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上的肌肉是人体最有力的肌肉,即使是从来不运动的大胖子,也可以用一条腿轻松举起全部重量。如果不是专门训练这部分肌肉,一定是因为日常生活中你反复的站立、行走等行为,刺激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
腿粗的主要原因
1.体重
首先要说的是体重。在站立姿势,我们关节的重量从上到下逐渐增加:
“颈椎”只承受“颅骨”的重量;
“腰椎”承受着“头骨和胸部”的重量;
“髋关节”承受“颅骨、胸部、骨盆”的重量;
“膝关节”承受“头、胸、骨盆、大腿”的重量;
“踝关节”承受“头、胸、骨盆、大腿、小腿”的重量;
关节越低,日负荷越大。
所以很多腿粗的人太重。
2.体育环境
在非睡眠状态下,我们的运动系统始终处于运动环境中。
无论是躺在床上玩手机,还是坐在办公桌前用电脑,还是开着电梯挤地铁走路。这些日常活动,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构成了我们的体育环境。
对于一个没有运动习惯或者没有特殊训练的人来说,运动环境决定了他身体运动系统的强度。
当这种不活跃、不可避免的运动环境受到多年影响时,这些运动刺激就会使运动系统(肌肉量、骨密度等)发生变化。)不断地适应性增殖,直到能够匹配运动环境。
当相对稳定的运动环境影响到运动系统时,低于环境强度的训练几乎不会刺激肌肉生长,而在进入运动刺激更大的新运动环境时,肌肉会进一步发展。
所以日常生活中如果要长时间站立行走,腿一定要粗一些。
3.重心向前移动
重心是指力学中重力对结构的主要作用点。对于人体来说,很可能在腹部。
说到重心,首先要提到中立位。
站立中立位置:
头部在胸部正上方
胸部在骨盆正上方
骨盆(髋关节)在膝关节的正上方
膝关节在足弓正上方
中性站姿时,身体每一帧都是垂直的,此时骨骼和关节最大限度的支撑重量维持站姿,肌肉负担最小。
我们可以做一个小测试:站起来模仿麦考伊的绝技,把重心从中立位置逐渐前移。
在这个过程中,你应该能够感觉到你的重心从鞋底中间慢慢移动到前鞋底,然后你的脚趾必须参与更多的抓握。
如果保持重心前移一段时间,就会感觉到小腿的发力,类似脚尖发力。
当出现颈部拉伸、背部驼背、小腹站立等一些姿势问题时,重心会整体前移。
站在中立位时,由于重心垂直支撑,小腿不需要承受很大的重量压力;当重心不能保持在中心位置时,小腿必须施加更多的力量。如果加上上述体重较重、刺激较多的运动环境,难免腿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