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与固定转向比相比,哪个方向盘转向控制更好

对于普通汽车,一般采用固定转向比。这种设计不仅可靠,而且驾驶员对转向力度有预判。是最传统的设计。然而,随着汽车的发展,功率的增加和速度的提高,使得消费者对汽车的转向系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时,“可变转向比”的概念就诞生了。如今,许多车型都采用了可变转向比技术,所以转向比相对固定,这在今天,我们选择汽车检测来详细分析一下。

1.可变转向比的原理和分类

一般来说,线性和可预测的转向响应适用于任何场景,但有时改变转向比可以改善驾驶体验。比如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我们希望转向装置‘更稳定’以增强稳定性,也就是常说的不会飘。在急转弯时,更快的转向比可以加速转向响应,此时,高速稳定性和过弯响应成为矛盾。变传动比转向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可以根据速度和转向角度改变转向比。

1997年,本田率先推出VGR可变传动比。其设计原理相对简单,工程师依靠纯机械设计实现一种特殊的转向机架。在齿条上,靠近中心的齿更密集,靠近两侧的齿更稀少,这意味着在直道上转向反应更慢,在较大的转向角下更快。这种设计的缺点是转向比不是真正可变的,因为齿轮已经固定在齿条上了。转向比只能根据转向角度改变,不能根据车速改变。

继本田之后,奥迪也推出了可变转向比技术。其机制与本田完全不同。奥迪的装置由一个电机、一个“波发生器”和三个齿轮组成,即一个100齿的柔性齿轮、一个102齿的定子齿轮和一个100齿的从动齿轮。定子齿轮和电机固定在与输入轴连接的装置外壳上,从动齿轮与输出轴连接。柔性齿轮是一种弹塑性齿圈。它插入定子齿轮和从动齿轮内部。

当电动机驱动波发生器时,啮合区域之间的齿轮也旋转。由于从动齿轮的齿数小于定子齿轮的齿数,这意味着当柔性齿轮旋转一次时,从动齿轮相对于定子齿轮仅旋转2个齿。这种复杂的控制系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辆的速度,转向角的控制因素很少。

第一款真正使用可变比率转向系统的车型是宝马5系,其主动转向系统是与ZF一起开发的。与本田和奥迪不同,主动转向系统可以根据车速和转向角的变化随时改变转向比,主动干预以补偿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主动转向由行星齿轮组实现,输入轴和输出轴(转向齿条/齿轮)连接两个太阳齿轮。三对行星齿轮同时与两个太阳齿轮啮合。

通常行星架是静止的,这些部件一起旋转,处于正常状态。当需要改变转向比时,ECU解除电磁锁,电机带动行星架转动。因此,驱动将通过行星齿轮叠加在输出轴上,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和旋转方向,可以增加或减少转向输出。在E60第5代系列上,该系统可以在5.0和1.7之间切换转向比。

比较固定转向比有什么缺点?

如上所述,无论什么样的可变转向比,都会使驾驶员的转向力不可预测。宝马虽然可以根据速度和角度改变转向比,但是什么时候会改变是一个很随机的状态,也就是说方向盘又轻又重,对不适应的人不友好。但是像本田这样的设计是不能根据车速改变转向比的。如果只是根据转向角度,大角度方向盘更轻。这意味着高速行驶如果紧急避让车辆,更容易失去大范围转向的控制,比普通转向更危险。因此,可变转向比不断被研究和改进。如果对操纵没有特殊要求,固定转向比是一种更安全、更稳妥的设计。你觉得哪个设计比较好?欢迎讨论。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