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写了一篇关于机油知识的文章,里面提到了几个正时链条。于是,有骑手深入的问了我这个问题。车友‘秋秋’问:2016款凯美瑞2.0G是用‘皮带正时’还是‘链条正时’,两种正时哪种好?
然后经过咨询,确认该车发动机采用正时链条(该车发动机6AR-FSE,整个6AR家族采用链条正时方式)。至于皮带和链条哪个好,其实这只是发动机正时的两种方式。很难说谁好谁坏。因为他们有不同的特点。
发动机的不同正时方法
有三种:齿轮、链条和皮带
发动机正时方法其实有三种:第一种叫做‘齿轮正时’。这种正式的方式,顾名思义就是‘齿轮咬合齿轮,传递定时信号’。这种计时方式精度最高,可靠性最高,寿命几乎无限。各方面都是最好的。
但齿轮的正规方式也不是没有缺点:成本高(尤其是‘顶置凸轮轴发动机’,曲轴离凸轮轴较远,需要多个齿轮传递动力,成本高得惊人)!因为太贵了,民用车根本不会用。只有顶级赛车(和老爷车)才会考虑采用这种计时方式。我们就不研究了。皮带调速:安静、柔和、无噪音
第二种正时方法叫‘皮带正时’,这种正时的结构也很简单:在曲轴上设置一个‘宽齿轮’,在凸轮轴上设置一个‘宽齿轮’,用‘齿形带’把它们连接起来就完成了。所以皮带结构最大的优点就是结构简单!而且完全不需要润滑(即使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也可以)!
结构简单的优点是成本低。另外,皮带本身采用耐高温橡胶制成,外面包裹着一层玻璃纤维制成的“窗帘骨架”,因此像轮胎一样柔软。因此,同步带运行非常安静,没有任何金属对金属的噪音。
皮带也有缺点:寿命短
需要定期更换
皮带正时似乎有很多优点,但有什么缺点吗?当然有!就是皮带寿命短。橡胶做的皮带和轮胎一样,怕高温。由于长期高温烘烤,皮带会老化,失去弹性和韧性。当皮带的橡胶化合物完全老化时,有一天可能会突然断裂,导致发动机瞬间报废。
所以每个汽车厂商通常都规定,同步带需要每8万公里左右检查更换一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皮带断裂造成的发动机运转突然失控,以及活塞与气门杆碰撞造成的发动机损坏。(其实这么严重的故障大概率是‘皮带超期服务’,大友以前也经历过一次。)链条的优势显而易见:不会断裂
家庭用车几乎免维护
发动机最后的正时方法是现在大街上的链式正时。像‘皮带系统’一样,曲轴和凸轮轴上还套着金属齿轮,只用金属链条代替皮带。而且金属链条浸泡在机油中,始终受到机油的润滑和保护。
金属链和皮带不一样,不存在断链的可能。所以用了8万km,10万km,12万km。因为不会折断,所以很多骑手都有链条终身使用,不需要更换的印象。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真的。比如国内大部分家用车更换周期甚至短于8年或者15万公里(实际上年里程2万公里以上的家用车很少)。在这个前提下,正时链条不需要更换或维护。链条并非没有缺陷:伸长是罪魁祸首
一旦张紧器被设置到极限,链条将被浪费
但是对于一辆8年以上或者15万公里长的车来说,链条真的可以终身忽略吗?其实不一定!正时链条由钢制成,在张力的作用下会拉伸很长时间。链条一旦拉长,传动精度就会降低。幸运的是,现在所有的汽车都有VVT系统,可以实时纠正错误。
第二,链条拉伸后,会有“脱离齿轮”的趋势。因此,汽车上有一个神奇的零件“张紧器”。这部分的作用是拉紧链条。但是,张紧器有一个可调范围。一旦调整余量完全用完,应说明链条已被拉到最大,此时应一起更换“链条张紧器”。不在乎的话,一旦有一天链条‘跳牙’,发动机的结果基本上离大修不远了。
事实上,几年前,在大众888系列中,张紧器设计有先天性缺陷,一个螺钉没有锁紧,导致张紧失败和“跳齿”。最后彻底检修了多少台发动机?熟悉大众发动机的玩家应该对此记忆深刻。
虽然链条和皮带各有优势,
在“免费维修”的理念下,连锁已成为主流
所以正时链条一定要比皮带更‘先进’,不严格。链比链好,但也不是没有缺点。例如,噪音大(三种计时方法中噪音最大的)也是一个明显的缺点。皮带虽然使用寿命短,但只要根据需要定期更换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现在的皮带少了?很简单:现在我们处处讲究‘免维护’,这是大趋势。除了计时方法,还有电池。除了电池,还有一个‘轴头’。玩越野或者卡车的司机都知道,以前车的很多‘轴头’都预留了油嘴。现在的汽车轴头几乎免维护,如果坏了可以换一个总成绩。可能这叫大势所趋吧!
一对一交流,加小智微信(新奇彻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