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匈牙利
文案/hungchi
在国内汽车市场,豪华汽车品牌一直受到许多国家人民的追捧。在豪华车领域,无论是传统的德国BBA三剑客,还是吉利收购的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沃尔沃,大部分都是凭借自己的高品质和口碑,在国内销售中占据自己的市场。
除了上述车型,林肯汽车在引入国内市场后,尽管有豪华感和荣誉感,但开始在销售上取得突破。从逻辑上讲,林肯汽车之所以能突然崛起,自然离不开他坚持不懈的卓越品质表现。
林肯在中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回过头来看讴歌,属于二线奢侈品牌,英国和菲尼迪,可以发现他们在国内市场,虽然他们也在努力尝试打造自己的品牌。但与预期相反,市场暴跌明显超出了讴歌和英菲尼迪的预期,这也让讴歌和英菲尼迪即使想降价生存也很难拿到国内销售的大蛋糕。与此同时,其自身的奢侈品牌形象也因高降价而受到极大损害。
也许很多人对林肯汽车的印象还停留在08年的过去,因为销量不好被迫退出国内市场。然而,时隔六年,林肯又回来了。然而,在这种回报中,林肯不再重复同样的错误,而是考虑采用全面的本土化方法,试图开辟新的局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年3月,林肯旗下第一辆国产SUV林肯冒险家正式上线。其50多种豪华技术配置,加上标准的2.0T大功率发动机和8AT变速箱,显然吸引了不少国内消费者。24.68万元的起步价也让林肯冒险者成为林肯品牌上市以来的主要销售力量。
今年7月,林肯飞行员也正式迎来了本土化。作为一款价格超过50万的中大型豪华SUV,飞行者即使面对宝马X5、奔驰GLE、奥迪Q7等一线豪华品牌,仍能实现连续两个月上千的销量。
林肯的冒险家和飞行员本土化战略,从销量、口碑等综合表现来看,可以视为成功实现了林肯的预期效果。与此同时,在二线奢侈品牌阵营,林肯也开始愤然刷存在感。与国内市场的林肯相比,讴歌和英国菲尼迪这两个二线奢侈品品牌都面临着尴尬的问题。
毕竟看国内的二线奢侈品牌,虽然讴歌和英国菲尼迪比林肯本地化早,但从国内销售业绩来看,往往处于底层。讴歌和英国菲尼迪都在衰落,在迅哥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讴歌,2016年第一次本地化。但在国内市场,讴歌销量连续四年没有超过2万辆,主要是产品策略出现了一些问题。
经过本地化后,讴歌CDX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版本,但自从它问世以来,一直被许多人批评为“本田宾至的换壳版本”。此外,消费者普遍对扭力梁后悬架和脚制动的设计不满意,所以讴歌CDX作为第一款国产车型,是一款非常失败的处女作。
不经意间,整场比赛输了。在随后的开发过程中,讴歌TLX-L没有吸取讴歌CDX失败的教训,而是继续作为国内第二款车型推出,同时继续与本田白金核心共享平台和动力。最终销量不尽如人意,甚至跌入了“与白金核心同高”的称号。
不作为的最高状态
英国和菲尼迪比讴歌更早实现本土化。可以说,2014年能实现本土化的英国和菲尼迪,已经有了先发优势。但是很遗憾英国和菲尼迪是汉化后的第六年,但是英国和菲尼迪只有两款国产车型,QX50和Q50L。
本身英国和菲尼迪的品牌存在感并不强,另外其更新速度特别慢,甚至达到了不作为的境界。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和菲尼迪的品牌影响力一直默默无闻的原因。
日系车在国内市场上其实一直表现出强劲的势头,但经过多年在国内市场的深度培育,讴歌和英菲尼迪逐渐边缘化。
作为二线奢侈品品牌的一员,林肯凭借林肯冒险家和飞行员的出色表现,为本土化打开了一个好兆头。那么你如何看待国内二线奢侈品品牌的未来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