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激光雷达成本高昂,是自动驾驶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拦路虎”。11月4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与复旦大学在江宁开发区联合创立复旦一汽九章AI算法研究院,决心拿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中国方案”。研究院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中国首个全自主纯视觉自动驾驶车队,并推动产业化落地。为了保障产业化进程加速,当天,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正式签约,中国九章算法人工智能产学创新生态联盟成立,企业、机构、高校目标一致,将为纯视觉自动驾驶汽车营造产业化生态圈。顶尖校企强强联手,探索产业化发展之路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特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今年预计销售收入和利润将稳居中国业内第一。此次一汽和复旦大学联手创立九章AI算法研究院,目标是以一汽南京公司为载体,聚焦“AI大数据”和“AI自动驾驶”两大主业,打造中国首个纯视觉自动驾驶车队,在南京、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进行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示范运行,并推动产业化落地。
九章AI算法研究院的LOGO由一条龙和数字九组成。之所以这样起名,是因为《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同时九同音“久”,研究院的名字里饱含着对中国人工智能崛起的美好愿景:打造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复旦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张人禾说:“2020年一汽集团成立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加速布局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民族汽车品牌跃升。此次复旦大学和一汽携手服务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意义深远。目前,中国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瓶颈,打破瓶颈需要数学,特别是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有算法才能撑起产业的大树。这次校企合作,意义深远,将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以学术界和工业界深度融合的方式,构建产学研协作命运共同体。”
教育部科技司处长刘法磊表示:“大国博弈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根本在于人才竞争。我国人工智能算法还有很多不足,集成电路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市场换技术是很难走通的。自动驾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必须坚定自主创新的决心,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扫清产业化障碍,将传感成本从数十万降到2万
视觉自动驾驶汽车什么样?江宁会展中心户外,一辆甲壳虫绿的小轿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长得和普通汽车有些不同,车顶安了一排摄像头,车身上还有些超声波、毫米波传感设备。别小看这些小设备,其实它们是汽车的“眼睛”,干起活来,24小时不知疲倦,认真又严谨。
南报融媒体记者 张希摄
“这是我们研制的纯视觉自动驾驶样车。由于是测试车辆,为了方便调试,暂时将摄像头架在车顶,真正量产之后,摄像头会藏在后视镜、AB柱等位置,和普通小车无异。”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博介绍。
之所以主攻“视觉”课题,是因为自动驾驶汽车常用的机械式激光雷达虽然测距、测速准确,但是一颗价格就高达二三十万元,比一辆车还贵,而且机械结构复杂、寿命有限,定期需要更换,难以量产。视觉技术成本相对较低,研究院目标在三年后把自动驾驶的传感成本降低到2万元左右,为产业化扫清道路。明年展开复杂路况示范运营
全球新科技日行千里,为了在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中赢得先机,研究院制定了“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今年,在云端,研究院将虚拟仿真出南京、上海两座城市的场景,进行视觉自动驾驶汽车的云测试。在线下,今年12月份将在南京地区进行小范围路测。
第二步,明年,将在江宁九龙湖畔以及上海五角场地区,开启复杂城市路况的示范运营,包括景区、商圈、居民区、学校等一系列复杂场景。
第三步,后年,在一汽南京公司到复旦大学之间,实现端对端的、点对点的无人驾驶示范与解决方案。在城市路况的基础上,还将增加高速公路路况的测试,沿途将经过无锡、常州、苏州等一系列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