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馆加用户:内燃茶馆
车叫亚洲龙,其实是美国车
第一次认识亚洲龙是2010年在上海街头看到一款军牌第一代亚洲龙MCX10。但是,当时我并不知道这辆老丰田是什么,甚至觉得有点丑。直到四年后去乌兰察布旅游,楼下才停了一辆二代亚洲龙MCX20。搜索了阿瓦隆这个名字,才知道这辆车的中文名字是亚洲龙。
第二代丰田亚洲龙MCX20搭载的是1MZ-3.0V6发动机
中国人对亚洲龙的熟悉基本是通过上图1999-2004年生产的第二代亚洲龙。在皇冠155的产量与皇冠第12代产量的差距中,亚洲龙成为当时丰田在mainland China销售的旗舰车,售价高达60多万。
风水轮流转。没想到今天皇冠停产后,亚洲龙再次成为丰田品牌汽车在mainland China销售的旗舰。
笔者所经历的这一代一汽丰田亚龙,属于2019年初在国内推出的第四代亚龙,而这款2.0自然吸气版,则属于去年年底推出的中国专用车型。具体型号是指导价19.98万的2.0攻击版,也就是乞丐版。在体验亚洲龙2.0之前,心里有两个大疑问。一个是亚洲龙能不能撑起丰田旗舰轿车的大旗,一个是雷克萨斯ES200是不是换壳亚洲龙2.0。
旗舰是什么?
带着疑问,我拿到了亚洲龙的车钥匙。不可否认,我觉得这一代亚洲龙在静态上还是不错的,只是正面的线条会让很多人觉得有点狰狞,但是侧面的整体设计,尤其是尾部,还是很到位的。在这个15代皇冠放弃宽C柱设计的年代,亚洲龙的尾部设计勾勒出了老派新线条的奢华感,我很喜欢。
车长4975mm,轴距2870mm,侧面视觉效果被215 55 R17的脚破坏。
坐在车上,方向盘的设计和凯美瑞一样,中控的布局更粗犷一点,有北美的味道。几乎没有UI设计的大中控屏和空调面板僵硬地站在那里,但我还是喜欢凯美瑞的中控设计。至于很多人刚上市时提到的做工粗糙,我觉得还可以,以后可能还会改进,但是塞棒两侧手感极其粗糙的硬质塑料,包括中控台下所用材料的平均质感,价格还是挺跌的。虽然整体设计比较粗糙,但是很好用。毕竟丰田一直在担心人体工程学。
内饰整体在及格线以上,好用,没什么值得表扬的。木纹装饰提升了很多阶级感,但我还是更怀念皇冠优雅的亚洲奢华。看图。亚洲龙装备精良的车型,内部的设计和材质都不一样。不知道高装备车型的实际体验。
作者所经历的2.0 Gai版本,就是一个手动的法兰绒座椅。前排的柔软度,坐垫的大小都可以夸,够舒服,但是包装差。至于坐的位置高,这也是丰田车的一贯传统。虽然我身高180cm头部空间够用,但是调节范围可以更大,很多人喜欢把座椅调节到很低的水平。后排的乘坐舒适性也很受欢迎,不会缺。图中主驾驶座是驾驶员的坐姿,挺靠后的。坐后面不是问题。
开亚洲龙的时候,动力表现立马告诉我,这不是一个丰田旗舰应该有的水平。亚洲龙2.0配备2.0自然吸气混合喷射发动机,代号M20A,马力178PS,扭矩210 N m,变速箱是模拟10档的CVT。推1575kg的亚洲龙,其实这款车的动力
在中低速范围内,亚洲龙2.0整体反应速度很好,加速很轻。你让它加速多快不现实,但至少不会让人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够急了。不过在大油门下的中高速,这款车的行驶质感也就一般。当你深踩油门,想要获得更大的动力输出时,汽车的整体响应速度是平均的。当你踩下油门,拉起速度,大约一秒钟后就能感觉到车轮上的动力输入。我开CVT比较少,所以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变速箱的锅。另外,亚洲龙的安静度一般都是控制的,60k时速后的车厢会引入轮胎噪音。考虑到轮胎是普利司通跑完一万公里后的步幅,这个水平应该不是。
另外,亚洲龙2.0在开始加速到1500转/分,20公里/小时左右的时候,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明显倒退,类似于传统的老式AT变速箱升级的感觉。我了解了一下,估计是直接换挡-CVT低速起步,然后是钢带,造成了退步。论坛里凯美瑞2.0的车主也有类似问题的反馈,但是我问了几个开了现金ES200的朋友,他们说没有这个问题。看来要去雷克萨斯店对比一下才能下结论。
从舒适性来看,亚洲龙的底盘质感很好,减震过滤柔软坚韧,非常舒适,符合亚洲龙的定位。但转弯时车身动态随动一般,瞬间给人一种大车的感觉。再加上祖传老丰田味道的转向手感,扶正扭矩和增益让人挑不出什么重伤却又不给人开车的欲望。另外,我不喜欢很松的阻尼。回想起记忆中的片段,记得六代凯美瑞也是这种感觉,印象中混动八代凯美瑞转而感觉更精致。结合以上,我觉得亚洲龙更大,但在GA-K框架下并没有和凯美瑞拉开任何差距,也没有当年皇冠的质感。所以作为丰田在mainland China销售的旗舰车,亚洲龙只能靠大小。
美式比萨
记得前阵子吃的好市多披萨,又便宜又好吃。它18寸只卖了68元,我记得听一个精神上的意大利人说,他很多年前就看不上美国披萨了:
只有在那不勒斯窑中烘焙,使用马苏里拉奶酪的做法才能被称为‘披萨’。美国的披萨只是穷人用来充饥的工具。
我觉得丰田亚洲龙其实是一款很大的美式披萨,价格实惠,食材丰富,适合全家人一起吃,但是总感觉没有那么精致优雅。
众所周知,丰田大量的产品都是为北美市场开发的,主要市场基本都在北美,比如塞纳,汉兰达,以及本文主角亚洲龙。早在1994年亚洲龙上市销售的时候,亚洲龙就是一款完全为北美市场量身定做的中大型前身车。第一代亚洲龙甚至可以选择在大同店安装前排座椅。你没想到丰田车上会出现这样的美国东西吗?
一直以来,亚洲龙及其核心竞争力都是一款乘坐舒适、空间大、价格实惠的大车,现在也是。我觉得这个日本品牌,尤其是丰田为北美市场量身定做的产品,有一种说不出的粗糙感。比如塞纳本身就是一款好用的家用MPV,但是在设计上,总是没有像Previa那样持久的感觉。有点玄学,可能今天是我的日子,但是就是不喜欢这款丰田标志的美国车。
不可否认的是,亚洲龙当然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工具车,但如果你想在它身上找到类似信仰的东西,那是不可能的。它不是王冠。还是那句话,亚洲龙在北美的主要车型是3.5V6自吸和2.5混动。
说到工具车,亚洲龙2.0的油耗性能相当突出。每天开100多公里,高架道路条件通畅,上午上海市区道路条件通畅,下午上海市区道路条件拥堵,每三分之一显示以下燃油消耗率
丰田最正统的那不勒斯披萨必须是皇冠,亚洲龙是好市多物美价廉的大披萨。
论壳体置换理论
有人说亚洲龙是换壳ES,包括很多一汽丰田销量,都可以快速拉倒。
的确,亚洲龙2.0和雷克萨斯ES200一样,轴距和M20CVT配置都一样。亚洲龙参数高一点,你每辆雷克萨斯值10万?
图为ES300h
值,太值了,算算账,这十万能买什么?再来对比一下指导价19.98万的亚洲龙2.0和29万的ES200卓越,结合我之前开的国五ES200(6AR发动机6AT)的18款和开国六ES200的几位朋友的看法。
1.外观和内饰更加精致。没人会反对说ES比亚洲龙好看,内饰更精致?
2.配置上多了一点电动皮椅,电动方向盘,雷达图像,但是差别不是太大。
3.更好的驾驶体验,转向不再像六代凯美瑞那么宽松,底盘跟得更好,没有什么大车感。
4.更好的底盘质感和安静。ES200打开的时候能感觉到高水平,亚洲龙没有。
5.据说这款CVT低速倒退的问题在刘国的ES200上几乎没有,但是我从来没有开过。反正在亚洲龙上挺明显的,这车也就一万公里。
6.ES200会让人喜欢舒服缓慢的听歌。亚洲龙没有这种魔力,简直就是玄学。
总之,我觉得买ES200就是花更多的钱买换壳的亚洲龙。
亚洲龙不是不值得买的车,但对我来说真的没有吸引力。18万的折扣价也不算太便宜,和同型号的凯美瑞没有本质差距,除了尺寸比较大,更别说综合实力强的雅阁18.x了






