。健康新闻。2019年4月29日
[2] 《专家:女性停经后不规则出血警惕子宫内膜癌》。人民网. 2016-08-11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39健康网(www.39.net)的原始内容,违者将被起诉。如需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