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商用车行业来说,2020年是非常奇怪的一年。卡车市场蓬勃发展,客车行业士气低落。受高铁挤压、新能源补贴掉坡、年初疫情导致城市道路封闭等诸多因素影响,公交行业运营恶化,盈利空间大幅缩小,不少企业发生亏损。
近日,代表行业风向标的国内主流客车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公告,披露了各自的盈利能力和R&D情况,成为目前客车行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对2020年前三季度五家上市公交公司的具体经营业绩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下数据来自上市公司发布的前三季度经营业绩报告):
宇通客车前三季度五家上市客车公司在R&D的销量、收入、利润和投资费用汇总
评论:——宇通客车作为中国客车行业无与伦比的领头羊,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88.21%,比前三季度34.77%的销售收入高出53.44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36.31%的销量高出51.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宇通客车2020年前三季度的利润下降率远远大于其营收和销量的下降率,反映了客车行业运营成本的大幅增加和利润空间的大幅下降,说明了今年客车市场的残酷。公交老板就是这样,其他公交公司可以想象今年的运营有多辛苦!虽然运营这么难,但宇通客车毕竟是盈利的。更值得称道的是,宇通前三季度的R&D费用仅同比下降15.77%,远低于其利润的下降。其R&D费用占总收入的7.03%,为业内最高。特别是第三季度,宇通客车R&D费用同比仅下降5.82%,几乎是微幅下降。可见宇通客车非常重视产品的技术研发。说明宇通客车更注重产品的技术升级,以领先的产品赢得市场。这也是宇通客车至今在行业内遥遥领先的重要原因!金龙汽车集团(包括厦门金龙、厦门金旅、苏州金龙)
点评:作为“三龙”(厦门金龙、厦门金旅、苏州金龙),2020年前三季度利润为-2.04亿元,同比下降361.59%,远高于其前三季度26.57%的销售收入下降335.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25.71%的销量下降近33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三龙客车2020年前三个季度的利润下降速度远远快于其营收和销售速度,反映了运营成本的大幅增加和客车行业利润空间的大幅下降,说明了今年客车市场的残酷。由此也可以看出,2020年前三季度,金龙的运营质量比宇通差很多。
虽然运营这么艰难,但毕竟三龙客车前三季度的R&D费用同比只下降了0.3%,远低于其利润的下滑。由此可以看出,三龙客车非常重视产品技术研发,这说明在行业内难度越大,越重视产品技术升级,以领先的产品实力赢得市场,与宇通客车基本类似。中通客车
评论:中国客车行业关注的“三龙两联”之一的中通客车,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润1100万元,同比下降79.84%,远高于前三季度32.64%的销售收入下降47.2个百分点,也远高于前三季度近52.13个百分点的销售收入下降27.7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2020年前三个季度中通客车的利润下降速度快于其收入和销量的下降速度,反映了运营成本的大幅增加和客车行业利润空间的大幅下降,说明了今年客车市场的残酷。由此也可以看出,中通在2020年前三个季度的运营质量与其他同行相比还是不错的,当然整体情况也不是很好,这是大环境决定的。虽然经营如此艰难,但中通客车第三季度R&D费用仅同比下降38.5%,低于其第三季度利润41.34%的降幅。由此可见,中通客车更注重产品的技术研发。安凯公交车
评论:作为中国客车行业老牌豪华客车上市公司,安凯2020年前三季度利润2.67亿元(主要来自安凯车轴40%股权及土地收益转让),同比增长97.45%。其公共汽车收入和销量均同比大幅下降。
安凯客车第三季度R&D费用为3300万元,同比增长12.97%,占收入的6.02%(这个比例也比较高),说明安凯客车对R&D投资也比较重视。亚星巴士
评论:亚星客车作为老牌客车企业,2020年前三季度利润为-8800万元,同比下降771.95%,比前三季度32.13%的销售收入低739.82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49%的销量低近723个百分点,说明亚星客车的经营状况也不是很好。
亚星客车前三季度R&D费用为3900万元,同比增长15.04%。在利润大幅下滑的大环境下,亚星客车投入的R&D费用增速仍远远大于利润下滑速度,说明其也非常重视产品技术研发的投入。
总结:通过对2020年前三季度五家上市公交公司经营状况的分析,发现今年公交行业经营状况确实惨淡,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但共同点是情况越困难,越注重产品的技术R&D投入。这也说明未来客车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产品技术的竞争。谁先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谁就先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谁就可能获得市场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