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出现了一个词,就是车祸。车祸比老虎还凶猛,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安全,也关系到许多家庭的幸福。在惨痛的代价背后,所有汽车公司都在积极努力实现汽车安全的极致。
这一次,长安汽车为了验证其热门车型CS75 PLUS的安全性能,选择用实力为自己说话。我国首次引入了两项美国安全碰撞试验,即带偏角碰撞和高速追尾碰撞试验。难点不仅在于两次测试的碰撞角度尖锐,还在于速度较高。与此同时,更具挑战性的是,这种试验车辆受到一定角度的侧面撞击,然后进行高速追尾试验,也就是说,要经历二次撞击。与国产C-NCAP相比,难度增加了不止一级。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它是否经得起考验,表现如何。
测试1:27时的侧面碰撞测试
本次测试的第一项是充分模拟美国NCAP实施的测试标准,即美国NHTSA。在测试过程中,变形后的小车以62km/h的速度从27的角度冲向车身驾驶员侧,模拟了一次典型的路口碰撞事故。能够充分展现被测车辆在面对侧面碰撞、追尾等事故场景下的安全性能,对于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促进我国车辆安全标准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需要知道的是,在很多碰撞事故中,车辆侧面碰撞点距离乘员只有不到30 cm,因此侧面碰撞往往有较高的致死率。试想一下,如果即将发生侧面碰撞,你一定会下意识地将车辆撞向另一侧,试图避免受伤,导致事故车辆之间形成30左右的夹角。但在本次测试中,27个十字路口的死角碰撞速度从国内碰撞测试常见的50km/h提高到了62km/h,无疑更接近真实路况,带来了更高的挑战。
在“27交叉死角碰撞”测试中,长安CS75 PLUS前后假人的伤害风险均达到美国NCAP五星标准,其中72kg前排男性假人(ES2-re)的评分均为绿色,表示最高分,45kg后排女性假人(SID2s)的评分均为绿色,表示最高分。值得一提的是,CS75 PLUS前后乘客的HIC分别只有20和63,重伤或死亡概率小于0.01%。但一般认为,如果HIC超过650,则伤亡概率更大。
同时长安CS75 PLUS车身变形很小,焊点没有撕裂。采用航空铝制成的防撞梁,采用封闭的网状截面结构,有效消除了外界冲击力,车的B柱变形和侵入只有143mm,充分证明长安CS75 PLUS的高强度车身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能充分保证乘客的生存空间。
另一个也能证明车身没有变形太多的细节是车窗。在很多真实的交通事故或碰撞试验中,经常会看到车窗被打破,这意味着车身受到冲击明显变形,玻璃被压碎。从侧面观察可以发现,虽然CS75 PLUS的车门和车顶的中下部有轻微变形,但整车玻璃没有破碎或开裂,这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客厢主体结构经受住了考验。
但是单纯依靠坚固的车身结构显然是不可能全面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现代复杂交通事故的全面保护也需要车内安全技术的贡献。碰撞后,长安CS75 PLUS侧气囊的侧气帘可在0.025秒内完全展开,为乘客提供全面保护。可以看到空气幕上有油漆的痕迹,说明可以很好的支撑假人头部,防止其接触玻璃甚至车外物体。此外,座椅上的侧气囊也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车辆双闪自动开启,车门自动解锁,方便乘客逃生。
毫无疑问,长安CS75 PLUS凭借其优异的乘员保护强度,在“27交叉死角碰撞”测试项目中证明了其能够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良好的保护,最终获得了优异的评价。
测试2:80公里/小时追尾测试
真实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往往不是一次,而是两次甚至三次碰撞事故比比皆是。而且由于车辆的加速能力远高于以前,高速撞击事故屡见不鲜。长安汽车在试验场进行的第二次试验也模拟了美国NHTSA实施的标准,使上述经历过侧面碰撞的试验车辆可以进行追尾试验。重点是时速80公里的碰撞,远超中国C-NCAP时速50公里。
从结果来看,在小车巨大的冲击力下,CS75 PLUS的后备箱下部明显变形,防撞梁基本出来,后侧壁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形。但现场工作人员轻松开门,意味着车身结构再次经受住了考验。据长安的工程师介绍,这是因为该车的后纵梁采用高强度钢制造,能够抵抗较大的冲击力,强度等级远高于同等级车辆。并且设计时发生弯曲变形,可以有效吸收碰撞能量。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碰撞后,车身结构一定有一定程度的变形。这种情况下,追尾会对车身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结果显示,虽然车辆尾部肉眼损伤严重,但CS75 PLUS的B柱和C柱变形很小,后梁的侧向承载力和乘员的居住空间完全满足要求。这显然是因为车辆后部在设计之初就提供了足够的碰撞空间。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两次碰撞后,CS75 PLUS不仅可以防止客厢损坏,还可以防止底盘漏油,悬架可以保证车辆继续正常行驶。后车灯信号正常,能有效传递故障信号,避免二次碰撞。同时,主动安全配置如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也可以从源头上避免事故。
刚刚经历“27交叉死角碰撞”的长安CS75 PLUS“80k m/h追尾”中,尾部变形仅发生在后备箱内,对车内假人没有造成损伤。高速碰撞后,长安CS75 PLUS车门、车灯信号、后悬架保持正常,油箱未损坏,在追尾碰撞中表现出全方位的安全性能。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CS75 PLUS人的安全实力源于长安汽车在安全方面的不断努力。
据了解,长安汽车依托全球“六国九地”的R&D体系,打造了一支由120名专家工程师组成的安全R&D团队。开发包括CAE分析、测试和产品开发。同时,长安还投资2亿元建设了领先的国家重点碰撞安全实验室。并掌握了车辆被动安全6个技术领域的48项核心开发技术,具有完全独立的安全开发能力,覆盖所有产品。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长安一栋,不仅是新版C-NCAP第一批五星汽车,还获得了中国汽车安全“星盾奖”,达到了国内汽车安全的最高水平。益东XT、瑞城、CS75、CS55相继获得五星级安全评价。CS75 PLUS获得了两项最高安全评价:中国保险科学研究院和NCAP保险公司。其中,中国保险研究院被国内网友戏称为“魔镜”,很多主流合资车甚至一些高端车型都以原形曝光。对于中国品牌车型来说,中国保险研究院的测试结果简直是噩梦,最早的测试车型几乎全军覆没。长安CS75 PLUS的安全实力已经从最高等级的测试和评价中窥得一斑。
此外,由于中国在碰撞安全标准方面起步较晚,国内C-NCAP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国NHTSA的碰撞标准。一定程度上是美国标准的缩水版,因为C-NCAP的碰撞内容和项目更简单,速度要求更宽松,确实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
而一直专注于不断追求汽车安全的长安汽车,显然不会轻易止步于缩水的标准,因此有了更具挑战性的“双美标准”公开碰撞测试。最终的优异性能不仅进一步验证了长安CS75 PLUS的坚不可摧的安全性能,也证明了它是一款高于国际标准的车型。这也证明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安全R&D实力可以与海外品牌并驾齐驱。
相信随着这次碰撞测试的成功,会带来更好的安全口碑,长安CS75 PLUS会带领家族在未来的市场中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