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女性 > 新闻正文

为什么有人喜欢看恐怖片?它实际上有助于减肥,相当于步行30分钟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知道看恐怖片会害怕

但是我就是忍不住看

甚至特地制造阴间氛围也会提升观看体验

叔叔今天会来和你谈谈

为什么有人喜欢看恐怖片

1.心理层面

就是爱作死

弗洛伊德认为

我们心中都有毁灭和死亡的本能

有摧毁一切和摆脱一切的冲动

比如恐怖片里爱死的主角

知道鬼魂在地下室

拿个手电筒检查一下

缓解焦虑

先别勉强

这不是急着去看医生

相反,它通过制造焦虑微妙地转移焦虑

还款日期,交房日期,ta生日

各种“焦虑”正在不受控制地逼近

对此我们无能为力

当你选择恐怖电影时,

等于主动选择焦虑

卡片余额,未接触过的手稿,买不起的礼物

会被僵尸,恶魔,杀人犯所取代

你知道他们不能威胁你

现在你有一种焦虑控制感

而不是因为失控而引起的不适

2.生理层面

心脏按摩

当你跟着主角进了地下室,

开始不自觉的皱眉

当你呼吸急促,全身紧张时,

这是人类的紧急反应

通过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的共同作用

心脏和肺会增加它们的活动

恐怖电影爱好者

把这段时间当成宝贵的“心脏按摩”

此刻心里有多难受

看完电影后心有多放松

看恐怖片减肥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进行了一项研究

记录观看恐怖电影的受试者

心跳、摄氧量和二氧化碳

碳排出量

最后发现

看一部时长90分钟的恐怖电影

相当于步行30分钟

这是因为

进入应急反应后

快新陈代谢速率也会加快

这让更多卡路里被消耗

而消耗最大的瞬间

正好是最让人讨厌的Jump Scare

(一惊一乍的惊吓)

他们甚至为恐怖片的

卡路里消耗量作了排名

你也许会好奇

恐怖片明明是假的

我们为什么还会害怕?


恐怖片为什么吓人

1919年

弗洛伊德在其发表的《怪怖者》中

确立了Uncanny的概念

即某种既熟悉又陌生

同时令人不安和恐惧的心理体验


在我们的印象里

儿童都是纯真无邪的

当他们开始干些杀人放火的事

就会让人感到极其强烈的违和感

这也是为什么

恐怖片里的小孩总是更吓人

而且

很多恐怖片也喜欢把故事

设定在主角熟悉的地方

比如学校、家中

你还别说

恐怖片真有可能把人吓死


恐怖片吓死人全过程

正如上面所说

进入应急反应本来是好事

能让我们更快对危急情况作出回应

但对于有遗传性心脏病、

动脉狭窄、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

心跳突然加快、血压升高

过快的血液循环如洪水一般冲击心脏

使心肌纤维撕裂、心脏出血

有可能导致心跳骤停

看完恐怖片入戏太深怎么办?

看恐怖片要量力而行

有些人的“前额叶”很敏感

在看片时会把假的场景当真

甚至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

所以,建议大家都来学学

正确的看片姿势


①学会享受恐惧

奥胡斯大学的Clasen教授曾组织280人

前往巨型鬼屋体验

他在开始前问体验者

一部分人选择放大恐惧

另一部分选择减少恐惧


放大恐惧指的是

从鬼屋出来后

放大恐惧的人最为满足和开心

因为他们不回避恐惧

而是享受恐惧感带来的高涨情绪


②再看几遍

这类似于心理学中的系统脱敏法

当你已经熟知电影里每个惊吓桥段

记下反派每句狠话

笑看主角每次跪地求饶

自然就不再感到恐惧

甚至有机会成为恐怖片导演

③成为恐惧

蝙蝠侠曾说过

“你必须成为恐惧本身才能克服它。”


这不是让你也去干坏事

但没人能妨碍我们

把自己想象成最牛的人

最后

关于减肥效果最好的恐怖片

大家看恐怖片时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不妨来评论区和叔聊聊~


参考资料:

[1]Limbachia, C., et al. Controllability over stressor decreases responses in key threat-related brain areas. Communications Biology 4, 42 (2021).

[2]Nave, G., Rentfrom, J., & Bhatia, S. We are what we watch: Movie plots predict the personalities of those who “like” them. PsyArXiv (2020). Retrieved from DOI:10.31234/osf.io/wsdu8

[3]Anderson, M.M., et al. Playing with fear: A field study in recreational horr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31, 1497-1510 (2020).

[4]Clasen, M., Anderson, M., & Schjoedt, U. Adrenaline junkies and white-knocklers: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fear management in haunted house visitors. Poetics 73, 61-71 (2019).

[5]Mobbs, D. Hagen, C.C., Dalgleish, T., Silston, B., & Prévost, C. The ecology of human fear: Survival optimization and the nervous system.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9, 55 (2015).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